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資產減值會計處理問題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我國于2006年出臺新的會計準則,即《企業會計準則-資產減值》,該準則與舊準則相比作了比較全面的梳理與調整,針對企業利用資產減值操縱利潤的現象,從理論上作了進一步的規范,對我國資產減值會計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隨著新準則的應用,一些問題也逐漸顯現,資產減值確認基礎難以劃分、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難以確認,商譽減值測試存在困難、資產計提的標準多重等。本文就資產減值在實務中出現的問題做具體的探討。
關鍵詞:
資產減值;準則;操縱;利潤
一、資產減值的定義
對于資產減值,在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中的定義為:“當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時,則可認為資產已經發生減值。這里的資產除特別規定外,包括單項資產和資產組。”與國際會計準則對于資產減值的規定即當資產通過銷售或使用所能夠收回的價值低于該項資產的賬面價值,該項資產就應當按照實際可收回價值計量相比,兩者在實際層面趨同,對于我國會計的發展與國際同步是十分有利的。同時也符合對于資產的定義,即預期的未來經濟利益。
二、我國企業資產減值會計政策運用存在的問題
對于企業來講,資產減值的合理計提不僅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反映資產的當前價值,而且對于企業合理地規避風險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雖然一方面新準則對資產減值的規則做了相應的完善,但由于資產減值會計在中國的發展并不成熟,所以在實踐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
(一)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入現值難以確定
未來現金流量的預測存在較大難度,比如如果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預計為20年時,其未來現金流量非常難預測,雖然在企業會計準則[2]中已經規定:“企業管理層應該以近期批準的財務預算或預測數據為基礎計算未來現金流,企業一般應使用相對穩定或逐步遞減的增長率,除非有充分證據證明遞增的增長率是可行的。”但是這有一定主觀性,依賴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判斷,而且市場是在變化中的,因此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二)資產組的實際操作存在困難
資產組是準則新引入的概念,因為一些以單項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具體實施過程中難以操作。準則指出,企業對單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難以進行估計的,應當以該資產所屬的資產組為計算依據,確定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而資產組的認定在企業會計準則[1]中規定:“應當以資產組產生的主要現金流入是否獨立于其他資產或者資產組的現金流入為依據。”雖然準則中有明文規定,但是企業在實際操作中,生產經營方式靈活多變,劃分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會造成資產組劃分沒有明確的界限,人為因素較多,影響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
(三)商譽的減值測試存在的困難
企業合并所形成的商譽有其特殊性,因此,應當至少在每年年度終了時進行減值測試。商譽的減值測試,應與其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相結合來進行。所謂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準則中主要指能夠從企業合并的協同效應中受益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由于這樣的描述太空泛,標準不夠清晰,隱含大量的可操縱性問題。
(四)資產減值計提標準多重性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了需要全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條件,以及不能全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條件,至于如何計提以及計提比例則全由企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處理,雖然考慮了企業的具體實情,使企業在實際操作時更加靈活,但是這對會計人員的專業性及道德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給企業粉飾報表作假提供了可能,因此計提結果的真實性有待考慮,而資產的真實價值也需要進一步的確認。
三、案例分析
為了進一步加深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認識,在這里首先以科龍為實例進行分析。科龍電器在2002到2004年三年間,通過操縱減值準備的計提和轉回粉飾報表,扭虧轉盈,平滑利潤。其中2001年在其中期報告中顯示實現收入27.9億,凈利1975萬元,然而到了年報,雖然收入增加達到47.2億,但是卻凈虧15.56億元,仔細分析,發現影響科龍當年出現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高達6億多,隨后在2002年為了“調增”利潤,科龍轉回之前計提的各項準備,影響當年的利潤3億多,正是由于這種不正當的“調整”,科龍在2002、2003年才實現“盈利”,但是這種“盈利”卻只是通過其玩弄數字游戲得來的。通過這個案例,不難發現上市公司利用減值損失的計提與轉回,調節利潤,進行盈余管理,而2006年新準則的頒布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企業利用減值損失進行盈余管理的通道,更加真實地反映了企業的經營狀況,加強了對市場的調整與規范。但是面臨復雜多變的市場,新準則在實施時還是存在許多可操作性不強的問題。
