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前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首先闡述了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現狀,然后分析了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邏輯起點和要求,接著論述了基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建設的目標與前景,最后提出了基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建設策略,包括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開放式管理服務平臺、商務英語虛擬仿真教學一體化解決方案、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新機制。
關鍵詞: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虛擬仿真試驗教學平臺;開放式管理服務平臺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以及全球自由貿易區的進一步擴大,企事業單位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數量隨之增加,需求質量也不斷提高[1]。自2007年教育部批準商務英語專業開始招生以來,全國開設商務英語專業的高校數量不斷增長,截至2016年底,正式招生的高校已達294所[2]。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辦學層次的不斷提高,其由過去的以本科教育為主,逐步轉化為本、碩、博兼顧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商務英語逐漸成為專門用途英語中最實用、最具活力的一個分支[3]。商務英語的內涵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呈現出新的趨勢,不再是英語教學中加入商科知識,而是包括國際貿易、國際商務、金融服務、管理、跨文化溝通在內的整個商務活動,是英語專業的核心內容與商科專業知識的充分融合。面對全球化的新階段,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更加強調國際化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理念,強調培養能夠服務于我國對外開放,具有扎實的英語知識和技能,掌握廣泛經濟管理、國際商務基礎知識,并具備國際化視野,擁有良好的跨文化溝通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的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在商務活動中的跨文化溝通能力、跨文化的交際能力,以及在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應變能力,已經被看作是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4]。商務英語專業培養學生在國際商務活動中具有相關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這就要求高校在培養環節應注重學生語言技能和商務環境的有機結合,強調學生在真實的國際商務環境中應用英語語言的能力。跨文化的交際能力、國際商務環境下的語言運用能力等綜合能力很難通過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加以培養,這就對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借助計算機虛擬仿真教學技術,構建商務英語專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為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創新創業能力、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業務場景。高校通過商務英語專業虛擬仿真教學實驗平臺的建設,可促進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突出學生的溝通技巧與專業知識的結合,進而逐步以點帶面,整合教學資源,構建教學共享應用模式,優化業務流程與共享機制,突破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瓶頸。同時,高校依靠商務英語專業虛擬仿真教學實驗平臺,還可將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虛擬、仿真或模擬,突出不同崗位在業務流環境下的相互配合,從而實現學生對商務基礎知識的認知與驗證、業務熟悉與方法掌握,以及強調在工作中對英語語言的運用。此外,高校依靠商務英語專業虛擬仿真教學實驗平臺,還可把“博弈”和“協同”融入商務英語專業實驗,對商務環境的上、下游與縱、橫社會環境進行“沉浸”式體驗,進而突破商務英語溝通技巧和專業知識的間接性和模糊性,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做中覺、覺中悟”,掌握不易學習和較難的知識點,促進其學習向自主性、協作性、全局性、創新性轉變,最終實現國際化、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一、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近年來,國內高校紛紛利用自身優勢,以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為驅動力,大力培養國際化、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外語人才,以滿足社會對外語人才的全方位需求[5]。在實踐方面,各高校充分利用其區域資源優勢,與涉外企業和跨國公司簽訂實訓基地,每年派遣一定數量的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參加企業的實踐活動。在教學方面,各高校加強實驗中心的建設,為不同語種,特別是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提供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實際環境中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雖然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需求,但是也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第一,由于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對外開放的新階段,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數量持續增加,但能夠提供適合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實習實訓的跨國企業少之又少,導致實習崗位與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對崗位的需求出現了較大的矛盾,且短時間內這種矛盾無法得到根本的解決,這使部分學生沒有機會進行就業實踐和實習,所學到的專業知識不知道如何在工作中應用,在進入工作崗位后出現很多不適應,不能很快地進入工作狀態,無法滿足企業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第二,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能夠參加的實踐工作崗位很多涉及企業的核心資源和業務流,企業愿意提供的實踐內容非常有限,導致學生進入企業實踐的成本高、質量低,不利于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多數學生從事的僅是一些基礎性的文字翻譯工作,無法在工作中運用英語進行有效的商務溝通、商務交流[6]。