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審計機關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加強財政審計工作,必須有穩健的財政政策做保障
審計機關只有依據《審計法》,搞好財政審計,才能真正有效服務于和諧社會,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形勢,及時將擴張的財政政策調整為穩健的財政政策,主要原因是當前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主要問題已經發展為結構問題,城鄉之間的矛盾、協調產業結構中的矛盾、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等幾乎都與經濟社會的結構不合理有重要關系,因此,政府的財政政策要取決于整個社會經濟的結構協調發展,從當前更多地追求經濟增長速度,刺激經濟的增長,轉移到更多地關注經濟結構調整問題,關注經濟社會和自然的和諧發展上來。因此,圍繞穩健的財政政策,審計機關要通過審計促進穩健的財政政策發揮應有的作用:
(1)要加強財政預算編制的審計力度,積極促進財政預算體現公共財政觀念、體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財觀念,體現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促進財政預算的公開度和透明度,讓廣大公眾真正成為政府預算的決策者、知情者和監督者;
(2)通過加強財政收入的審計,積極圍繞財政收入審計政府的負債,可以有效控制財政風險,通過稅收制度的改革,積極促進國家關于減輕農民和企業負擔的政策落到實處,激發人民群眾創業的積極性,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增強活力和動力;
(3)加強財政支出的審計力度,努力使財政支出要保證對農業、科學、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及生態建設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切實保證各個方面的發展。通過財政審計,也可積極促進依法理財和依法用財,不斷提高理財和用財水平,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加大經濟責任的審計,必須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
經濟責任審計可以從源頭上遏止腐敗,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此項工作都十分重視,廣大干部和群眾也給予了極大關注,經濟責任審計的質量和真實結果要求審計部門也必須要做好此項工作。不斷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使經濟責任審計成果滿足不同時期、不同地方黨委和政府對干部考核和任用的需要,是經濟責任審計的永恒主題。經濟責任審計這項基礎性工作,是黨委和政府用好、用對干部的重要標志。首先要正確和科學的確定審計對象。審計對象的確定應重點從組織意圖、單位和部門的年度考核情況、黨委和政府的調(任)用意向等方面考慮,合理和正確確定審計對象,達到提高審計質量及擴大審計成果的目的。其次,審計組的確定要講究科學和方法,項目經濟責任審計任務的完成,必須由審計機關內部各業務科室或抽調跨職能科室外部專業人員臨時組成,一是因為審計部門的工作人員受專業限制,不可能面面都通,然而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的內容則涉及的知識面廣,只有有效抽調各專業人才組成的審計組,才能保證審計工作的需要。二是也可以有效防止一些不正當行為的發生。為了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果,也可以抽調組織、紀檢部門的人員參加,確保審計結論的客觀和真實性。也便于紀檢、組織部門對調用和任用干部在任期工作的掌握,從而是審計工作有的放矢,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紀檢和組織部門的人員參加審計,可以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離任者的功過是非,同時可嚴肅審計紀律及審計行為,進一步提高審計的權威性,發揮經濟責任審計的威懾作用。三是適當采用對離任者的審計結果告知或離任者所在單位職工參加座談會及公示的形式接受監督。內容可以包括審計的目的、審計的內容、審計的范圍、審計實施的時間、審計組的成員、審計人員應遵守的各項紀律和審計回避制度規定、還可以保留審計機關或審計人員反映情況的通訊聯系方式,接受來訪來電等。另外,審計結果還應當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適當反饋。四是要不斷提升審計監督的層次,經濟責任審計不但要面廣,且質量要高,通過審計更好的促進和督促領導干部認真用好經濟決策權、管理權及財經法規執行監督權等,更好的促進服務、法治、為民政府的形成。加大對重要部門、權力集中、涉及的部門、領域和環節多的部門的審計力度,進一步促進“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觀念的形成,真正做到為民服務。