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生過程式學習統計功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目前,越來越多的教師選擇不同的網絡學習平臺來輔助日常的教學工作,以便更好地提升教學效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力。目前,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大多以過程性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評價過程中要記錄學生過程式學習的各項成績,并以不同的權重生成最后的成績。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采用手工的方式進行記錄和統計,則工作量比較大。由于Moddle平臺是個開源平臺,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進行二次開發,而且Moodle平臺本身具有課程管理、學習跟蹤記錄功能和學習評價功能,本課題主要利用在Moodle平臺上創建高中一年級C++學習課程,利用Moodle平臺的記錄功能來統計學生過程式學習的成績,但由于Moodle所生成的各項成績有些不符合教師的需要,課題研究如何將這部分數據導出到Excel中進行處理,生成適合用戶需要的形式。
1Moodle平臺功能簡介
在一個Moodle平臺上可開設多門種類的課程,用戶注冊之后,Moodle平臺創建者可以按照用戶對某門課程的管理和使用權限,對用戶進行授權,用戶類型按照權限從高到低可以分為Moodle平臺系統管理員、具體某門課程管理員、教師、助教、學員等幾種主要角色。具體進入Moodle平臺中的一門課程之后,Moodle平臺還能發揮以下主要功能:
1.1課程管理功能Moodle平臺支持不同的課程開設形式,教師可依據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喜好,選擇合適的課程格式,同時可根據教學過程的需要,添加教學資源和活動。
1.2學習跟蹤記錄功能Moodle平臺支持學生的學習跟蹤記錄功能,在網站管理“報表”一欄中有“日志”和“統計”兩項功能,教師可隨時查閱學生訪問某門課程或者某個教學模塊的次數、時間和場所,并以統計圖表的形式動態生成跟蹤記錄的結果,同時也支持下載,下載之后教師便可利用Excel、SPSS等統計軟件對圖表中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另外,學生在系統平臺上的一切活動都會被詳細記錄下來,包括登錄時間和次數、具體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時間,討論交流的發言次數和發言內容、對課程資源貢獻的資料以及小組成員的評價、作業和自測的成績等[1],這些非量化的跟蹤記錄相當于一個電子學習檔案,將會成為日后對學習者的評價的現實依據。
1.3學習評價功能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進行批改學生作業,并統計他們的成績,是教師們比較頭疼的問題,Moodle平臺給教師提供自動統計過程性成績的功能。Moodle平臺支持分數制與等級制兩種評價方式,教師可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選擇兩種評價方式其中的一種,也可組合出多種評價策略,以使評價更加客觀、公平,從而激勵學生使用Moodle平臺進行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2基于Moodle平臺的評價機制
基于Moodle平臺的學習共同體,其評價形式與傳統教學中的評價方式有很大差別。傳統教學注重總結性評價,即注重學習結果、學習成績。這種評價方式忽略了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非智力因素的成長,忽視了學習者能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習者創新能力的發展和學習者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基于Moodle平臺構建的學習共同體注重形成性評價。學習者最終的評價分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是兩者的有機結合。橫向評價分智力評價、能力評價和態度評價,各占一定的百分比,這就避免了單一的智力評價引起的不公平,重點在能力評價;縱向評價指對個體參與共同體各項活動的程度的評價,如提交作業情況、首發帖子數、回帖數、提問數、參與討論頻率等等,以此來評定學習者的進步情況。從空間角度看,評價方式還可分為自我評價、組內評價、組間評價和教師評價。通過以上所設計的評價方式,可對學習者進行全面地評價,既有利于學習者的全面發展,又有利于學習者創新能力的提高。
2.1Moodle平臺支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過程性評價Moodle具有全面的跟蹤和日志功能,這些日志以圖形和文字顯示了學習過程的每個細節、行為和操作,包括訪問課程的次數、學習者參與的程度、停留的時間、參與討論的情況等。教師可以隨時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參與情況,教師可以通過E-mail等形式及時提醒學生。這樣就能夠使評價與教學同時進行,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指導,以便使學生能夠及時修改和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與目標,使過程性評價在教學中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2.2Moodle平臺支持對學生的作品進行互動性評價在Moodle中的作業模塊或者專題討論模塊中支持互動性評價,這種同伴互評(可允許自評)與教師評價結合的評價方式有別于傳統的評價方式,在一般教學活動中,作業的評價方式大多是由老師指定一份作業后,同學們必須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并上交,待老師評分完后再發還給同學。而在Moodle的評價活動中,教師評價中可同時加入同伴互評以及學生自評,學生身兼評分者與受評者的雙重角色[2]。具體的評價流程如圖1所示。
