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新的高校會計制度的實施,對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作為會計信息質量關鍵的會計基礎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高校會計工作實際,從會計基本職能入手,列舉了高校會計基礎工作的現狀,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
會計基礎;必要性;核算;監督;建議
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工作的基本環節,也是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其目標是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本文結合高校會計工作的實際,首先闡明了加強高校會計基礎工作的必要性,其次從會計的核算和監督兩大基本職能入手,列舉了高校會計基礎工作的現狀,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一、加強高校會計基礎工作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和信息質量規范
會計基礎工作,是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和和信息質量的前提條件。一方面,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使財務人員在日常基礎工作中有據可依,能夠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能夠使財務人員恪守規則,有效預防會計信息失真,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為高校正確決策提供有力保障。
(二)確保高校會計制度
順利執行的需要2012年,新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要求高校要加強成本管理,進行成本核算,2013年出臺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按照這一要求,對高校的事業支出細化為教育事業支出、科研事業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等科目進行分別核算,為了適應會計制度變化的新要求,必須加強會計基礎工作,進行精細化、規范化核算,才能確保高校財務制度的順利執行。
二、高校會計基礎工作現狀
(一)會計核算不規范
1.原始票據填報不規范。目前,高校可以報銷的票據種類比較多,有普通發票、電子發票、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據、行政事業單位往來資金結算票據、普通收據等等。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票據填報不規范:有些票據要素填寫不全,如:沒有填列單位名稱、數量、單價等;有些票據雖然要素齊全,但并沒有加蓋發票專用章或財務專用章;還有些票據在單位名稱、摘要、金額等要素上存在涂改現象等。二是報銷手續不齊全。如經辦人未按要求填寫報銷審批單、未辦理固定資產、存貨未辦理驗收手續,特殊情況超過現金使用限額未予審批等。
2.會計處理不規范。一是審核標準不統一。雖然高校有明確的經費報銷規定,但不可能涵蓋所有細節,由于不同會計人員的理解偏差和執行偏差,導致相同的業務不同的經辦人和不同的審核會計審核的標準不一致。如:差旅費的報銷,有的會計審核較松,認為有相關的票據就可以報銷,但有地會計審核比較嚴格,不但需要合規的票據,還需要培訓通知、出差任務書等。二是賬務處理不規范。由于高校會計人員素質不同,對賬務處理的理解不一樣,同時高校缺乏對會計人員賬務處理的規范化培訓,致使同類業務的賬務處理不規范、不統一。如憑證摘要填寫不規范、科目歸類不統一。
3.會計電算化程度不高。目前,絕大多數高校財務基礎工作基本上實現了電算化操作,但是電算化的應用水平還比較低,只能簡單的進行賬務處理。新會計制度的實施,成本核算的加強,支出科目的細分,對財務信息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現有的電算化軟件已經不適應會計基礎工作的要求,軟件升級亟待加強。
(二)會計監督不力
1.內部監督弱化。內部監督缺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內控制度落實不力。目前,有些高校沒有成型的內部控制制度,即使有相應的制度,沒有做到真正落實。如有的高校沒有完全遵循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讓會計人員同時兼任出納和會計檔案保管兩個崗位。二是核算業務監督不力。財務人員對經濟業務進行賬務處理之后,由于人員緊缺等原因,高校內部缺乏對業務處理進行核查監督,致使一些處理錯誤的業務得不到糾正,從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2.外部監督缺失。外部監督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上級部門的監督。由于上級部門監管單位較多,不能及時全面的對某個高校的會計基礎工作進行監管,監督力度弱,效果不佳;二是中介組織的監督。一般而言,高校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很少主動請中介機構對會計業務進行獨立審計,致使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被發現。
三、加強高校會計基礎工作的建議
(一)健全規范規章制度
制度建設是做好會計基礎工作的前提。健全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度,使財務人員在會計核算、業務監督方面能夠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因此,高校要加強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設,制定盡可能統一規范的實施細則,為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加強培訓學習
一方面,要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學習,高校財務人員作為會計基礎工作的主要執行者,其能力高低直接影響到高校會計信息質量。因此,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能力勢在必行。要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重點要學習新頒布的與高校相關的財務制度、會計法規、基礎規范等,對一些熱點、難點以及共性問題及時探討,統一思路和處理標準,發揮好會計的核算和監督職能。另一方面,要加強財務制度的宣傳培訓工作,在全校范圍內通過文件、講座、宣傳欄等形式宣傳財務制度及財務報銷的流程和要求,同時對各部門的經常報銷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力爭做到財務工作的扎實、順暢。
(三)規范會計核算
原始憑證方面。一是要注意票據的合法性。取得的票據上要有“國家稅務總局監制章”或“財政票據監制章”,并且需要加蓋收款單位的“財務專用章”或“發票專用章”,能夠查詢真偽的,一定要進行真偽查詢,確保票據的真實性。二是要注意票據的合規性。單位名稱、數量、單價等要素填寫齊全,內容完整,并無涂改現象。若發票具體內容比較籠統,必須附詳細的購貨明細清單,并加蓋與發票一致的專用章。三是要注意報銷手續的完整性。填報報銷單時,應注意報銷的填報完全,特別是報銷事項要分類填寫,并按照規定的審批權限進行審批,符合固定資產標準的要辦理固定資產的驗收手續,符合存貨條件的要辦理存貨的驗收手續。特殊情況超限額使用現金的,必須辦理現金使用審批手續。賬務處理方面。首先,要統一審核標準,財務部門要對報銷制度進行細化,每一類報銷憑證都制定統一的審核標準。真正做好標準統一,資料齊全。其次,要統一支出口徑,原有的支出科目細分以后,財務部門要根據制度規定,結合自身業務,將對應業務部門的支出口徑做出統一規定,如學工部、圖書館等部門支出直接計入教育事業支出,后勤部門的水電暖等能源支出計入后勤保障支出。另外,為方便日后查詢工作,憑證摘要的錄入要完整規范。如張三報銷差旅費,摘要可規范為“經管學院張三報北京參加教學研討會差旅費”。會計電算化建設方面。高校應該加大對會計電算化的資金投入,依托校園網建設平臺,升級原有電算化系統,組建賬務處理、工資管理、預算管理、學生管理、查詢管理、資產管理等多功能的綜合的財務管理網絡系統。各個子系統管理便捷、數據共享,不僅可以減少財務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還能為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提供保障。
(四)加強會計監督
一是要設立賬務核查制度。為了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管理,財務部門要建立賬務核查制度。每月月末,組織人員對本月的會計核算資料進行核查,主要對會計基礎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規性進行審核,核查結果作為財務人員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即有利于調動財務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又能夠促進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二是要加強外部監督力度。在會計基礎工作中,遇到問題,主動與主管部門溝通、探討,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同時定期委托高素質的中介機構對高校財務工作進行獨立審計,及時發現會計基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薄弱環節,并加以解決和改進,從而促進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教育部.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財教[2012]488號).
[2]財政部.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財會[2013]30號).
[3]張慧.淺談會計基礎工作現狀與規范途徑[J].財會研究,2012,(4).
[4]苗巍.規范會計基礎工作探討[J].當代經濟,2012,(11)下.
作者:鄭海軍 單位:包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