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會計信息披露失真原因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會計信息作為財務報告的重要依據,不僅能夠幫助投資者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決策,也有利于國家層面宏觀經濟的調控。本文詳細介紹了會計信息失真相關內容,從實例出發找出會計信息披露失真背后的成因,并以此為基礎提出相關的防范措施,以期能對會計信息披露、資源優化配置起到一定的作用。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單位的會計事項也不斷增多,面對這種情況,一些負責人在巨大利益誘惑下不能約束自己,指使會計人員違反規則行事,向外界提供虛假信息,導致使用這些會計信息的相關投資者或政府部門無法做出正確決策。面對這一棘手問題,需要對會計信息披露失真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理與防范,促進市場經濟和諧有序發展。對于會計失真的研究,許多專家學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專家認為在會計失真治理方面,將會計信息系統與公司治理結構相契合不失為一個有效方法。楊惠敏提出我國大多數企業缺乏完善、健全的治理體系是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石晶晶也認為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與完善的治理結構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二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本文通過研究相關文獻資料以及理論知識,切實分析一個會計信息失真案例背后的成因及有效對策,以期獲得更加清晰的結果。
一、會計信息披露失真的概念
衡量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標準是能夠將企業經營活動不同主體之間的利益協調、分配合理地反映出來。在經營活動中每個利益主體投入的資源均不相同,各自都需要獲得與付出相對等的報酬,例如制度環境由政府投入、資金由股東投入、知識及技能由技術人員投入等。會計信息就是在這些利益主體的不斷博弈中產生的,彼此之間的博弈產生了相應的契約,會計活動應該以契約規定為前提來反映不同利益主體間的契約關系。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政府為其提供了穩定的社會環境及便利的交通設施,其應該給予政府相應的報酬,如果企業為了自身利益以虛增成本的方式來減少應交所得稅便是侵犯了政府的權力,這種使不同主體間的利益協調關系無法正確反映的信息就是失真的會計信息。
二、會計信息失真案例——以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為例
(一)案例簡介萬福生科是湖南省一家農產品加工企業,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稻米精加工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同時還充分利用加工后剩余的稻殼米糠,生產工程中也十分注重環境保護。在2011年該公司被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并于九月份在創業板上市。就是這樣一家發展前景巨大的企業卻在2012年9月的一次例行檢查中發現存在違規行為,與之前其董事長宣稱公司業績絕對真實的言論相悖。2012年10月萬福生科公布了自查結果,數據顯示本年半年報中營業收入及營業成本分別存在1.8億元和1.4億元的虛增,使得利潤虛增4000萬,改變了公司的盈利方向。除此之外公司還隱瞞了上半年停產的事實。在2008年至2011年間,共虛報營業收入達7.4億元,與之相對應的營業利潤虛增了1.8億元,凈利潤由2000萬虛增至1.8億元,造假數額巨大,為此萬福生科及相關人員均受到了處罰。
(二)造假動因(1)巨額利益誘惑。萬福生科以農產品加工為主,必然會受到季節性影響,同時也存在資金周轉率低、業務利潤率低的特點,這些因素成為了其上市的絆腳石。為了短期內盡快上市,實現上市后大規模融資和巨額溢價的利益,萬福生科高層鋌而走險選擇通過造假的方式,不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相對于上市后獲得的巨大利益來說這些成本簡直九牛一毛。雖然萬福生科不同于市場上一些以虛增成本的方式來逃稅的小企業,其主要通過調高收入和利潤達到上市的目的,但從根本來說都是利益使然。歸根到底,會計信息披露失真的根本原因依然是巨額利益的驅使。(2)承受巨大債務壓力。萬福生科最初決定上市主要是為了解決債務壓力,其資產負債率水平遠高于同行業其他企業,2008-2010年分別為77.53%、58.29%和57.52%,其中大部分負債都屬于短期負債。融資困難加上債務壓力,上市便成了萬福生科高層眼中解決壓力的最優選擇,從而萬福生科決定通過調高收入和利潤的方式來實現上市。同時,我國監管會有關規定指出,若公司上市后的年度報告中利潤實現數額低于預測值的20%以上,不僅要進行公開道歉和解釋,還要停止兩年對其發行配股資格。所以萬福生科在上市成功之后依然選擇繼續造假,調控收入和利潤,以使利潤接近其之前的預測值。(3)造假暴露機率小。當時我國中介機構相互之間競爭激烈,大部分會計事務所均是受雇于被審公司。很多事物所為了獲得較高的審計收入,維持與被審公司的長期合作關系,選擇在審計過程中放松要求,降低謹慎性,更有甚者選擇與被審公司共同造假。從另一方面來說,很多會計事務所考慮到成本有限,在對不熟悉的業務產生疑問時不會聘請有關專家進行考察而僅僅聽從被審公司的解釋。從保薦機構的角度來說,如果能夠幫助企業包裝上市,其便可以獲得巨額的保薦費用,所以萬福生科的造假行為在進行保薦調查時不易暴露。正是中介機構和上市公司之間的這種雇傭關系以及利益的趨同性,進一步助長了上市公司的造假動機。