2.3對學生最終學習結果進行定性定量綜合評價教師在課堂中需要對學生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得到及時的反饋。為此,Moodle平臺提供了“測驗”活動,能設計各種各樣的測試題,如:計算題、論述題、匹配題、完形題、選擇題、填空題和數字題等,通過設計,能對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測試。老師也可以分析學生的測驗成績、測驗效果,并對測驗成績進行深入的分析,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行全局的監控。Moodle平臺提供的評價方式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統一的學生成長記錄評價機制,符合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關注學生的成長歷程,提供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證據,使學生成長記錄真正成為動態的過程評價,發揮過程性評價中的自我教育、導向、激勵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建立科學的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
3在Moodle平臺進行成績管理
安裝好Moodle平臺后,在平臺上創建C++課程,并在其中設置必要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如上機練習、作業、單元測試、期末考試、討論等。課程中幾乎所有的活動都可以被打分,滿分可以是任意分值,也可以是簡單的“優、良、中、差”,這里以滿分100分來表示。所有的分數都可以折合為任意百分比加入期末總成績中。每個活動設置相應的權重,上機練習占20%,單元測試占10%,討論占5%,期末成績占65%,作為各項活動在過程性評價總成績中的比重。接著在平臺上導入學生名單,創建教師角色。學生可以隨時查看自己的成績,教師可以查看、統計和排名所有人的成績。期末進行了Moodle網絡課程學習平臺,以教師身份登陸Moodle系統,進入C++程序設計課程。在管理模塊下,單擊成績,系統顯示所有學生各個模塊的成績,由于學生用戶比較多,其中包括一些無效用戶的信息(從未登陸的用戶)。這樣的信息比較亂。以期末大作業的成績降序排列,這樣沒有登陸的學生便排到最后。依次點擊用戶名,即可查看學生所在班級,把期末成績評定到班級成績單上。
4Moodle平臺中成績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4.1Moodle中生成的成績不夠合理Moodle系統按學生得分的百分比自動生成學生總分,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個“總分”的計算其實并不那么合理!原因出在算法上,例如這學期教師布置了5次作業,某個學生只完成其中的4次作業,假設每個作業都得到滿分。那么應該說這個學生的綜合成績是80分(因為他還有1次作業未完成),而Moodle系統認為他的得分率是100%,即“智能”評定為100分,而不是80分。由生成的成績單可以發現,學員王五完成兩項作業,成績分別為80分和5分,最終課程總成績為77.27分,是由這兩項綜合得出的成績;但是張三和李四都只完成一項作業,如張三的一項作業成績為76,課程的最終成績也就是76,Moodle平臺沒有按照沒完成的作業成績為0分來綜合計算最后的成績,這個顯然是不合理的。對于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是直接將成績報表數據導入到Excel中,重新利用公式進行計算。在管理界面選擇導出Excel功能,將成績單數導入到Excel中。導出的Excel表如圖2所示。教師可以在Excel中利用公式對“課程總數”列進行計算,根據教師對C++課程過程性評價的要求,成績計算公式為=G2×0.2+H2+I2+J2+65%,得到課程的綜合成績,如圖3所示。用戶也可以再將這個成績單導入到Moodle進行顯示并查詢。在導入之前要將成績單的.XLS文件格式保存為.csv格式,然后再用記事本打開另存為UTF-8的編碼格式,在下拉菜單選擇導入CSV文件就可以將改完的成績單再次倒入Moodle中,進行按需查看。導入結果如圖4所示。
4.2Moodle平臺的成績無法完全滿足教學需求若教師想列出某個班級的學生,比如五年級1班。這個Moodle系統無法根據用戶字段篩選。仔細觀察“我的成績報表選項”,在觸發器下有一個“顯示組”(默認不顯示),這倒是一個解決辦法。如果顯示組把這個課程的學生按班級分組,再按照組排列,這樣顯示的成績信息就比較有序了。當然也可以像前面那樣倒到Excel中利用Excel的篩選、排序等功能也能方便查看。
在Moodle平臺上構建的C++語言課程成績的構成是:平時實驗和作業及期中考試占30%,期末考試占65%,網站活動占5%。在自動抓雷同功能的保證下,學生都能以認真的態度對待平時實驗,杜絕了抄襲,更好地促進學生平時的習。Moodle教學平臺除了提供各項好用的學習模組外,更可以利用其「成績簿」將各項成績按照老師的使用習慣做記錄,教師只要結合使用Excel工具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來記錄成績。另外利用Moodle平臺來管理課程,平臺會提供自動批改試卷中客觀題的功能,并提供試卷答題分析報表,這對教師了解教學和改進教學是非常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