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利用資產減值操縱盈余的防范路徑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濫用資產減值準則操縱盈余的現狀
縱觀近年來上市公司的年報,利用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與沖銷來調節公司利潤的例子不勝枚舉。當上市公司處在瀕臨虧損、巨虧、微利或者超額盈利的狀況下,出于避虧、“扭虧為盈”、配股、平滑利潤、達到短期經營目標等盈余管理的動機,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時,調節盈余的目標可能會取代對會計信息有用性的考慮,則會出現利用資產減值操縱盈余的行為:對于瀕臨虧損的上市公司而言,避虧是主要動機,管理層一般傾向提取較低比例的減值準備,或轉回較高比例的資產減值準備,以減小對當年利潤造成的不利影響,避免當期的虧損,以維持公司良好的盈利形象和穩定股價。
對于巨虧公司而言,根據現行的不被停牌要求,就一定要極力避免出現“連續兩年”或“連續三年”虧損。則管理層有當年盡可能夸大虧損的強烈動機,因為當年一次虧足,以后年度甚至可以不提減值準備,則為公司“扭虧為盈”、逃過“生死一劫”留下足夠的空間。對于扭虧公司而言,已經虧損一年或者兩年,那么為了“保牌”或“摘帽”,管理層一般會極力避免繼續虧損,所以傾向于當年提取較低比例的資產減值準備,而且為了“扭虧為盈”,管理層甚至還會通過注銷資產減值準備來提高當期會計盈余。對于盈利公司而言,平滑利潤則是最主要的動機。當上市公司利潤出現高增長時,管理層傾向通過當年巨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并在以后年度逐期轉回使得會計盈余遞延到以后各期,即“瘦身式計提”,穩定的盈利能向投資者傳遞業績逐年增長的好信號,有利于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增強投資者信心。對于存在配股動機的公司而言,根據現行配股條件規定,最近三個完整會計年度的凈資產收益率平均應在10%以上,計算期間內任何一年的凈資產收益率不得低于6%。因此為了達到成功獲得配股資格的目的,上市公司當期計提的資產減值金額和幅度將顯著低于正常水平,以此來“制造”盈余,確保滿足配股條件。對于分紅與業績掛鉤的公司而言,職業經理人為了實現一定的財務目標,粉飾公司業績以謀取私人經濟利益,也可能利用資產減值進行盈余管理來實現短期經營目標,如計提更多的減值或者沖回部分減值準備。
雖然新準則中“資產組”概念的提出、“不得轉回”等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操控盈余的行為,但仍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盈余操縱空間,如:減值跡象的判斷缺乏可操作性、公允價值確定依據不科學、商譽減值處理模糊、“資產組”的劃分不明確、短期資產減值準備仍然存在操控盈余的空間、減值信息披露不夠充分和到位、資產減值政策的選擇性依然很強,資產減值的確認依然很依賴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等。
二、防范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操縱盈余的建議
(一)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
為了保證減值準備計提的客觀性,盡量避免高管為了美化自己的聲譽,或者謀取私人經濟利益而將以前年度的各種減值準備轉回來粉飾財務報表和公司業績,上市公司應該通過分離不相容職務、規范授權機制、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限制內部董事、內部監事的人數、充分發揮獨立董事和監事會的作用等措施來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二)增強資產減值會計規范的可操作性和明晰性
借鑒國際會計準則并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操作性較強、模糊性語言較少的具體標準或者獨立制定資產減值會計準則。此外,應改進對上市公司的考核評價指標,以營業利潤作為考核公司盈利能力和經營成果的主要指標,削弱上市公司利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進行盈余管理的動機。同時建議監管部門強化上市公司對相關減值信息的披露,提高透明度,增強會計信息的對稱性。
(三)完善信息市場和價格市場,加強資產評估技術
我國應分步建立起各行業市場價格信息系統,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資產評估技術,統一提供公正的各類資產和價格信息,為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量提供更為客觀合理的依據,規范和健全我國現實的市場環境。
(四)借助中介力量,加強外部審計監督
應加強以獨立審計為核心的外部檢查和監督的力度,尤其是強化審計師職責,充分發揮作為“經濟警察”的注冊會計師的監督作用,以確保資產減值準則的客觀運用和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此外,我國應頒布關于資產減值的專門審計準則,為注冊會計師進行資產減值審計提供更為具體可行的法律支持。
(五)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
對減值跡象的職業判斷、公允價值的確定、壞賬準備計提比例、存貨可變現凈值及長期資產可收回金額的確定等都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較強的職業判斷能力,而目前我國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偏低,這使得提高會計人員職業素質的任務迫在眉睫。因此要完善繼續教育制度,加大對會計人員培訓和指導的力度。同時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可以借鑒國際上的做法,建立民事賠償機制和訴訟機制。(本文作者:程楊、侯曉錚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