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央行內部審計質量提高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還有待提高,審計人員知識結構不適應內審工作轉型的需要近年來,基層內審隊伍陸續充實了一些年輕干部,內審隊伍整體素質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內審干部年齡老化、知識結構老化、技能老化等現象在基層央行還比較普遍,部分審計人員缺乏開拓創新精神,滿足現狀,審計風險意識淡薄,專業性、技術性不強使其很難適應內審工作轉型的需要。內部審計的技術和手段略顯單一,不能適應當前信息化的發展近年來,人民銀行信息化發展迅猛,信息技術已滲透到人民銀行各項業務處理和日常管理中,但內審工作的信息化卻遠遠跟不上其發展的步伐。大多業務系統未開發審計子系統或預留審計接口,為審計的數據的采集與處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另一方面,基層行內審隊伍中科技人才仍比較缺乏,目前,很多情況下仍以現場手工審計方式為主,計算機輔助審計手段的利用還不夠廣泛。
“重審計實施、輕審前調查”和“重審計報告、輕落實整改”制約著審計項目質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是目前,大部分審計項目的方案都由總、分行統一制定下發,大多基層行審計人員都存在著完成審計項目只需按照方案的要求進行現場審計即可的心理,對審前準備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把下發審前調查表當成一個程序加以應付,流于形式,造成審前調查工作不深入不細致,無法達到審計質量控制的要求。二是基層行內審部門大都以完成審計報告為項目的結止點,對落實整改情況關注不夠,審計成果的利用率不高。近年來,一些行在促進內部審計整改方面,將問題責任逐一落實到人,使整改效果有所提高。但是,有些問題仍屢查屢犯,說明了我們的審計尚缺乏警示性和觸動性,大部分審計只是把審計報告報送給行領導和上級部門,走走領導簽批程序,無論整改得怎樣,均封存案卷,最后束之高閣,并未起到實質性作用,使審計建設性作用難以得到發揮。
提升基層央行內部審計質量的措施
(一)建立審計質量控制機制和評估體系,進一步規范審計行為。內審工作要走向規范化就必須要重視自身的制度建設,通過建立制度約束機制,規范審計行為,使內部審計工作具有規范性和權威性。通過研究與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圍繞最新頒布實施的《內部審計質量評估手冊》,結合本行實際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內審質量控制機制和評估體系,使內部審計工作有章可循,為提升內部審計質量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證。
(二)建立以審計質量為導向的業績評價和考核機制,不斷提升內審人員素質。將審計質量作為內審人員年度績效評價和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對審計工作表現突出的內部審計人員予以獎勵,并將考評結果與內部審計人員的晉級升職掛鉤,充分調動內審人員學習新業務、新技能的積極性,在提高審計質量的同時促進內審人員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三)充分利用審計成果,促進審計價值的增值。一是加強審計綜合分析,認真研究內部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從管理和效益角度以及風險控制角度提出操作性強、切合實際的審計建議,為領導決策提供有力依據。二是持續關注被審計部門對審計中指出的問題所采取的糾正措施及其有效性,及時跟蹤問題的整改情況,杜絕審計問題屢查屢犯的現象,確保內審工作的嚴肅性和建設性,使審計成果發揮最大的作用,真正實現審計價值增值。
(四)實施全過程的審計質量管理,將質量控制貫穿于審計計劃、組織、實施的全過程中。在審計項目的全過程中強化審計目標和質量要求,將質量標準分解到審計計劃、組織、實施、報告等各環節。在全過程中每個審計人員都應進行自我控制,并由項目負責人進行全程監督。強調通過保證審計過程的高水平保證審計結果的高質量。
(五)轉變審計理念,探索創新審計內容與方法。內部審計作為組織內部管理和風險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新形勢下,內部審計工作必須要克服查錯糾弊的傳統觀念和定位,樹立“增值型”內部審計的理念。不斷轉變審計思路,結合各行的實際情況以及管理者和業務部門的需求豐富和拓展審計內容,應用先進的審計技術,積極探索信息化環境下審計的新方式、新思路,切實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本文作者:許國吉單位: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