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允價值對會計信息的影響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公允價值計量的內涵
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可以合理地反應資產的價值,它要求以當期的市場價值或將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作為資產或負債的價值,能夠比較合理地反映出相關資產的價值。其帶來的影響尤其表現在金融、投資性房地產等新興行業。
(二)公允價值與其他計量屬性的關系
1.公允價值與歷史成本的關系。
歷史成本是指以獲得資產時的實際發生的成本作為資產的入賬價值,是對已經發生的經濟事項進行初始計量,代表取得資產時的公允價值,具有客觀性和真實性;而在公允價值是金融工具最相關的計量屬性,它以市場價值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量資產和負債,更能體現相關性和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
2.公允價值與重置成本的關系。
重置成本是指企業重新購買同一資產或從新制造同樣產品的全部成本,從而提高了會計信息的有用性;而公允價值確定的是活躍市場的交易價格或者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一般重置成本要低于公允價值。
3.公允價值與現值的關系。
現值是指資產或負債形成的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價值,這一會計要素符合會計要素的本質定義,適用于分期付款購買或者分期收款以及銷售的核算;而公允價值適用于交易性金融資產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項目的核算。
4.公允價值與可變現凈值的關系。
可變現凈值是指在不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并將一如既往的能為資產帶來預期現金流入或將要支付的現金流出,而公允價值是建立在市場評估的基礎上,直接指原材料本身并沒有考慮直接成本的公允價值。
二、公允價值計量對會計信息質量的雙重影響
(一)積極作用
1.公允價值能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公允價值主要是對傳統歷史成本模式下的某些資產進行表內確認和計量,僅是依據時間的變化和市場價格的波動進行調整,并沒有否定歷史成本計量屬性下初始賬面價值的存在。主要依據測量相同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在良好的活躍市場更是可靠的,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基本具備了公允價值應用開發的土壤。
2.公允價值能提升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及時性。
公允價值的計量運用了客觀的考察方式與各種科學的評估技巧,不僅可以使資產和負債的計量接近當前的真實情況,更能動態地、及時的反應資產和負債價值的變化,有利于利益相關方;會計信息使用者也可以根據及時的會計信息進行判斷和決策。
(二)負面影響
1.公允價值具有主觀隨意性,可靠性難以保障。
在一些市場機制不完善、市場文化水平不高的地區,又缺乏統一產品或類似產品的市場以及法律、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很難通過市場取得完整的公允價值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并非所有的資產和負債都已交易,因而不能保證信息的可靠性。
2.經濟風險的變化影響信息使用者的決策。
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由于市場與企業之間存在一些不確定的要素,比方風險、信譽等,都會引發企業財務報表的波動,甚至可能誤導報表使用者的相關決策。
三、不斷完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加強信息的披露和監管
(一)完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
1.加強公允價值指導框架在實務中操作性。
2.健全企業管理結構和內部控制準則實行保障機制。
(二)加強信息的披露和監管
1.健全監管和懲罰機制,提高公允價值信息的“真實”和“公允”。
2.增強對公允價值相關信息的披露,規定任何公允價值的方法不光是對應該反映資產和負債的價值及生產效益,而且應根據相關項目進一步細分各類收益的來源和變更。從而有利于幫助投資者更好地判斷投資風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總結如下主要結論:
(一)加強市場的活躍性,創建公平、有效地市場經濟環境
(二)改進公允價值特殊的會計制度規定,優化公允價值的運用
(三)加強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的培訓,提高從業人員職業水平
(四)建立市場信息數據庫,搭建信息網絡技術支撐平臺,這也是加強信息披露的關鍵
(五)會計監管體系的完善,構筑防范公允價值亂用的屏障
作者:羅玲單位: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