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革新電子應用實驗內容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結合專業特點,改革教學內容,適應發展要求
1.結合專業特點把電子應用技術實驗由以往單一的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擴展為電工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相結合的綜合性實驗體系。緊密聯系實際,精選壓縮項目。
2.實驗項目規劃為兩類。一類是基礎性實驗,主要是原理性、驗證性實驗;另一類是綜合設計性實驗;主要是應用性、趣味性、綜合性實驗。既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亦可作為第二課堂的學習內容。根據物理專業的特點,對設計綜合性實驗精心編制,突出新技術、新內容和應用原則。
3.實驗技術方面,既要加強基本儀器、儀表的使用,又要適當提高起點;要壓縮分立元件電路內容,加強集成數字電路內容。如:電工基礎實驗部分就把傳統的安培表、伏特表及萬用表的使用訓練、疊加原理實驗,合并為“直流電路中的基本測量”實驗;把“戴維南定理”、“電壓源及電流源”合并為“電源外特性及戴維南定理”實驗。電機部分則只保留常用的“異步電動機的使用”,新增目前家電中常用的單相電容運轉異步電動機的內容。模擬電子技術部分,則把“晶體管特性鑒別與測試”、“晶體管特性曲線測試”、“晶體管特性圖示儀的使用”三個傳統實驗合并改編為“晶體管特性圖示儀的使用及晶體管特性研究”;至于“場效應管單級放大器”、“阻容耦合放大電路”、“差分放大器”“LC正弦振蕩器”等分立元件實驗項目則統統刪去;半導體直流穩壓電源實驗,則改為當前廣泛應用的單片集成穩壓電源。
4.實驗教學模式方面,為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可借鑒以下一些教學實驗模式:(1)引導認識型實驗;(2)驗證型實驗;(3)練習操作型實驗;(4)分析型實驗;(5)設計型實驗;(6)探索型實驗;(7)應用型實驗;(8)故障型實驗;(9)綜合型實驗。
二、重視教學法研究,編制實用性教材
作為教育技術學專業的電子類實驗,它應兼有師范院校的傳統驗證性實驗和工科類院校注重應用性實驗的特點。對此,對于專業類實驗教材的編制撰寫,應該著重以下幾個方面:
1.必須以教學研究為基礎,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2.深入探討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及時交流教學經驗。在教學堅持“常講常新”處理好介紹學科前沿的最新成果與貫徹教學基本要求的關系,加強基礎理論培養與學生能力的關系,盡量在教學中體現教學規律和認識規律。
3.精心篩選實驗內容,合理增刪,力求做到既符合實際,適應新技術要求,又要穩固基礎,練好基本功。
4.要注意全面訓練學生的實驗技能。在基本實驗編寫中,要求學生根據要求自己擬定實驗電路、數據表格和選擇儀器、儀表類型、量程等。要提出一些任務性實驗,要求學生根據控制要求和技術指標完成單元電路設計、元器件選擇配套、焊接安裝調試等。
5.應盡量選擇實用價值較高的常用芯片,適當選擇部分高科技芯片,重點剖析其功能表,培養學生分析和設計簡單數字系統,以及查閱數字集成電路手冊的能力。
三、改進教學方法,在有限時間內提高實驗課的教學質量
1.加強實驗技術基礎的學習。開學后的第一周,我們即組織學生學習實驗技術基礎知識,讓學生初步掌握了解實驗的基本方法,電路的元器件性能及判別測量方法,焊接技術、安裝知識及其要領;了解電子測量方法與技術、實驗所用儀器儀表的使用說明等。讓同學們對實驗課有一個概括性的認識,為下一步具體操作實驗打下良好的基礎。
2.引導學生做好實驗預習工作,提高實驗質量。每次實驗前都向學生提出具體預習要求,包括主要內容,自擬電路,數據表格繪制、器件儀器的準備等。學生必須在實驗前一天交出預習報告,經教師審閱并指出修改意見后,返回去修改;學生在寫預習報告期間,可到實驗室熟悉設備器材,預作部分內容;歸納總結出實驗中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讓學生實驗時心中有數,盡可能避免錯誤的發生,提高實驗成功率。由于實驗預習準備充分,自擬實驗步驟也較為熟練,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心中有數,因而做起實驗來也就得心應手。在規定的時間內就可以輕松的完成實驗項目所包含的所有內容。
3.實行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更充分發揮實驗室作用功能,提高實驗室利用率,緩解實驗內容多與實驗課時少的矛盾,更好地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在開放式實驗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安排,隨時到實驗室做實驗,完成實驗時間不受限制。堅持1人1組,讓每個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原則。在實驗要求方面,無論是能力強的同學預先做新的實驗項目或內容,還是能力差的同學補做已做過的實驗,或選做基本實驗,都要求學生必須撰寫好完整的實驗預習報告,以指導教師審查合格后方可進入實驗室,否則,一律不許進入實驗室。
實驗教學、實驗內容、實驗場所、以及實驗教學方法的開放。開放并不意味著自由散漫,放任不管,相反,實行開放式教學對實驗室的管理要求更高更嚴格;對學生的素質、教師及實驗技術人員的要求更高嚴格。學生必須具有高度的組織紀律性和強烈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平易近人的教學風度,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各類問題,糾正學生的操作錯誤,做到循循善誘,嚴格考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