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任務驅動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變革和發展,當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也逐步引入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即任務驅動法,同時它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還能促進中小學人才的培養。該文主要簡單論述了任務驅動法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任務驅動法;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應用
任務驅動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它主要是指在教學活動中,以一系列問題為導向,將教學內容融入到這一系列問題中,引導學生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任務驅動法中更加強調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同時它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是非常顯著的,因此探究任務驅動法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就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引入任務驅動法的必要性
當前社會對中小學的教師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因此改進教學方法和模式就顯得更加重要了。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主要注重的是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尤其是動手操作能力,進而給社會提供更加全面、專業的信息技術人才。而任務驅動法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也能促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有效掌握一些基本理論知識以及專業技能,因此,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引入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就很有必要了。
1.1知識目標的需求中小學的教育屬于義務制基礎教育,因此中小學的教育就非常重要,中小學教學對于學生日后的成人、成才和成功均十分重要。信息技術在當今社會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須要對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進行培養,促使學生具有良好的知識目標,即必須具備較為寬廣的信息技術知識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熟悉并掌握信息技術所需要的理論知識,進而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從而促使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而在任務驅動法中,教師可以設置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分析信息技術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也能促使他們在自己以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可以及時發現自身在信息技術方面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而通過有效方法,解決問題,促使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提供便利,促進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1.2能力目標的需求中小學階段的學生不但需要具備滿足知識目標的需求,還應該滿足能力目標的需求,需要具備將信息技術理論應用到具體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之中的能力;具備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具備基礎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以及通過信息技術實現自身目的的能力;具備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以及應用信息的能力;具備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自身學習和工作中的能力等。而這些能力目標的實現都跟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有著很密切的聯系,因此將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引入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就很有必要了。
1.3素質目標的需求學生在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也會對學生的日后學習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而素質教育恰巧對教育提出了更新和更全面的要求,應用任務驅動法實施信息技術教學,能夠從學生角度出發,以滿足學生需求為中心,將教會學生信息技術知識和掌握信息技術為根本,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通過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法,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專業技能和團隊合作的精神,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促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明確學生的需求,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并且運用科學、正確的教育觀念。以上所有均可以通過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方式來實現,因此,需要將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方法有效引入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去。由上述的三個對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提出的目標和要求可以看出,當前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很好地滿足中小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需求了,因此必須要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由傳統的給學生傳授教學知識轉變為讓學生自主去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和發展,而任務驅動法則可以更好地滿足這種教學需求,因此,應該積極將這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有效引入到具體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去,從而積極發揮出任務驅動法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2任務驅動法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任務驅動法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它主要是指教師將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從而形成一個系統、完整的教學任務,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這一系列的教學任務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活動的效率。當前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很多教師都采用了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方法,即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能力,將這些教學內容有效融入到一些具體的任務中,并將這些具體的任務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去學習,這樣不但可以更好地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也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進行正確、有效的評價,這樣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并且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適當提出一些延伸的且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討論,促使學生在自主討論中更好地理解教學知識。教學活動主要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開展進行的,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方式也不例外,必須要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但是任務驅動法的實施難度卻比較大,首先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評價體系,其次需要學生自主參與,只有這樣才能促使任務驅動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如在教授學生計算機基本硬件設備組成這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師首先給學生講解了一些基本的計算機硬件設備理論知識,讓學生先對這些理論知識有簡單的認識和了解,隨后圍繞教學任務給學生播放了一個視頻短片,視頻是關于計算機所有組成設備及作用方面的,教師給學生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如這個視頻中哪些是硬件設備,哪些是軟件設備,硬件設備有哪些作用,軟件設備有哪些作用等,這些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對計算機硬件設備和軟件設備進行分類,更使學生明確了硬件設備和軟件設備分別具有的作用。教師要求學生觀看視頻,結合課本上的內容,回答這些問題,因為這些都是他們以后使用計算機中會遇到的一些問題,也比較具有實踐性,因此學生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教學活動的效率,實現教學活動的目的。
3結語
總之,任務驅動法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以及社會對他們的需求,合理采用任務驅動法,從而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活動中去,有效實現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目的,促進學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術,以更好地滿足學生日后對信息技術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李紅巖.關于任務驅動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10):148-149.
[2]張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探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3):108.
[3]江惠華.重構課堂主動發展——任務驅動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教學研究:教學版,2015(3):60-61.
[4]馬璇.回歸真實課堂——“任務驅動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再探討[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17):35-37.
[5]謝云曉.淺議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任務驅動”的有效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12):93。
作者:陳晶 單位:市教育研修學院 內蒙古呼倫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