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政治中時事政治的運用(4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時事政治促進高中政治教學
摘要:
時事政治作為高中政治課程教學的關鍵內容,對優化教學十分重要。特別是在新課改形勢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加入時事政治不僅可豐富課程內容,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思想道德品質,也可以幫助他們養成關注社會熱點和國家大事的良好習慣。筆者以如何借助時事政治促進高中政治教學的發展為探討對象,并提出一系列合理化教學建議。
關鍵詞:
時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學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方法論和價值觀,為強化教學效果,教師可將一些時事政治素材帶到課堂上,將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和時事政治新聞有機整合,可幫助學生更好的吸收與理解政治理論知識。為此,高中政治教師可將時事政治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發揮它的時事效應,調節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
一、轉變課堂教學觀念,主動運用時事政治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不能將學生純粹的當作知識接受者,以及單方面的知識傳授對象,他們是教學的主體,教師需構建平等、開放的教學平臺,注重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引領他們關注實際生活和現實社會。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主動搜集和運用時事政治素材,堅持師生合作的原則,采用討論式、探究式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政治課堂煥發無限生機和活力。例如,在講授《信用卡、支票和外匯》時,由于銀行信用卡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用得越來越廣,地位越來越重要,教材中對于信用卡知識的講述比較有限,教師可從學生的現實生活、親身經歷,介紹信用卡。為強化教學效果,教師可主動采用廣告語“一卡在手,走遍天下”這一時事政治材料,以此為話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將課堂歸還給他們,使其思考信用卡和現金之間的關系。同時,教師應設計討論主題:為什么現在各種信用卡和銀行卡應用的十分普及,但是到目前為止,消費者仍離不開現金,著說明了什么?將教學內容和時事政治有機整合,學生經過分析可得出結論:信用卡與現金各有所長。
二、合理創設學習情境,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時事政治的主要內容是一些國際與國內的熱門事件和重大事件,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借助時事政治合理創設學習情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其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并為他們帶來真切的情感體驗。學生在特殊的學習情境中,會將政治理論知識與時事政治不自覺的相連,產生心靈共鳴,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同時,高中政治教師應讓學生積極搜集時事新聞,注重分析與探索熱門時事問題,進而加強對教材內容的消化與理解。比如,在學習《股票、債券和保險》時,教師可利用互聯網技術搜集一些關于“股票、債券和保險”的時事新聞,像股市大漲或下跌;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各大保險公司的時事新聞等,并將整理好的網站、圖片、文本或視頻等內容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展示和播放,以此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在運用這些時事政治素材過程中,教師需不斷發散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根據時事材料發現問題,并主動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充分體現其主觀能動性。通過對時事政治新聞的分析,可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股票、債券和保險相關的知識,利用所學內容分析不同條件下如何投資最為有利。
三、舉辦時事政治講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政治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與現代化教學目標存在著矛盾和差距,這就要求教師處理好這一教學問題。高中生的思維意識以趨向成人,開始學會主動留心觀察身邊的所見所聞和社會熱點,對于他們來說很多信息都是新奇的,甚至感到難以理解,假如這些困難難以解決,將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為此,高中政治教師可定期舉辦時事政治講座,將熱門事件帶到課堂上進行專題研究,和學生一些剖析,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教學時,教師可借助當前比較熱門的“拆遷”開展時事政治專題講座,先搜集一些關于拆遷的實際案例,像涉及到南水北調的拆遷、城市建設的拆遷和道路建設的拆遷等。然后提出問題:拆遷對建設小康社會有什么影響?有哪些積極作用?讓學生進行重點研究和討論,知道拆遷能夠提升城市品質,改善居民生活條件;促進經濟發展,提供建筑行業方面的就業崗位;土地的集約和高效合理利用等,可推動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通過時事政治專題講座的開展,不僅可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熱點,還可拓展他們的學習思維,激發學習熱情,增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四、總結
時事政治和高中政治課程教學是緊密相連的,教師應積極借助時事政治的優勢,補充和完善教材內容,突出教學內容時代性、新穎性的特點。并幫助學生養成一個關注社會熱門事件的良好習慣,全面提高政治知識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劉闖.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3,60:116-117.
[2]孫壽玉.淺談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10:110-111.
[3]楊秀艷.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考試周刊,2014,67:122-123.
