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風險導向型審計研究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我國內部審計現狀分析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浪潮中,內部審計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登上我國企業管理的舞臺。隨后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我國內部審計已經建成了一套具有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色的審計體系,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清醒的認識到,我國的內部審計管理還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存在很多問題有待解決。
(一)我國內部審計的現狀
目前,我國內部審計水平普遍較低,據統計,很多企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模式還停留于財務導向審計和業務導向審計階段,無論是審計模式還是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都遠遠達不到現代審計管理應有的水平。目前在我國的大部分中小型企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可有可無,地位尷尬。即使設置了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獨立性差,不能很好地起到內部審計的管理作用。這些單位內部審計實施多以財務導向審計為主,審計任務主要是對財務資料的審查,查錯防弊,內部審計的管理職能弱。對于大型企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狀況相對較好,但出于業務風險導向型的審計模式較多,審計立足于制度基礎和業務流程,首先對制度和業務流程設計的完善性和執行的有效性進行審查,進行控制測試,并作出審計評估,根據審計評估的結論安排進一步的實質性審計程序。這種情況下可以提高審計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企業對制度和業務流程的管理,單過多的關注內部控制和業務流程的建設,難免忽略了單位整體層面的價值管理。
(二)我國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1、我國內部審計職能模糊內部審計作為我國獨立審計、政府審計和內部審計這三大審計類型的一種,有其特有的職能定位。政府審計是國家政府機關為了保障市場的正常運轉,對相關單位實施的一種外部審計,審計具有單向的獨立性;獨立審計是社會上的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專業知識和技能對被審計單位實施的一種外部審計,具有雙向的獨立性;內部審計是單位內部設置的機構部門,為了本單位的健康運轉,實施的一種內部監督管理措施,只具備相對的獨立性,獨立性較弱。三種審計模式在職能定位上各有特點,不能相互取代。但是,我當前內部審計在職能定位上很模糊,一方面接受國家內部審計的影響,另一方面當獨立審計作用影響到內部審計時,內部審計往往會被獨立審計取代,作用得不到應有重視和發揮,職能模糊。2、我國內部審計獨立性差內部審計是單位內部設置的職能機構,用以對本單位的運轉實施監督。內部審計作用效果的高低直接取決于內審機構獨立性的強弱。由于內部審計機構和被審計機構往往隸屬于同一單位,在實施內部審計時容易受到方方面面的干擾和壓力,如果不能很好地提高內部審計的層次和獨立性,內部審計將難以發揮功效。而目前我國內部審計機構財務機構往往隸屬于同一部門管理,形成自己審自己的尷尬局面,內部審計的效果得不到保證,審計獨立性差。3、我國內部審計方法落后我國內部審計的方法比較落后,有相當一部分還尚處于查錯防弊和制度基礎審計的初級階段,審計方法和觀念陳舊,審計人員只知道翻閱財務資料、進行賬實核對,不能將審計方法和理念提升至管理層面,缺乏以審計促管理的觀念。審計模式多停留于事后審計,對于事前的防控、事中的監管沒有很好的審計程序予以控制。對于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審計方法更新,很多審計人員接受能力差,或者多存在抵觸心理,寧肯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手工審計,也不遠借助現代化信息手段去執行電算化審計,審計效率低,審計方法落后。4、我國內部審計人員業務素質低目前我國內部審計人員多是從財務崗位走向審計崗位,或者直接從院校畢業的財務審計學生直接走向審計崗位,對專業技能的掌握大都以財務審計知識為主。但是,審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需要綜合財務、審計、稅務、金融、財政、計算機、建筑、工程等等各方面的知識,對審計人員提出的要求很高。目前我國企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機構很少具備跨專業的綜合型高素質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需要過多的聘請相關領域專家協助審計,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不足。
二、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運用的必要性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我國的運用尚處于探索階段。無論是傳統的財務導向內部審計,還是業務導向內部審計,甚至包括管理導向內部審計,由于傳統審計模式的滯后性,以及現代單位對風險管理的重視,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探索和運用顯得非常必要。
(一)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加強風險管理的客觀需求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單位在行業競爭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和風險,采購環節的風險、生產環節的風險、保管環節的風險、銷售環節的風險、資金環節的風險、投資環節的風險等等,無論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對單位造成的影響都是致命的。現代的單位管理越來越看重對風險的把握和控制。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基本理念就是首先建立在對單位整體各環節風險識別的基礎上,評估單位各個環節存在的風險所在,以風險為導向實施審計程序,控制和預防風險的發生,為單位創造價值。因此,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可以很好地預測和管理單位的風險所在,成為單位加強風險管理的客觀需求。
