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歷史研究式作業設計剖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通過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價,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邏輯性、層次性和條理性,使其養成辯證思維的能力,樹立一分為二看待問題的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如,在進行七年級歷史“繁盛一時的隋朝”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設計成思辨型探究作業,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查閱資料的基礎上對隋煬帝和大運河的開鑿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在課堂上進行辯論。通過辯論和教師的引導,大多數學生的看法則會逐步統一:對于隋煬帝的評價,既要看到其在統治后期的暴虐無道,也要看到他在早期統治的貢獻。
如,改革吏治、創立科舉制、開鑿運河、興辦學校、開發西域等。而對于大運河的開鑿,一方面,這一舉動勞民傷財,加重了勞動人民的勞役負擔,另一方面,大運河的開鑿溝通了中國南北的交通,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學生通過完成這種思辨型探究作業,不僅學到了歷史知識,而且提高了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了客觀、全面看待歷史問題的方法。
設計拓展型作業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將教學內容合理地加以拓展和延伸,設計成拓展型探究作業,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基礎上,將德育也滲透于學生作業之中,通過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對于落實歷史課程的三維目標,深化歷史教學的內涵,提高教學質量,完善作業的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如,在進行七年級歷史“輝煌的隋唐文化”一課教學前,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設計成拓展型作業,要求學生閱讀課文,查閱資料,以《我與隋唐文化》為題寫一篇演講稿,在課堂上以組為單位展開演講比賽,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接受一次愛國主義教育,使他們樹立民族自豪感。
又如,在講完九年級歷史“科學和思想的力量”一課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在網上搜集有關在近代歷史中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科學技術和重要思想理論及代表人物的資料,而后制作成幻燈片并配上簡潔的解說詞,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交流。通過這種作業形式,引導學生體會科學和思想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的良好品質。
在精心設計與新課標相適應的初中歷史探究性作業的同時,教師還要研究建立與新課標相適應的作業評價方式。在重視評價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要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進行多元化、激勵式的評價,以讓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作者:楊雙勤單位:徽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