作者:湯建佳 單位:江西省樂平三中
第二篇: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國對教育事業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基礎教育工作。高中政治教育作為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基礎課程,在整個高中教學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高中政治課程由于內容理論性過強,讓學生倍感枯燥,使得高中政治教學陷入了尷尬的境地。時事政治教育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可以提高學生們的政治思想覺悟、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還能改善高中政治教材原有的滯后性。本文主要探討了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
時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學
高中政治課程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浪潮中,是幫助學生牢固樹立正確觀念與方法論的關鍵科目。目前高中政治教學中存在一定現實問題,即偏重于理論,而缺乏趣味性與實際作用,導致高中政治課程教學陷入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的結果。因此,將時事政治引入到高中,對提高高中生的政治思想覺悟,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以及克服教材的滯后性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時事政治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1.1學科性質決定:政治課程本身就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和社會性,此外,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發展,政治課程日益突出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這些都要求教學者將時事政治應用到教學的過程之中,通過國內、國際以及生活中的時事與教學相結合,最終達到教學的目標。
1.2現代教育改革的需要:現代教育的核心思想越發地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一切從學生出發,將學生培養成會學習、能成功、創新能力強的優秀人才。新的課程對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時代感、時效性、針對性以及主動性[1]。而時事政治教學可以將社會熱點問題、焦點問題等反映社會變遷的問題帶入課堂,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民族教育。打破45分鐘的限制,使得高中政治教學不再枯燥、乏味。
1.3高中生成長的需要:在認知能力與辨證思維方面,高中生較初中生有了很大的進步,通過什么樣的方式、方法調動高中生政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綜合素質,避免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成為擺在高中政治教學者面前的難題。
2將時事政治應用于高中政治教學的對策
2.1轉變課堂教學觀念:新的課程改革對學生的“身份”進行了明確地規定:學生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接受者,應該是整個課堂的主體。教師也應該重點關心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政治教學一樣,過去教師的“一言堂”應該摒棄,將課堂開放,通過開展“討論式”、“探討式”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2.2教學中滲透時事內容:在平時的政治教學中適時引入時事,用鮮活的時事在枯燥的政治理論與學生之間搭起一座橋梁,幫助學生理解和吸收政治知識。例如,通過與學生分享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民生問題等熱點問題,一方面向學生傳達了人類文明進程的最新動態,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各地發生的時事新聞,另一方面也克服了政治課本內容的滯后性[2]。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有效地激發了,愛國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調動了起來。
2.3時機準確:針對在整個課堂45分鐘的哪一時刻引入時事政治最具有教學效率,整個教育界目前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本人通過多年的教學總結,認為在上課開始的前10分鐘與課堂臨近結束的5分鐘引入時事政治,教學效果更明顯。分析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在開始上課的10分鐘之內,學生的思想多數處于分散的狀態,往往還沉溺在課堂之前的種種事情。此時,引入時事政治,利用新鮮、引人的時事熱點問題將學生從之前的思緒中帶回到政治課堂上,使其在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力,為高效地政治教學打下了基礎;通過半個多小時的學習,學生難免對政治課堂上的內容有所困惑,此時,利用臨下課的5分鐘,引入時事政治,幫助學生消化、吸收課堂內容。
2.4時事政治練習:政治教學的目的不是培養學生對知識爛熟于心,而是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仔細分析可知,黨和國家的一些重大方針政策蘊含著豐富的知識,經濟學、政治學、哲學應有盡有。具備敏銳的政治敏感性,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既是教學改革的要求,也是高考命題的所在。在政治教學中巧用時事政治,及時對學生進行黨和國家的重大路線、方針、政策教育,有助于幫助學生透視社會熱點,把握時代特征,尋找知識與實際的“結合點”,做到從實際中歸納理論和運用理論分析實際,從而達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學與用、知與行的統一。
3運用時事政治教學的注意事項
時事政治教學固然有其獨一無二的優勢,但是,教師仍然是整個課堂的主宰者,必須以教師的講解為中心與重心。因此,針對教師,在其應用時事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3.1保證時事熱點問題的針對性:社會瞬息萬變,每時每刻都伴隨著重大事的發生,時事熱點層面、內涵比較豐富,教師應該根據自身的教學內容,有選擇性的選擇引入的時事政治,也就是保證時事政治的“針對性”,這樣實際上是輔助課堂教學,讓課堂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例如,針對政治教學安排中的“環境保護”章節,可以引入時下最為熱點的“霧霾”問題,通過讓學生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以達到增強其環保意識的目的[3]。所以,時事政治選擇貴在精而不在多,結合教學內容針對性的進行時事熱點講解,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內容。
3.2保證時事熱點問題內容新穎,有吸引力:顧名思義,時事政治要求的是新穎、符合當下,在選擇時事政治內容時,應該盡量從空間和時間兩個方面,貼合學生的學習和現實生活。時事政治內容應該能夠“以小見大”,通過發生在身邊的事件,逐漸向國內和國外拓展。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能夠激發學生熱情,讓課堂教學效率更高。通過以上的分析可知,時事政治教學有效地克服了政治課本信息的滯后性,提升了高中政治教學的效率,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時事政治教學有理由、有必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全面推廣。
參考文獻:
[1]鄧航.新課程下中學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技能的創新與發展[J].新課程研究,2012,(9):34-35.