第三,傳統的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涉及外貿函電寫作、外貿商務同聲傳譯、商務英語視聽說等內容,沒有突出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跨文化溝通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創新創業能力,以及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多數針對商務英語的課程僅是傳統英語專業課程的信息化呈現,主要強調的是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的相關訓練,對商務英語專業的溝通技巧和專業知識模塊的相關訓練明顯不足,缺乏真實商業環境的呈現、缺乏對商務業務流和信息流的流轉情況的呈現、缺乏對不同專業在相同的市場環境下相互協同的呈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從事的工作缺乏清晰的認知、對自己的崗位在整個業務流程中的作用含糊不清、對業務數據流轉的情況也一知半解,這就導致商務英語專業呈現“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現狀,人才培養效果不盡如人意[7]。上述問題都導致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出現了一定的不確定性,真實的商業環境沒有被充分地體現、人才培養成本高、學生專業核心素質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邏輯起點和要求
(一)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邏輯起點
商務英語從學科歸屬上屬于外國語言文學下的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范疇,與普通英語專業相比較,并非對立的兩個體系,兩者之間的語法結構、基本詞匯、語篇等具有相同的共核,所以語言學的基礎知識在商務英語的人才培養中同樣具有關鍵作用。商務英語專業與其他的語言學專業相比較,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一種應用型的交叉學科,包含經濟、管理、貿易、法律等學科。商務英語專業主要培養面向國際市場且具有國際化視野,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掌握國際法規、國際慣例,并能較熟練地應用國際法規開展商務活動的,語言與商務相融合、復合型的應用型人才[8]。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商務英語專業主要突出的是國際環境的熟悉和跨文化的溝通和交際。商務英語專業人才輸送的主要是第三產業,與制造業、農業相比,對環境、氛圍、地域要求明顯大于對設備基礎的要求,大部分崗位是從事國際商品流通、交換、售后服務等,這些行業的學科背景更多地表現國際化視野下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融合,其工作對象是人,勞動過程涉及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因此,工作中注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異,強調因人而異、動態變化,對交流藝術和交流方式有較高的要求。商務英語專業對學科理論深度要求不算高,但有一定的廣度,實踐性更強,經驗積累十分重要[9]。很多語言的藝術性、行為的藝術性、策略的藝術性等決定著國際商務活動的效果與效益,而這些能力卻不是通過課堂教學就能學會的,需要經驗的積累和在實踐中培養[10]。
(二)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
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知識體系主要包含三個板塊,分別為語言知識、溝通技巧和專業知識[11]。其中,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可以為語言知識板塊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跨文化交際和跨文化管理以有效溝通為目標,可以為溝通技能板塊提供支持,而國際商務學和國際貿易學等學科可以為專業內容板塊提供寬廣的平臺[12]。現階段,商務英語的課程體系缺乏三大板塊的相互支撐,絕大多數高校在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上僅能夠提供對語言知識板塊的支撐,對溝通技巧和專業知識的支撐缺乏有效的手段。面對國際化程度日益加深的當今世界經濟,中國經濟將進一步融入世界,同時對通曉國際商務規則和慣例、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復合型高端國際商務人才需求也呈現爆發式增長。作為向企業輸送高端人才的高等學校,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符合我國經濟發展需求的商務英語復合型人才,將是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除了需要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外,還需要掌握國際法規、國際慣例,并能較熟練地應用國際法規、外語開展商務活動[13]。如何通過實驗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跨文化溝通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協同創新能力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高校可構建商務英語專業虛擬仿真教學實驗平臺,實現現實商業環境的模擬,將各種國際商務環境中的不確定因素預設入實驗場景,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地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增強學生在商業環境中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以及對國際商務環境和國際商務業務流程的熟悉,從而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熟練運用跨文化溝通技巧,并獲得可視化的認知效果和完備的知識體系。
(三)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的局限性和高成本性
