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字異域化形態在招貼設計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中國的文字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大大方便了人們的交流與信息傳遞。隨著時代的進步,文字的使用范圍日益廣泛,文字與設計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本文先分析文字異域化形態的3個藝術特征,接著從這些藝術特征入手,來闡述文字異域化形態在招貼設計中具體運用。
關鍵詞:
文字;異域化;形態;招貼設計;應用
文字是記錄人類口頭語言的藝術符號,是人類文化交流的載體。中國的文字承載著華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融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意蘊,為人們的交流與信息傳遞提供了便捷。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文字不單單用于交流與信息傳遞,其應用的范圍日益廣泛。在21世紀的今天,文字已與設計緊緊地聯系到一起,并成為了設計的基本元素。作為設計的基本元素之一,文字的表現形態隨著應用場合、載體、時空等因素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文字風格也隨之豐富多樣。也就是說,文字的形態深深影響著設計的形態,不同的編排及圖文釋意為設計形態提供了多樣的創作源泉。招貼設計是設計的一種,不言而喻,文字對設計的影響同樣適用于招貼設計。不僅如此,招貼設計更注重觀賞者的感受,那么如何吸引觀賞者的眼球,設計出時尚、優美的字體形象,就成為了創作者努力探索的方向。在摸清方向后需要創作者提出新穎、獨特的文字表現方法,發揮文字異域化形態的特色,以一種開放性、包容性的思維去探尋新的設計語言。
一、文字在招貼設計中的作用
文字形態設計在國內已掀起了一股熱潮。今年在澳門舉辦的字體百分百設計的交流展中,各地創作者踴躍參賽,設計的作品盡顯異域風格,獲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并選出一批優秀的字體設計作品。因此,系統而專業的研究文字異域化形態設計是勢在必行的且具有實際意義的。
二、漢字的造字方法
中國漢字的造字方法主要體現在形象表達上,通過攝影、計算機軟件、各種繪圖工具等創造了大量具有形似的字體,如彩陶文化中的各種與字體相關的符號和紋樣,在形似的基礎上,取其意象,表達“傳神”、“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的視覺特征。漢字的造字方法漢朝以來,就有六書之說。一般來說主要指象形法、指事法、會意法、形聲法。
三、文字異域化形態在招貼設計中的應用
1、文字異域化形態在招貼設計中的變形與夸張文字為作為信息媒介的藝術文化符號,將傳達創意、記錄歷史、表達情感、詮釋哲理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文字的形態設計中,常見的手法是變形與夸張,也即根據設計主題的需要,對文字的外形進行拉長、壓縮、彎曲、傾斜、環繞、立體化等,使主題突出的更顯眼。這種變形與夸張不僅擴大了作品的張力,集中了觀眾的視線,極具視覺沖擊力,而且根據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不同而顯得更為生動有趣。藏族文字是目前具有明顯地域特點的文字代表,其字體的設計體現了強烈的裝飾意味。通過對文字形體的變化與修飾,棱角的突出,展現出字體統一的節奏感。如在“香格里拉”文字設計中,首先通過文字的拉長變形處理,在轉角處統一利用突出的筆畫棱角,形成整體有節奏的藏族文字。“香格里拉”文字設計尤其注重細節的處理,突出了文字的可識別性,更突出了文字表達的特殊情感,體現了一種宏大、自在、超脫的藝術設計風格。在2014年環保招貼“水”的設計,設計中主要突出一個“水”字,通過對字體的變形與拉伸,形成了一個扭曲的“水”字,寓意著環境污染已嚴重,請節約用水!再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電影《可可西里》的招貼,根據設計主題的要求,我們選用了具有明顯地域文化的藏文“可可西里”,將文字的筆畫特意進行拉長,筆畫部分適當彎曲,一方面突出了設計主題,另一方面,以強烈的帶有地域文化特點文字表達電影的文化內涵。這種文字設計形式新穎獨特,帶有強烈的地域化形態特點,其全新的設計感覺創造了與眾不同的文字藝術。
2、文字異域化形態在招貼設計中的意象表達文字的意象表達是將文字的特定含義通過字體的視覺形象化處理構成新的趣味研究,整合文字的內涵與外在形式,來傳達文字的藝術感染力。在文字的意象表達方面,設計師通常運用版式留白的設計手法,通過留白來突出字體在文字排列組合的重要部分,流露出文字自在的文化情感。這一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該標志借中國書法之靈感,將北京的“京”演化為舞動的人體,以印章形式傳遞了地域文化特點,體現了中華文字的人文特質及優雅品格。再如2013年我創作的公益環保類招貼,以文字書法體“美”字為設計元素,把圖形和文字有機結合,以一片綠葉代替了“美”的一個筆劃點,突出環保這一永恒主題。又如我們所熟悉的酒類廣告,通常運用書法體,突出酒的歷史韻味及情感。書法體不僅展現了虛實結合的意境,而且體現了悠遠的意境,像“舍得”酒的海報作品,運用書法體“舍得”,簡潔而不簡單的字體傳達出無窮的意境及情感。
3、文字異域化形態在招貼設計中的構成與重組作為招貼設計中最具有活力的設計元素之一,文字具有鮮明的異域化形態,運用這一異域化形態的特征一方面能突出文字非凡的表現藝術,另一方面也能促進信息的傳達、文化的交流。因此,在運用文字的異域化形態中,既要根據各民族、各地區的特征,靈活地運用形式美法則來突出招貼的主題和特點,又要運用變形、表意、編排、重組等方法,找到創意點,創作新奇的招貼作品。只有充分地利用文字的異域化風格,以包容的心態與思維展現各地域文字的語言特征,才能真正地設計出符合社會和大眾需求的招貼。
參考文獻
[1]劉志基.文字形態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2]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
[1]湯義勇.招貼設計.[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11
[5]劉丹,馬旭東.字體與編排[M].遼寧:遼寧美術出版社,2004.3
[6]巴納德(英).藝術設計與視覺文化[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6.8
[7]陳望衡.藝術設計美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1
作者:周玲 單位:湖北工程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