[2]師鳳蓮.時事政治對于高中政治教學的必要性及其應用對策[J].當代教育科學,2013,09(13):45-46.
[3]陳藝偉.談時事政治與政治教學的結合[J].新校園(學習),2011,3(06):114-115.
作者:田維琴 單位:湄潭求是高級中學
摘要: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時事政治的進一步應用與討論是促進學生對國家體制,國家經濟發展了解的重要渠道,不僅為學生準備高考提供充足的理論依據,同時也能夠通過高中政治課中相關時事政治的引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
時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學;應用;意義
引言
時事政治教學是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時事政治是對高中課本教學內容的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促進高中學生對當前政治環境和社會發展情況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高中政治教學中時事政治的應用也是學生將相關學習理論與實際社會生活相聯系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學生政治學習成績和培養良好政治思維的重要途徑。
一、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開展時事政治教學的必要性
高中政治教學中開展時事政治是促進我國學生發展,培養新型社會人才的重要理論保障。其一,實施政治的應用能夠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關心政治,參與政治的意識,是實現我國“人民的政府”[1]的基礎途徑。其二,我國教育改革逐步實現人才培養向著創新型和實用型人才發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深入開展時事政治教學,促使學生能夠準確把握社會人才發展方向,促進專業人才培養。例如:十八大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我國將逐步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管理,注重民生建設,加強教育,文化,衛生等行業人才培養,進一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學生能夠從十八屆五中全會內容中明確未來發展方向。
二、在當前我國高中政治教學中開展時事政治教學的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高中政治教學中開展時事政治教學取得一定成效,但依舊存在一些問題成為高中開展時事政治教學中的阻礙,有待進一步完善和發展。首先,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時事政治教學內容流于表面,例如:對我黨提出“三嚴三實”精神的講解,僅僅停留在“三嚴三實”內容表面[2],對這種政治精神在我黨建設發展中的具體作用沒有開展深入討論,導致時事政治的課堂教學成果不明顯。其次,高中時事政治教學僅作為教師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實例,沒有將時事政治的相關理論真正貫穿到高中政治教學課堂中。此外,教師在教學引用的教學內容往往帶有相應的主觀色彩,對學生理解時事政治理論具有“誤導”作用,不利于學生對時事政治的深入學習。
三、高中政治教學開展時事政治教學的“新”措施
(一)引導學生主動關注時事政治
高中政治教學對時事政治教學的進一步應用,首先應當引導學生主動關注時事政治,提升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注興趣,形成“時事在身邊”的思想意識。例如:“十三五”規劃中提出注重生態文明建設,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成為人民生活質量增長點,促進經濟發展的落腳點[3]。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保護環境,開展保護環境宣傳周,促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時事政治落實的影子,從而使學生進一步關注時事政治,加深學生對時事政治的理解,從而引導學生主導關注時事政治的發展。
(二)講時事政治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
高中教師開展時事政治教學是應當將時事政治的相關教學內容與學生政治學習中的相關內容相聯系,同時加強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進一步實踐應用。一方面教師教學時注重將時事政治與理論知識相聯系,例如: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4]與政治理論教學中科學發展,綠色發展以及市場經濟運行協調發展相聯系;另一方面,“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指人才創新和技術創新,學生作為社會未來發展的人才,注重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是學生未來發展的前提個基礎,這種將時事政治與學生自身生活相聯系的教學形式能夠促進學生對時事政治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和把握。
(三)實施有計劃地時事政治課堂討論,增強學生的時事政治關注程度
高中政治教學中開展對時事政治的深入討論應當堅持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部分。教師可以適當的在政治教學課堂上開展時事政治相關管理論討論,激發學生對時事政治學習的興趣。例如:高中政治課堂中對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進行深入討論,學生從不同政治角度對“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5]進行討論。增強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程度,促進高中政治教學中時事政治教學的深入開展。結論時事政治是對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狀況、國家大政方針把握的重要途徑。加強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進一步深度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對我國當前國家發展的總體把握提供方向,促進我國人才向著創新型和實用型發展,為從促我國社會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姜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資源的整合與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4.
