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司法行政系統內部審計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司法行政系統是政府職能部門,其運作效率關系著國家機器的運作。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政府性公共支出規模也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公共資源的使用效率、效果受到社會公眾的關注,由此,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凸顯。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全面實施反腐倡廉、從嚴治黨,司法部也印發了《司法行政系統內部審計工作暫行規定》,更是將政府內部審計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說,加強司法行政系統內部審計工作有利于公眾監督、提高政府決策透明度。因此,對內部審計的內涵進行闡述,對我國司法行政系統內部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結合我國的國情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有助于發揮出內部審計在司法行政系統運行中“免疫系統”的功能,提升政府內部審計的效率并更好地運作。
一、引言
內部審計作為一種存在于組織內部、具有獨立客觀性的管理活動,旨在評價與改善組織的運營過程,規避風險,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早在1947年,索耶首次提出了內部審計的定義,隨后不斷發展,目前已成為完善組織內部運作的重要手段。司法行政系統通過定期、不定期的內部審計,找出潛在的風險點,有助于組織運行效率的提升。
二、內部審計的內涵
內部審計(Internalaudit),是指對組織中各類業務進行獨立評價,應用系統、規范的方法,加強組織內部管理、控制與治理,防范風險。索耶被稱為內部審計之父,提出內部審計的核心在是否遵循程序、是否有效使用資源。2003年,我國內部審計協會將其定義為:對組織內部進行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對組織內部的活動進行評價、審查,以保障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促進組織合法運作、資源優化配置,防范職務風險、系統風險。
三、司法行政系統內部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剖析
近年來,按照司法部的要求,司法行政系統紛紛開展了內部審計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離任必審全面落實,任中審計有所突破,審計監督范圍逐步擴大。如通過專項統計、實地走訪、交流座談等方式,對當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
1.內部審計開展不均衡,部分司法單位成為審計“真空地帶”。近年來,全國司法行政系統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包括監獄、戒毒系統。審計的范圍主要集中于資金使用、預算、增收節支等方面。通過審計,司法行政系統在規范權力運行、推動厲行節約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內部審計開展不均衡,呈現監獄單位的審計數量和成效高于戒毒單位。例如江蘇省2016年,監獄系統26個單位完成305個審計任務,戒毒系統5個單位完成了19個審計任務。平均來看,監獄系統每個單位每年完成11.73個項目,戒毒系統每個單位每年完成3.8個審計任務。從增收節支來看,監獄系統審計促進增收節支3678.9萬元,平均每個單位141.50萬元;戒毒系統審計促進增收節支54.16萬元,平均每個單位10.83萬元。但同時,也有部分地區司法單位未開展內部審計項目,成為審計“真空地帶”。
2.缺乏統一的內部審計評價指標體系,且審計獨立性不強。當前,我國司法行政系統內部審計工作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審計制度不健全,缺乏獨立的立法支持。盡管相關部門已出臺了一系列的法規,如《審計法》等,但因相關規定不全面、不具體,尚未制定統一的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審計結果不具參考性與可比性,導致審計工作無章可循。從西方發達國家政府內部審計的經驗來看,必須構建科學、詳細、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確保審計效率提升,保證審計結果的科學性、公正性。另外,我國審計機關接受雙重領導,業務上接受上級審計部門的指導,管理上接受地方政府的領導。內部審計人員在執行審計工作時,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領導的政績等,由此,削弱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與監督性。
3.內部審計手段較為落后,制約了司法行政系統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我國已進入信息時代,審計手段也不斷發展,逐步擺脫傳統的手工審計,進入到計算機審計時代。借助于計算機技術,在采集數據、分析數據、查錯糾弊等方面有所突破,大大提升了審計效率,然而在聯網審計、遠程審計方面還停滯不前。目前,對司法行政系統實施內部審計,只能通過現場審計得以實現。必須強調聯網審計的順利實施必須有硬件設備、軟件技術的支撐,目前被司法行政系統的數據資料還未實現聯網,也就談不上遠程聯網審計。另外,我國司法行政系統使用的財會系統種類繁多,導致數據接口對接不暢,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政府內部審計的全面開展。同時,審計人才隊伍建設滯后,也是影響司法行政系統內部審計的因素之一。
四、我國司法行政系統內部審計工作提升的有效路徑
1.進一步推動審計隊伍建設,多方位提升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關系到政府內部審計的效果。通過業務培訓、崗位鍛煉等方式,培養精通多門學科、綜合素養高的復合型人才。穩定審計隊伍,不斷提高審計崗位的凝聚力、吸引力,鼓勵審計人員接受繼續教育,不僅要具備財務、審計、會計等財務專業的知識,還要擁有法律、管理、信息技術等知識儲備,能夠客觀獨立地行使內部審計職責。審計單位予以組織、經費保障,鼓勵審計人員提高學歷、報考職業資格證,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實現未來以結果導向為主導模式的政府內部審計。做好審計人員的傳幫帶,培養職業、謹慎的態度,推動審計隊伍建設,拓展專業空間,勝任不同項目的審計工作。
2.進一步加大審計覆蓋面,消除審計“真空地帶”。針對司法行政系統的特點,積極推動內部控制審計、績效審計項目的全面展開,有針對性地選擇工作基礎較薄弱的地方開展專項審計,進一步加大審計覆蓋面,力求實現審計全覆蓋。尤其是關注社區矯正、法律援助等專項資金的監管,確保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合理性,防范腐敗現象的發生,促進專項資金使用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審計作用,針對戒毒所、司法局內部審計人員編制較少的問題,在審計過程中可適當增加審計部門人員,彌補其審計力量的不足,既加強了審計的獨立性,也推動內部審計工作的全面開展。
3.進一步加強審計基礎工作,構建內部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進一步優化、規范審計業務流程,加強審計基礎工作。構建內部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是提升政府內部審計科學性、有效性的核心內容。結合司法行政系統運作的特點,從重要性、可比性、全面性的視角構建科學的指標體系,兼顧成本效益原則,以便審計人員能夠及時、準確地度量出政府司法工作的實際效果。完善審計組內部溝通機制,細化現場審計工作要求,做好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函證工作,客觀評價司法行政系統履職情況,多視角促進政府內部審計向科學審計、有效審計發展。同時,優化審計統計分析工作,為司法行政系統內部審計工作的研判提供可靠資料。規范審計文書格式,調整、優化統計報表內容、格式等,增強統計數據的全面性和實用性。司法行政系統要重視內部審計工作,并指定專人做好相關的統計、報送工作。
參考文獻:
[1]曲明.我國政府績效審計評價標準體系框架構建[J].財經問題研究,2016(5):89-94.
[2]張燕.政府績效審計發展的現實困境與治理機制探討[J].財會通訊,2016(28).
[3]翟慧芝,楊榮美.循環經濟環境下的政府績效審計研究[J].企業導報,2016(3):23-23.
作者:楊華林 單位:浙江省監獄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