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通信工程光纜施工質量控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光纜敷設質量的控制
(一)光纜敷設過程中質量控制。光纜敷設時產生的應力對光纜的通信質量有重要影響。用人力敷設時,根據實際情況可按5~10m間隔排開或“8”字形盤法等。溝底要緩平、無堅硬物,敷設前先回填300mm細土以防止光纜長期受力。敷設時背扣、急彎、浪涌、扭轉和在地上拖拉光纜都是不允許的。重要的是光纜的彎曲半徑必須大于其外徑的15倍以上。管道、架空光纜的敷設應力控制需嚴格規范進行施工:設置承接滑輪,光纜牽引力應該小于設計張力的80%,牽引速度最好控制在15m/min以下。光纜敷設時應根據施工場地和實際條件采取相應的措施,比如爬坡采用“蛇形(S形)”埋沒和擋土墻防護以防張力;橋梁上線纜應要考慮到減震和橋體電氣區大電流可能擊穿光纜外護套等因素;在低溫地區凍土層敷設時采用硬塑料管保護無金屬鎧裝護套的光纜以避免土層凍脹擠壓光纖。
(二)光纜接線盒安置環節的質量規范。采用架空安置方式的光纜接線盒需距離電桿1.5m處,設置好防水彎以防接線盒密封膠受雨水侵蝕。井內接線盒必須牢固安置在光纜托架上。這樣可以防止后續施工人員的誤踩可能引起的光纜接頭損傷。直埋式接線盒安置無論接線槽采用反扣式還是帶蓋防護形式,都應按規范進行施工使光纜貼近坑內地面以防接線盒因水泥槽下沉、高差等受力產生變形。
(三)特殊地段的光纜施工控制。在城區禁挖路面通信管道需采用頂管方式施工。首先確定通信頂管準確位置。通信用砼管直徑多采用800mm,長度一般為3m管。頂管連接處理一般有油麻纏繞和油綜繩填充纏繞兩種方法。油麻纏繞法是在連接處先用油麻纏繞,再用鋼釬把石棉絨沿節連接口內壁處楔入,然后沿內壁抹刷寬8-10cm、厚3cm的200#混凝土密封。油綜繩填充纏繞法是在連接處填充纏繞的油綜繩,然后加裝外徑和連接處內徑直徑相同內環,寬度一般為8-10cm,然后用含有水泥、沙子、膠混合灰漿粉刷內環兩邊邊沿至內壁光滑。通信光纜需要橫跨高速公路或立交橋時,如果不能采用頂管施工或頂管施工有困難時,可以采取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解決。立交橋可選擇以箱涵或用角鋼在旁邊吊掛相應支撐管道等。工程上用的管道有PVC管、鋼管、硅鋅管等。管件直徑規格為PVC管為φ110mm雙波管、鋼管為φ100mm的鍍鋅鋼管、硅鋅管為φ30mm或φ47mm。
(四)光纜線路防雷、防蝕處理措施。有些光纜線路會通過雷區,這時主要采取埋設排流線和消弧線對線路進行防雷處理,同時要注意防電氣化干擾。腐蝕地帶采用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加裝陶瓷管或硬塑料管防護等方法。光纜的金屬外護套要采取絕緣保護并且敷設時不要破損。單盤光纜埋設后的對地絕緣電阻不應小于10MΩ·km。
(五)光纜線路施工常見問題及處理。施工中,過小的彎曲半徑會使光纜套管打折,光纜扭絞、光纜纜芯變形等。用0TDR測試在非接頭位置出現臺階,可以先解剖問題處光纜套管并用工具復原變形以消除臺階,然后用熱縮管包封加固。斷纖等臺階無法恢復的故障點處需要重新做接頭。對于架空光纜由于氫導致的損耗增速過快而大,且衰減幅度超過線路設計余量的需要更換。城市管道光纜施工中測試發現斷纖等臺階無法修復的事故時,解決辦法唯有重新敷設兩人孔之間的光纜。直埋光纜如果出現斷點,由于此時移動光纜比較困難,可在故障點前后介入一段最短200m的新光纜得以解決。這樣做事為了避免由于相鄰接頭距離過近導致OTDR測試盲區)。
二、小結
早期通信需求主要是依靠雙絞線類電纜來實現傳輸的,隨著人們都通信需求的急劇擴大或通信技術的發展,現代通信工程中龐大的數據傳輸主要是依靠光纜來實現的,因此光纜線路的質量就顯得非常重要。目前光纜施工中主要面臨的有光纖損耗非正常增大、光纜外皮破損、斷纖、接頭損耗不正常等現象。在光纜工程施工中,只要應嚴格按照所選光纜的性能特征和工程規范進行施工,同時注意光纜施工中的細節就能最大限度的確保工程質量。
作者:裴愛國單位:衡水天通通信網絡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