由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特殊性,傳統、單一的英語語言學技能可以通過現有的軟件進行培養,例如,外貿函電寫作軟件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專項的訓練,但商務英語專業所需要的綜合能力的培養難度很大。商務環境下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跨文化的溝通能力、商務談判能力、業務流運營過程中的協同能力及面對業務流數據動態變化的商務決策能力,這些都是無法通過單項實驗獲得訓練的。而且這些綜合能力的培養所需的實驗環境相對較為復雜、成本高,難以實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理解相關的知識,對抽象知識獲取難度較大。這都需要將真實實驗、虛擬仿真和現實場景相結合,構建一個符合實際商務英語專業學習環境的虛擬仿真教學實驗平臺,在達到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實驗實踐成本。同時,使虛擬仿真教學平臺的各個環節能夠得以重現,以便于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講解。
三、基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建設的目標與前景
(一)基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教學平臺建設的目標
從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可以看出,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端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持續提升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14]。構建符合人才培養需求的基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既能彌補現有商務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復雜性高、成本高,難以實現的問題,破解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中跨文化溝通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等綜合能力培養的瓶頸,又能反映當前企業在全球化背景下對人才的相關技術和能力需求,實現理論教學與實驗、實踐教學的高度融合。1.學生層面。針對本科生開展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主要是對英語語言知識點的虛擬呈現,高校要加深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對商科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對商業環境的熟悉,以及對初步的商務英語語言的熟悉,使其能夠根據自己的工作崗位運用英語進行業務流的描述。針對研究生學生開展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主要是促使其能夠運用國際化思維模式,進行有效決策、博弈協同等訓練,強調研究生在變化的市場中,能根據數據流的變化情況進行有效的跨文化溝通、跨文化交際,以及創新,為更高層次的人才培養和輸送打下堅實的基礎。2.教師層面。我國商務英語專業從2007年開始正式招生,到現在也不過短短十多年的時間,很多商務英語專業教師都是由傳統的英語專業轉入,如何持續不斷地提高這部分教師的商務能力是提高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水平的關鍵因素[15]。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以問題為導向,引導教師和學生一起探討學習,所構建的商務環境是動態變化的,學生在商務環境中存在博弈和協同,溝通的方式和方法也會隨著環境的變化出現較大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能夠共同應對,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團隊,有效地處理商務環境中的各種不確定性問題。這種方式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應變能力,同時也能潛移默化地提高教師的領導力和創新力。另外,這種討論式教學方式,有助于激發教師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和學生在同一平臺下探索、討論,共同克服學習難點,這也是進行科研工作時常見的一種團隊合作方式。3.學校層面。高校通過校內外優質資源的共享,可以豐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的內容,其強調在個性培養中體現創新意識,具體而言,高校可圍繞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構建商務英語案例分析庫、商務英語函電寫作庫、國際商務環境與金融視聽庫等數據庫,并通過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供全校師生資源共享。進而以教學促進科研,科研反哺教學,與產業界需求充分對接,通過模擬企業的真實運營決策環境,強調在真實環境中的創新型人才的培養。4.社會需求層面。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以人才培養為目標,加強了高校之間的校際合作共享,促進校企之間的協同創新,在商務英語教學實踐活動中學生可充分認知國際商業環境、感知國際商務決策、模擬參與國際商業活動的全過程,其讓“做中學、學中做、做中覺、覺中悟”成為可能。另外,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還可以實現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資源共享,高校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網絡安全和規范管理的前提下,向其他高校的學生開放虛擬平臺,通過打造虛擬仿真精品課程群,利用虛擬仿真教學平臺合力培養商務英語高端人才。
(二)基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的應用前景
基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教學平臺的建設需要考慮商務英語專業資源共享的需求,強調平臺的應用和示范輻射作用,實現不同語種、不同學科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下的資源共享和創新。1.校內跨專業共享。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除了滿足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需求外,還應該為學生提供不同語種的語言學習途徑,利用多語種優勢,漸進式地開展多語言環境下的商務活動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活動,提供給學生更為廣闊的語言學習環境。針對校內商務英語專業的研究生,因為其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主動學習的需求,所以高校可以將商務英語專業的各種語料庫提供給研究生,讓其共享學習。針對非商務英語專業的本科生,可以利用遠程教學系統進行平臺資源申請,學生可以遠程完成自主學習,或者由商務英語專業的研究生輔助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這在為非商務英語專業本科生提供通識教育的同時,也促進了商務英語專業研究生對共享資源的深入思考。2.校外跨學科共享。