四、我國資產減值政策完善和發展的對策
(一)不斷完善我國資產減值準則
資產減值準則符合企業會計信息質量謹慎性的要求,即不高估資產,使企業能夠了解資產的當前信息,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不確定性因素增加,企業面臨的資產減值風險也越來越大。因此急需更加完善的準則對市場的變化進行規范,準則應當就模棱兩可的規定做更加詳盡的描述,完善技術層面的相關規定,根據各方面專業的信息,提高準則的可操作性,降低實際應用中的難度。
(二)加強外部環境建設
健全和促進外部信息的發展是企業良性實施減值準則的重要條件。目前,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因此,資產市場信息以及價格市場信息缺乏透明度和完善性,無法滿足資產在市場中的交易需要具有客觀公正性的交易數據的需求。尤其2015年財政部對公允價值的定義做了新的修訂,更加強調資產在市場中的交易價格,對公開交易信息的需求日益強烈。因此國家應當加強各行各業市場價格體系的建設,完善報價系統,為企業在獲取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時,提供可靠的信息來源以及公開、公平的參照標準。而且隨著網絡時代的飛速發展,應當有效利用網絡的公開性、及時性,定期提供資產的市場信息,使企業在計量資產減值時,能夠獲得接近于市場的價值,為資產的公允價值提供客觀公正的依據,減小企業在計量減值損失時的人為主觀性。
(三)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
目前,由于我國大多數企業以會計指標即利潤指標作為考核評價指標,同時對于上市公司在增股、配股時的資格條件,我國就利潤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做了比較嚴格的規定,即若連續兩年經營虧損,就要面對ST的危險,若連續三年經營持續虧損則可能要退市。企業在這種條件下可能會為了規避風險,調整減值,操縱利潤,因此,對于企業來說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快指標體系的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對企業的考核評價指標也要做進一步的改進,不僅僅要考察企業的利潤率,還要考察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現金流量的狀況等。以此降低企業利用會計選擇的空間操縱利潤的外在制度動機,加強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監查和管理。
(四)加強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監督
近幾年,上市公司出現了一個很不好的現象,即“一股獨大”,指的是控股大股東利用其權利進行關聯交易,拖垮其資產,最終損害小股東的利益,因此要加強各機構之間的制約作用,改變集權與大股東,獨立小股東的現象,健全公司的治理結構。除此外,加強公司的內部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做到權責清晰,控制企業內部流程的惡意操作,從內部抑制盈余管理,提高企業依法運作的自律性。
(五)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根據上述對資產減值的介紹,可以了解到企業在對資產進行確認、計量以及披露時需要根據相關數據做大量的人為估計,這一過程比較復雜,而且也相對抽象,不便于理解。如果經驗缺乏,實際操作起來會相當困難。所以會計人員不僅要加強實時學習,還要強化實際訓練,認識到資產減值的精髓部分,能夠做到在實務中熟練運用。
五、結論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由于我國各方面條件的不完善,資產減值會計的實施在實務中遇到很多的困難,這對我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實際上,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傳統的"算賬"會計早已不適用,在其基礎上更加強調管理會計對企業經營的指導性,可以看出會計在市場經濟參與中的重要性逐步提高,而資產減值則是現代會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之所以計提資產減值是為了消除資產長期積累的虛增泡沫,使資產能夠真實反映其價值,為企業做出決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來源,他對于投資者以及其他外部利益相關者在面對市場環境的風險時獲取資產可靠、相關的信息做出正確的決策是至關重要的。縱觀國外資產減值會計的發展,也是從面臨種種困難到逐步完善,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對資產減值會計不斷做出調整,增強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因此,雖然我國資產減值會計起步較晚又問題不斷,但對于其未來的發展還是要保持樂觀的態度,對于出現的問題大可多借鑒國外資產減值會計的發展歷程,并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環境與現狀,不斷完善資產減值會計,保持與國際會計準則相協調的發展方向,對于提高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在國際經濟環境中的可比性,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具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112-114.
[2]黃研.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研究[D].吉林:吉林財經大學信息經濟學院.2012.
[3]武鵬娟.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3,(12):81-90.
[4]黃濤.我國資產減值問題的探討[J].企業技術開發,2010,29(5):89-90.
作者:李新燕 單位:鄭州市公共交通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