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團結協作計算機教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鍛煉動手操作能力
開展計算機教學的目的就是把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與計算機知識緊密聯系起來,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因此,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后,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制作成果給予肯定,讓學生產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時要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通過比較讓學生產生競爭意識,從而促使學生積極練習。如在學習打字時,如果單純地讓學生練習指法,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練習的時間也不會堅持太長。而如果把“拯救蘋果”打字游戲融入到教學中,則會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并能在短時間內熟悉鍵盤的運用。在初步掌握打字要領和指法運用規則后,可以組織打字比賽,以在規定時間內打字多少和正確率高低為標準對學生予以表揚,以此激勵學生積極練習,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轉變教學方式
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和學習基礎有所不同,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實行分層次教學,力爭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教師要鼓勵成績較好、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適當地挖掘新知識,引導他們大膽質疑、勇于創新;而對于基礎較差、接受知識較慢的學生則通過強化練習鞏固基礎。計算機知識應用范圍和涉及面都很廣,因此要注重知識的積累過程,從基礎知識抓起,由表及里、由淺及深地逐步學習,這樣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才能更好地吸收所學知識。尤其在剛剛接觸計算機課程時,會遇到一些基本概念和定義,學生會感到抽象、不容易理解,此時教師要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直觀的認識。如學習“回收站”時,可以把“回收站”形象地比作常見的垃圾桶,可以把沒用的東西都放到里面,這樣更易于學生理解,并能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
3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使學生在合作中加強團結協作,從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學習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問題,讓小組成員進行討論,最后將各小組的結論進行比較,對正確率高的小組予以表揚和鼓勵,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不但使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學到了知識,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學習能力。
總之,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計算機知識在小學的普及已是必然。作為教師,必須跟上時展的步伐,加強對計算機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及時轉變觀念,創新教學手段,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動手操作能力,為提高小學計算機教學效果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石會顯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樓底鎮西羊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