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資產減值準則問題的解決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產組的認定有一定的難度
從理論上講,如果要科學合理的確定未來現金流量就得以所謂的資產集合為基礎,認定資產集合的原因是現金流入的出現是否在于其他資產組或資產產生的現金流入之外。但從企業實際執行的情況看來,資產組的認定有一定難度。因為,我國相當大一部分公司或企業基本上在年終不做現金流量表,穩健的現金流量的體制形成的不完善,財務人員和領導者在現金流量方面缺乏經驗,最終使公司在操作的時候具有一些問題。另外,在劃分資產組的時候還需要看到內部管理體制中有的生產經營活動的方式等問題,使得資產組的劃分缺少明確的目標,人為因素在其中或多或少有影響,使得減值準備的金額在計提的時候出現偏差。
2資產減值準備的相關制度容易被偏用
在公司和企業中,企業財務人員和領導者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力薄弱,對理解像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這樣的事項缺乏認識;或者由于企業所處環境的限制,還由于自己的財務知識缺乏,存在一些形同虛設的財務設施;企業本身缺少心理準備和實踐經驗,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方面,雖然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了應當全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條件和不能全額計提資產減值條件,那么怎么計提、計提比例如何,沒有標準,只能是公司或企業根據自己的現實狀況來估計計提。還有就是有些財務工作者的業務能力比較差、職業道德素質比較低,法律觀念相對比較淡薄,完全依照領導意愿去辦事,愛崗敬業精神缺失,不積極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所以導致資產減值準備的政策規范沒得到正確的使用。
3禁止轉回長期資產減值損失存在一定問題
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是使需求者了解相關的會計信息,使資產在調整后的價值更符合實際情況,更方便使用會計信息的相關人員做出準確的判斷。但是如果企業控制資產減值的計提力度過于謹慎,財務報表上的資產總值就可能出現泡沫,可能影響到夯實企業資產價值方面的作用。另外,市場環境千變萬化,以此估計或認定資產減值的事實也隨著變化,那么以前認定的減值發生恢復是自然的,禁止轉回資產減值損失的做法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也無法體現資產的內在要求,不利于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同時也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的決策。
二、解決資產減值準則存在問題的若干建議
1加強對資產交易市場發展和健全
關于企業的可回收資產價值,我們得先考慮該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值,如果該凈值無法取得,那么就再使用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所以資產減值問題的核心是公允價值的確定。如果存在活躍的交易市場或者與此相關的資產為待售資產,確定公允價值還比較容易,但是在現階段,公允價值的公允性很難保證,這是因為當前我國的價格市場和信息市場不完善,公允價值和市場價格的搜集成本較高,不易獲取,投資者很難認同在根據企業內部信息的情況下取得的資產價值。所以,加速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步伐,才能合理正確地計算出公司的每項資產的市價和公允價值,使企業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和市場價格得以準確無誤的界定,并且相關部門定期提供各種資產信息和價格信息,使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算能有更精確的指導。
2加強對資產組的指導運用
要加強對資產集合指導和運用,使公司再多時間內適應新的情況。對資產怎么進行重組,有賴于財會工作者的專業理解。因為新準則沒有明確的標準規定對資產組該如何進行劃分。在此情況下,不管是注冊會計師還是監管部門要準確理解都是不那么容易的。所以,我國推行資產組管理概念還需一個漫長的過程,會計準則制定部門還應加強這方面的指導,加快資產組的可操作性,使公司能夠盡早理解,并在企業管理中發揮應有的職能作用。
3加強對減值準備的測算進行適當分工
由于減值準備的測試是一項復雜工程,涉及財會、銷售、技術等許多專業知識,所以不應該由會計部門單獨對減值準備進行測試。應該由企業的財務部門、銷售部門、技術部門和業務部門共同組成測試小組,財務部門對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進行估算,測算出減值準備,銷售部門對資產出售價格做出判斷,技術部門對資產的經濟壽命、技術壽命做出估計,業務部門負責提供資產的使用情況和相應數據。此外還需要獨立的專業人士進行核查與確認,各部門分工協作,各盡其能,這樣才能保證減值準備測試的準確性。
4加強對計提減值準備的監督
根據新準則的規定,在以后的會計期間不得轉回已計提的減值準備。但是僅針對長期資產,在以后會計期間可以轉回對流動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也就是說新準則只在一定程度上關掉了企業進行利潤操縱的大門,企業想要進行盈余管理依然可以通過流動資產的減值準備。對計提減值準備加強監督,目的是防止企業用之調節利潤。這里所說的監督分為社會監督和企業內部監督兩方面。社會監督方面,應加強國家有關管理部門、公眾和注冊會計師等力量的監督,證監會、財政、稅務等部門對企業進行定期、不定期的財務檢查,特別注重企業間橫向的審計監督。對于同等規模水平的企業在職業判斷和估計上的差異,應該比較分析其合理性,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人為操縱利潤行為,杜絕企業通過資產減值進行盈余管理的現象。如果企業有違法、違規的會計行為被查出,一定要追究企業法人和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增強法律的嚴肅性,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得到保證,并追究該企業的連帶責任,加大處罰力度,規范企業資產減值會計的操作。在企業內部監督方面,應賦予董事會、經理和股東大會相應的權力。
隨著新準則的實施,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可操作性和謹慎性日益增強,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體系,極大地遏制了利用資產減值會計來操縱利潤的現象。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監管部門還是很難進行監管,仍留給財務人員進行職業判斷的余地。所以,會計人員要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和理論學習,在工作中積累豐富的經驗,增強職業判斷的能力。(本文作者:馬祥山單位:盤錦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