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的建立面向國內高校,提供實驗門戶網站,開展跨學科人才的聯合培養。利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門戶網站,高校可允許兄弟院校不同學科的學生通過平臺獲取遠端接口,共享語料資源,進行視聽說的基礎訓練及跨文化溝通交際的綜合訓練,將教學成果和教學資源與兄弟院校共享,并且提供人才培養方面的交流,使虛擬仿真教學平臺的資源得以最大程度的共享。3.企業資源的共享。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本著“校企合作,優勢互補”的原則。學生在進入企業實習前,可進行相關商務英語語言的訓練,熟悉業務流程,縮小實習學生對企業基礎業務的熟悉時間,加快實習的頻度,保證在有限的實習時間內,能讓更多的學生從事核心業務流程的實踐,以提高實習實訓的效率。同時,高校可積極開展與國際知名公司的合作,引進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優化教學模式,以實踐驅動創新,培養優秀的教學團隊。高校可將企業高端翻譯和管理人員引入虛擬仿真教學團隊,鍛煉教師隊伍,促進產學研的發展,服務地方經濟,在人才培養的同時,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四、基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建設策略
基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是依據“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教學科研能力、擴大社會服務功能”的原則,不但包含了語言知識和英語應用能力的相關課程,更承擔了商務英語專業綜合實訓的教學任務。其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將真實國際商務環境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強調學生在真實商業環境中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使其能夠在真實商業環境的壓力下,進行有效的溝通[16]。同時把公司運營、國際法規和慣例的熟悉、跨文化溝通能力等綜合能力通過平臺予以可視化的模擬仿真,提高學生綜合運營知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建設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開放式管理服務平臺。基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在底層服務方式上,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能夠滿足現階段主要的教學方式,如遠程教學、網絡教學、集中式教學,以及資源更新的需求。在底層應用方式上,注重不同學習場景的切換,使學習者無論在校園,還是在企業都能夠根據統一的門戶登錄界面進入平臺進行學習。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以及適應不同場景內的應用方式,都為平臺的管理和服務提供了很好的支撐。第二,商務英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體化解決方案。一體化解決方案包含了多個相互支持的平臺和一系列輔助資源,以中英雙語教學為基礎,通過實訓、講評一體化對專業人才綜合培養進行有效的支撐,將綜合商務英語、商務英語視聽說、商務英語閱讀、商務英語寫作等基礎課程等資源統一進行管理,按照課程體系進行分類,以便學生能夠通過平臺自我學習。學生可以登錄實驗中心門戶網站進行注冊,獲得授權自行學習,教師也可以利用平臺對基礎知識進行講解。當完成課程軟件的學習后,學生可以申請進行商務英語綜合實訓,為后續的創新創業、商務英語實務實驗及產學研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三,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新機制。基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一方面,是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需求。新一輪的產業革命推動了全球化的新進程,各行業正在逐步形成各自的全球供應鏈網絡,行業內跨國企業之間的相互協同已經成為常態,應用國際通用語言作為商務活動的交流溝通的途徑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平臺在設計上引入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新機制,以國際化理念對產業進行研究,設計新的技術架構、人才標準,從而推動行業的發展。在“學”與“產”之間建立了緊密聯系,在“研”的支持下,以產業發展促進專業建設,以專業教學促進產業發展,應用開發、成果轉化、技術服務三者形成相互支撐,并通過基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激勵創新研發。將應用研發和創新融入商務英語教學,可使學生建立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理念,強調商務英語專業的語言學習和研究是以解決商務活動中的實際問題為目標。總之,基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有利于產學研對接模式的創新,形成以虛擬仿真教學平臺為基礎的產學研協同的新機制。
五、結語
商務英語專業以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為目標,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技術融入人才培養過程,采取沉浸體驗、虛實互補、項目設計、科研成果反哺等方法,可提升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教師教學與科研能力,以擴展社會服務能力為基本目標,形成學科交叉為支撐、學生發展為主體、開放共享為機制、實踐育人為目標的教學理念。利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打造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商務英語復合應用型人才。虛擬仿真技術改變了傳統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輕實踐、重理論”的情況,充分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優勢,構建貼近真實商務環境的仿真平臺,使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在實際的商務活動中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培養。基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對商務英語專業教師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局限性,為商務英語專業高端人才的培養提出了一條可以借鑒的思路。
作者:申海 侯駿 趙曉罡 劉杰 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商學院 國際商務綜合模擬省級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