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技能競賽引領電子專業教學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職電子專業教學多以單向灌輸型課堂結合參差不齊的技能教學,不僅壓抑了學生的能動性,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因此,中職電子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的呼聲很高。在中職電子專業教學中引入職業技能競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為中職教育探索出一條新路。本文將就這一方面的問題展開探討、研究。
引言:
中職教育旨在培養基礎厚、技能強、能吃苦的德能兼備現代職業人,因此,如何提高中職生實踐技能,是中職教育,尤其是中職電子專業必須時刻關注的關鍵性問題。這就需要研究、分析中職電子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這就需要根據中職生身心特點,開展教學診斷改革。
1中職電子專業教學現狀
中職電子專業包括《電工基礎》、《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數字電路》、《電子技能與工藝》等課程,旨在培養既掌握電子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又具有實際職業技能的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人才(黃建,對新形勢下中職電工電子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職業技術,2018年第11期97-99頁)。但由于種種原因,中職電子專業教學現狀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與學生的要求,存在著一些無法回避的問題。在這里,我們運用SWOT分析法,對中職電子專業教學現狀進行診改分析、研究。
1.1現階段中職電子專業教學具有的優勢(strength)
中職電子專業教學著重為社會培養具有實踐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教學內容強調實用性,教學過程注重實踐性,因而學生的就業率較高。而許多高中生若高考落榜,則只好淪為待業青年,或走上打工之路。還有許多大學生由于所學專業的學術色彩太濃,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畢業后無法在半年內找到適宜的工作。因此,中職電子專業教學與普通高中教育、乃至學術型高等院校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較性優勢(吳輝,技能競賽背景下中等職業學校電工電子專業教學模式的優化研究,科技經濟導刊,2018年第19期158)。
1.2當前中職電子專業教學存在的劣勢(weakness)
1)學生基礎薄弱從當前中職電子專業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許多學生是無法考上優質高中的中考落榜生,他們的基礎知識薄弱,思維能力與領悟能力較差,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此外,中職生雖然表面上無憂無慮,但內心卻普遍存在著自卑感,覺得抬不起頭來,對人生前途感到迷茫,只想趕快找一個穩定的工作謀生。2)教學方式老化在許多中職學校,電子專業的教師依舊實行封閉式灌輸型教學,實踐性教學條件不夠,著重向學生傳授枯燥、晦澀、復雜的理論知識;雖然教師兢兢業業、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地講解,但學生卻難以消化、理解、掌握知識,更談不上學以致用,因此難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技能。還有一些課程已經無法追上電子技術的實際發展,呈現出明顯的知識老化,因而電子專業畢業的學生與市場需求出現脫節。
1.3中職電子專業教學面臨的機遇(opportunity)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但國內企業生產的產品附加值較低、技術含量較低,亟待升級。而民營企業對于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技能型人才已經出現了“用工荒”。因此,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最近,習親自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并通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要求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與技術技能人才(魏光俠,提升中職電工電子專業教學效率的策略探討,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8年第6期94-95頁)。——由此可見,中職電子專業教學當前面臨著進一步發展的機遇。
1.4中職電子專業教學面臨的挑戰(threat)
中職電子專業學生雖然畢業后可以較快就業,但收入水平普遍較低,無法與出入寫字樓的白領相比,也無法與房地產銷售員相比。雖然中職生思維能力、學習能力較弱,但他們還是會比較各個專業的預期收入,繼而選擇轉學其他專業。——目前,一些中職學校電子專業報考人數已經出現了下降。這實際上在倒逼中職電子專業教學必須盡快進行改革,必須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2.1中職生身心特點
中職生年齡在17~18歲之間,可塑性較強,思維敏捷,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觀念;他們的生理、心理發育不成熟,但已經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雖然他們內心深處潛藏著很深的自卑感,但他們也具有很強的自尊心,渴望被尊重、被重視。因此,他們常常用各種方式表現自己與眾不同之處,爭強好勝,比較沖動,難以控制自己的言行(莫受忠,創業創新形勢下中職電子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究,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年第2期138+142頁)。
2.2職業技能競賽
技能競賽,是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工作,突出實際操作技能,以解決實際問題為重點的大規模競賽活動。職業教育技能競賽,本質上是一種教育活動,旨在通過競賽,培養并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008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建立職業教育技能競賽制度,明確要求“校校有比賽,層層有選拔”,從此,職業教育技能競賽進入全面發展階段。
2.3通過技能競賽引領中職電子專業教學改革
1)以技能競賽為引領,確定培養目標今天,中國早已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市場競爭空前激烈。而技能競賽只是市場競爭的一個縮影。因此,中職電子專業教學應以技能競賽為引領,確定培養目標。中職電子專業畢業生不僅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知識、思維能力、熟練的職業技能、較強的學習力、較高的信息素養,獨立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必須具有較高的情商與堅韌的意志,能夠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并善于在挫折中靈活地調整自己、發展自己。2)以技能競賽為引領,確定教學內容職業技能競賽,重在培養學生畢業后在未來崗位上的實際工作能力。因此,中職電子專業教學應當以技能競賽為引領,認真調查本地區電子行業用工崗位,了解電子行業內各工種、各崗位所必須掌握的知識與技能,重新確定教學內容。——據調查,中職電子專業超過30%的學生畢業后從事整機調試,約25%的學生畢業后從事整機裝配,近70%的企業認為學生必須掌握電路基礎專業知識,超過50%的企業認為學生必須掌握模擬電路的專業知識,超過60%的企業認為學生必須掌握數字電路的專業知識,幾乎所有的企業都認為學生必須能夠獨立識別電子整機中常用元器件與材料,超過95%的企業認為學生必須能夠獨立閱讀電子整機線路圖與工藝文件,超過90%的企業認為學生應掌握熟練操作、使用電子儀器、儀表的能力,并能夠獨立裝配、調試、維修、檢驗電子設備(白雪,新形勢下中職電工電子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數字通信世界,2018年第1期200頁)。——而電路基礎、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子測量、單片機、計算機語言又都是中職電子專業職業技能競賽的重點項目。因此,中職電子專業應當以能力為本位,以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為目標,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確定實用性較強的教學內容。3)以技能競賽為引領,加強教師建設德國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在職業院校任教的教師,不僅要有博士學位,還要有3~5年在企業工作的經歷;因此,德國職業院校的教師同時又是具有豐富實際工作經驗的工程師,而德國職業教育的成績也是令世人為矚目的——德國高級技術工人、工程師不僅在數量上遙遙領先其他國家,而且專業素質極高、自覺發揚工匠精神,支撐德國成為歐洲第一經濟大國與工業技術強國。反觀國內中職電子專業教師,大多僅具有專科、本科學歷,而且缺乏企業工作經驗,使教學成為紙上談兵。開展技能競賽,為加強教師建設提供了契機。教師應當努力適應職業技能競賽,主動增強自己的學習力,主動研究、了解電子行業的實際生產流程,掌握各種實用技術與技能,把自己培養成雙師型人才(賀瑤蒞,淺談中職電工電子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kns.cnki.net/kcms2016年第12期159+134頁)。并運用PDCA循環,不斷尋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結束語:
我們應當以職業技能競賽為中心,著力推進中職電子專業教學改革,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發展學生的實際技能與綜合素質,為民營企業培養技術型、實用型人才,從而推動中職教育事業取得新的進步。
作者:劉吉祥 單位:江西省商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