(三)萬福生科會計信息造假的后果萬福生科的造假行為不僅使聲譽受損,也給自身的發展帶來了致命的打擊。自造假事件曝光以來萬福生科的營業收入直線下降,即使在剔除了虛增收入后下降趨勢也仍未改變,2011年剔除虛增部分的營業收入為27300.00元,2015年的營業收入僅有692.09萬元,下降比例高達97.46%。而一度成為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萬福生科在曝光后連續三年在同類公司中墊底,其中2015年排名第一的新希望營業收入為6,149,525.33萬元,兩者相差6,148,833.24萬元,與其上市初期曾位居行業前三的業績形成距大的反差,幾乎喪失了競爭力,足以體現萬福生科在這一事件中受到的影響。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對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體系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上市公司的數量不斷增加,會計信息虛假陳述行為屢見不鮮。然而相對于層出不窮的造假方式來說,法律法規還不太完善,所以我們要從源頭上遏制虛假陳述的發生。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受到管理層職業道德、內部控制有效性以及公司治理結構等方面的影響,虛假陳述行為的源頭動因便是公司內部機制的失效。相對于混亂的管理結構來說,高效的公司內部機制可以有效遏制虛假陳述的發生。所以為了從源頭上解決虛假陳述行為的發生,公司必須完善內部治理體系,培養高質量管理人才,充分發揮監事會的監督作用。
(二)建立健全的監督體制完善企業的監督機制,通過多機構、多部門的監督體制對企業內部相關人員從上至下都實行一定的行為規范,同時在網上接受大眾監督,嚴格杜絕企業“多套帳”現象。若出現問題應按照引導及時向上反映,盡快解決存在的信息失真問題避免更大的影響產生。同時監管部門應加強對失真問題的懲罰力度,使造假企業能夠從根本上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并及時改正。
(三)加大對涉案主體的處罰力度我國政府主要利用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組成的監管體系來干預證券市場、保障市場秩序的穩定。監管的廣度和深度都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所以提高監管機構的處罰力度也是有效防范虛假陳述的對策之一。對于上市公司來說,主要由其大股東、公司高管策劃,并指使有關財會人員進行造假。而我國關于造假的行政處罰大部分都是以公司為重點,對于涉案人員的處罰則較輕。相對于他們通過虛假陳述謀取的巨大利益來說,這些作案成本顯得微不足道,那么違規造假人員也就不會畏懼于法律法規的壓力。所以加大對涉案人員的處罰力度可以有效防范虛假陳述的發生。
四、結語
在形形色色的企業經營活動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不僅會阻礙企業的長遠發展,影響投資者的決策行為,還會對市場經濟的整體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所以面對這些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時,我們必須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行事,絕不隱瞞包庇,找出問題的根本性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及時整治。從根源上解決失真問題,多方面提升會計信息治理,為投資者決策及企業發展目標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參考文獻
[1]彭珍麗.新會計準則對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D].同濟大學,2008.
[2]楊之敏.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探討——對會計信息失真案例分析原因及提出對策[J].商品與質量,2005(17).
[3]鐘駿華.國有控股與會計信息失真的關系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5.
[4]歐陽曉慧,李媛雯.論會計信息失真——美國安然案例分析[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4(6).
[5]詹松茂.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經濟學分析及內容規范研究[D].湖南大學,2004.
作者:邢萍 單位:山東志誠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