五是重視審計結論的運用,審計結論利用是經濟責任審計的最終目的,審計機關應努力促進經濟責任審計結論的利用,同時也可定期或不定期召開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制度,專門聽取對經濟責任審計項目情況的通報,定期檢查《審計決定》、《審計結果報告》和《審計意見書》等落實情況制度,真正做到維護審計法律文書的嚴肅性,使經濟責任審計發揮從源頭遏止腐敗的作用,形成廣大干部和群眾自覺支持經濟責任審計和監督經濟責任審計的良好氛圍。要通過經濟責任審計,在干部管理、干部監督中發揮重要作用,積極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積極促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行為、積極促進規范行政權力的運行、積極促進依法行政及執政能力的提高,建立勤政、廉潔、高效、務實的政府形象,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審計要提高建設資金使用效益
為了發展經濟,拉動內需,國家加大了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促使經濟平穩發展,因此,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審計要圍繞是否有高估預算、侵占挪用建設資金、損失浪費等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加大查處力度,提高建設資金使用效益,從而達到防止腐敗行為發生、保護干部和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作用。
四、在審計過程中要始終體現民權、民利和民生
審計部門要始終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貫徹執行《審計法》,在安排審計項目時,要圍繞社會難點、社會熱點及社會焦點問題,將土地出讓金、城鄉建設資金、社會保障基金、殘疾人保障基金、救災救濟資金以及涉及“三農”的專項資金等作為審計部門重點的監督對象。同時,對重點權力部門、重點領域也要作為審計的重點對象,對涉及職工權益的改制企業、對紀檢部門和領導交辦的涉及分配不公等問題,審計機關要采取臨時立項的方式列入審計項目,工作中始終融入民權、民利和民生。在審計實施過程中,要自覺接受被審計單位及干部群眾的監督,始終體現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對單位和個人審計處理、處罰要始終堅持證據確鑿、事實清楚及合情合理,確保審計決定的執行、審計建議的采納。同時,要通過對關系到扶貧、社保、科技、“三農”、教育等民生、民權、民利的專項項目資金的審計,查處和揭露嚴重損失浪費、擠占挪用等問題,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五、審計干部隊伍要增強拒腐防變能力
審計機關要始終把審計干部隊伍建設放在工作的首位,只有干部隊伍的自身素質提高了,才能真正達到審計的目的,做好審計工作。因此,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
(1)要加強審計干部隊伍建設,增強審計干部自身拒腐防變的能力,積極發揮審計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創造力。只有審計人員自身堅持清正廉潔,審計工作才能有威懾力,才能真正起到主持公道和正義的作用,平時單位要積極組織黨風廉政建設“八不準”紀律的學習、法規和制度的學習,提高思想認識,不斷加強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審計人員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積極構筑思想道德防線;加強和完善工作考核制度,把審計人員遵守“八不準”紀律的情況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列入工作考核內容,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干部獎懲、提拔和任用的重要依據之一,以達到防止干部腐敗的目的;同時也要加強和完善審計工作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在審計項目安排上要避免隨意性,在審計取證與報告過程中要堅持全面性,在審計處理、處罰上要堅持民主性,從而實現依法審計和以德審計的有機結合。
(2)努力實現審計方式的多樣性,采取調查、走訪擴大審計影響面,使審計反映的情況更全面、更客觀。同時也要關注效益審計,防止經濟領域的浪費行為,要通過效益審計,尋準對策、查找原因,以保證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和資金的最大利益化。在審計的手段上要關注大案和要案,努力使審計工作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在審計目標上,要通過審計促進違規違紀金額的減少、通過審計促進腐敗行為的減少,通過審計促進資金使用效益的提高,通過審計促進維護財經紀律的自覺性的提高。
(3)根據審計結論,正確做出審計處理處罰,保證審計的權威性,積極發揮審計的作用,對審計工作查出的問題,要分清責任,對單位和責任人作出正確的處理和處罰。對審計結論要逐步實行社會公告制度,增強審計結論的透明度,接受干部群眾的監督,保證審計決定和審計建議的有效落實。(本文作者:張清華單位:五洋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