[2]張幫改,黃明.以時事政治為依托創設高中思政課堂教學情境[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04:139-140.
[3]莊慧冰.分層設計:高中時事政治教學的策略優化[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01:44-45.
[4]姜艷艷.關于高中政治時事政治教育滲透的幾點思考[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06:129-130.
[5]楊婕.高中政治教學中時事教育的滲透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5,10:147.
作者:張永寧 單位:甘肅省慶陽第二中學
第四篇:高中政治課堂中時事政治探析
摘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政治教育面臨著新的任務和挑戰,尤其是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高中政治教育除了要教會學生政治知識和相關素養以外,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觀念進行培養。在這種情況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引入時事政治教育顯得尤其重要。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融合和應用是素質教育對高中政治教育改革提出的重要要求。基于此,對高中政治教育中時事政治內容的應用和相關意義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高中政治;時事政治;內容應用
時事政治是國內外政治熱點事件,是一些具有較大社會影響與意義的新聞,是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內容。政治科目作為高中階段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將時事政治融入高中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僅能夠提高高中政治教育的實用性,而且還能豐富高中政治教育的內容和資源,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政治學習的興趣
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融合和應用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政治教育活動的興趣。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受到教材內容和教學手段的影響,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枯燥的學習科目之一,而在高中政治教育中引入時事政治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點。時事政治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且時事政治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政治學習的實用性,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從而調動學生參與政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實現高中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聯系
時事政治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政治意義,將這些時事政治引入到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能夠對政治教材中的相關理論和概念進行有效的詮釋。高中政治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未來的社會實踐中獲得更好的發展,而時事政治的應用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將政治理論教育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更好地幫助學生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
(三)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時事政治作為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基礎資源,包括了國內外政治、文化、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對時事政治進行學習,能夠有效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時事政治的具體性、靈活性、生動性便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提升高中政治教師的教學能力
高中政治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就要對國內外發生的時事政治保持高度的敏覺性,時刻關注時事政治,并且將時事政治的內容與政治教材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有機結合。此外,教師還要自覺地運用時事政治來構建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體系,通過互聯網、電視等了解時事政治,搜集相關資料,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激發學生學習時事政治的興趣
要激發學生對時事政治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閱讀時事政治的習慣。教師可以在政治課正式開始之前安排學生讀報紙,了解時事政治,并組織學生對時事政治進行點評,發表自己的觀點,強化學生的政治思想。其次,要通過時事政治專題講座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前,高中生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廣泛,尤其是互聯網的使用給學生獲取時事政治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在這些信息包圍下,學生難免出現困惑的時候,這時教師可以適當地組織時事政治專題講座,對學生存在困惑的地方進行解答和分析,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例如,在釣魚島問題上,很多學生對事件發生的背景不太了解,教師可以對釣魚島問題的由來、發展歷程、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目前的現狀等進行分析,讓學生對這一時政有著更加清晰的認識。
(三)合理安排時事政治的教學時間
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課堂時間都要圍繞著時事政治開展。為了提高時事政治的應用效果,需要對相關的教學時間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一般情況下,根據相關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在課前5~10分鐘內組織學生了解時事政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入10分鐘的時事政治教學內容,進行課堂內容總結時,可以結合時事政治進行總結,這種教學安排能夠發揮時事政治的重要價值。
三、結語
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政治能力、思想觀念和知識面的拓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時事政治教學時間,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賀海東.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才智,2012(29):262-263.
[2]劉闖.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3(60):116-117.
[3]孫壽玉.淺談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10):110-111.
[4]姜艷艷.關于高中政治時事政治教育滲透的幾點思考[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6):129-130.
作者:黃模 單位:貴州省安龍縣德臥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