(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實施事前審計的必由之路
審計按照時間劃分可以分為事前審計、事中審計和事后審計。傳統的財務導向審計、業務導向審計和管理導向審計模式都是事后審計,是當業務活動或舞弊行為已經發生之后,采用某種專業的審計方式予以審查和管理。事后審計功能上亡羊補牢,可以為以后期間的管理提供優化措施,但對于事前預防損失的發生,為企業創造機會價值方面略有不足。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可以很好地起到事前和事中審計的作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首先對被審計對象進行風險評估,把握容易出現風險和損失的地方,借助信息化手段實施持續監督,可以有效的在事前和事中控制風險、減少損失、創造價值。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事前和事中管理的客觀需要。
(三)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提升內審職能的有力舉措
財務導向內部審計以財務資料和資金活動為對象將獨立內審職能推向單位管理的舞臺;業務導向內部審計將內審的職能由財務領域拓展到對整個單位業務流程的管理;管理導向內部審計把審計職能提升到了綜合管理的決策層面。傳統的幾種內審模式在拓展內審職能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意義。隨著市場的發展和競爭的激烈,要求單位管理必須有效的從事后管理向事中管理和事前管理邁進,內部審計職能拓展也是如此,必須有效改變內部審計模式,拓展審計職能,更加注重事中和事前的內部審計,將風險損失防范于未然。因此,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新時代市場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
三、我國推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對策研究
(一)推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理念,逐步引入風險導向內部審計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一種以風險管理提高企業價值的新型審計理念,強調的是一種事前管理、事中管理。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具有很好的審計思維,但是,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出現并不意味著傳統審計模式的廢止。傳統審計模式在一定領域內還是具備很好的功能優勢,例如,業務流程導向審計在制度建設和單位業務流程建設方面、在提高審計的效率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管理導向審計模式在提高內部審計的宏觀管理和決策方面意義重大。因此,在使用傳統模式進行內部審計的同時,逐步引入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理念,以傳統內部審計模式結合風險導向的思維逐步過渡,是推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有效途徑。
(二)培養提高內審人員業務素質,保障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實施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事實離不開人才的保障。目前我國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普遍較低,審計方法和理念都處于效率較低的模式。必須強化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以開展內部審計培訓班或者內部審計評比的模式,相互學習,尤其是要提高內部審計人員跨專業領域的橫向知識,以滿足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實施過程中對各個環節風險識別的需要。培養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提高內部審計人員識別風險的能力,是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實施的人才保障。
(三)借助現代化信息工具,創新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運用方式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意味著企事業單位每天都要處理龐大的數據信息。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要評估各個環節存在的風險,前提是必須要應對堆積如山的信息數據,靠傳統模式下的人工處理已經不可能應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要求。因此,必須培養內部審計人員的現代化信息水平,借助計算機等信息工具,運用先進的審計軟件或數據處理軟件,以做到實時監控和評估單位的各環節風險,創新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運用模式。
(四)提升內部審計機構地位,強化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管理職能
獨立性是內部審計工作的生命。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通過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來降低單位損失,提高單位價值,強化單位的管理。風險評估需要內部審計機構處于相對超然的獨立地位,敢于揭露單位各環節存在的風險和問題。因此,必須提升內部審計機構的地位,確保其獨立性,才能強化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管理職能。
四、結語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一種優越的審計理念和方法,值得我們去探索和運用。但任何嘗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結合實際情況,循序漸進,才能很好地將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模式運用到我國的內部審計管理當中來。
作者:王巧玲單位: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