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府審計模式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現今我國政府治理存在的一些問題
1.政府信息不公開給官員腐敗創造了條件
我國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員在權力行使時相關信息并不公開、透明,社會各界無法根據相關信息追蹤其權力行使進程,為一些官員的腐敗行為提供了條件,領導干部所擁有的集體行為決定和支配權,變為自身利益交換的資本。政治權利的可獲利性、領導干部的經濟利益取向在現今不公開的體制缺陷下易形成腐敗。
2.問責追究機制的不完善致使權力被濫用
作為廣大民眾的父母官,社會的各個方面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等都需要政府的主導,長此以往的觀念加上現行的政府治理機制使政府的行政權力過度,且少有責任追究機制,行政審批事項、程序都過多,內外部監控管理和問責制度卻不完善,造成行政權力被濫用的情況很多,出現問題無法責任細化追究。
3.參與機制的缺乏制約了政府的辦事效率
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由于參與機制的缺乏,社會和市場中的各種力量無法投入到社會資源的利用上,只是行政權力的過分追崇和社會的消極服從,造成政府經濟職能過強,但社會職能卻較弱,社會管制功能較強,服務職能較弱。政府機構人員自我自我膨脹卻效率不高。
4.監督機制不嚴密造成了執法不力的局面
現今我國社會存在一種怪相,經濟運行與社會管理過程中,起決定地位的不是法律法規而是領導干部的批示和會議決定,這是由于對缺乏完善的政府決策監督機制而造成的,公共財產的決策權和資金支配權集于一身,而審計單位的地位和職能時監督力度無法到位,一些敏感財務問題無法公開。
二、深化政府審計監督,完善政府治理機制
1.建立科學全面的政府預算審計制度
長久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機構單位的成本意識不強,其高成本、低效率的問題,制約著政府治理的有效性和職能的發揮,因此各級政府應多關注成本,降低運行成本,重視辦事效率,建立科學全面的政府預算審計制度,采取客觀、公正的執行標準,并全面監督其執行情況,強化審計力度。
2.有效推動細化部門的支出預算改革
現今我國政府治理的不規范,部分原因在支出預算時的違規現象和隨意性嚴重,有時候標明專款專用的項目資金卻遲遲不被執行或是被改變用途,還有利用單位內部公會、協會的組織活動實行資金轉移等,因此要有效推動并細化部門的支出預算,對常量部分由審計人員提前安排,變量部分采取實事求是的解決辦法。
3.建立和健全我國政府績效審計制度
隨著政府職能范圍和資金支出規模的不斷擴張,我國社會大眾民主意識的增強,傳統財務審計形式無法滿足人們對政府行政資金使用及公共資源使用是否用的經濟與合理做出判斷,因此擴大政府審計范圍,由傳統財務審計向現代績效審計過渡,并建立和健全我國政府績效審計制度顯得迫切、重要。[2]
4.推動政府及各部門的財務公開制度
實施政務公開、財政支出公開,讓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呼聲越來越高,實行財務公開對于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吸收群眾意見參與財務決策、強化民主監督都有著積極意義。
5.建立完善的審計結果的問責制度
建立完善的審計結果的問責制度可以從權力源頭保障行政權行使的合法和興性,無論是重大事故發生的引咎辭職還是貪污腐敗的刑事處罰,輕微失職的賠禮道歉等等,讓行政權力行使有責有度。
綜上所述,政府治理機制的轉變會為政府審計帶來新的活力和深刻的影響。只有創建符合我國國情的、符合環境變化的審計發展計策,能適應我國政府治理機制的,滿足國際慣例又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審計變革才是最現實和最正確的選擇。但我們要明確制度變遷需要一個很長的發展過程,要循序漸進、穩扎穩打并潛移默化,因此這場政府審計監督的變革之路我們要堅定的有信心的走下去。(本文作者:單珺單位:重慶市大渡口區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