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植物在園林設計中的管理論文4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
從“生態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2篇”中分析了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的配置,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以此為園林生態型設計提供新思路。
1在園林設計管理當中,當前植物保護的情況與問題
1.1園林的設計與樹種的選用不夠科學合理
部分園林在規劃設計綠地的時候沒能夠很好地將植物的保護考慮進去,例如,部分城市的園林綠地所處的地理位置不佳,背光,空氣受到周圍環境的污染;園林綠地的土壤不肥沃,土壤品質低劣等,這些因素直接誘發病蟲害的滋生。因此,這些因素在園林設計時均應充分考慮進去。此外,在進行園林設計的過程中,如果選用的植物品種過于單一,則會出現植物群落過于簡單的現狀,反而會助推病蟲害的擴散。為此,在進行園林設計過程中,不應片面地為了追求園林植物景觀的效果而忽視植物的保護要素。
1.2不合理科學地使用殺蟲劑
在多年的園林設計管理中我們發現,園林植物的害蟲大體有4種:一是“食葉害蟲”,它們主要吸食草坪與樹木的葉片;二是“蛀食性害蟲”,它們主要蛀食樹枝,使樹枝出現大量的坑道;三是“刺吸式害蟲”,它們主要利用自身攜帶的刺吸式器官刺進植物內部,并吸取植物內的汁液,使植物的莖、干、根、種子等受到危害;四是“草坪病蟲害”,它們主要破壞草坪。那么在園林設計管理過程中,面對不斷滋生的害蟲,不得不使用殺蟲劑,但是,殺蟲劑的過量使用不僅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還污染了土壤和空氣,甚至污染了園林里的水源與池塘。我們還發現,在防治園林病蟲過程中,通常所噴灑的殺蟲劑濃度比常規的高出幾倍,用量也遠遠超過正常的使用量。而且園林管理過程中,殺蟲劑頻繁被使用,害蟲的抗藥性反而增強了,間接地給園林的設計、管理、防治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2在園林設計管理當中,植物保護的措施
2.1在園林綠化設計中,首選鄉土樹種
“鄉土樹種”指的是土生土長于當地或者經過長期的栽植馴化,被證實能夠很好地適合當地栽種環境的樹種,這種植物在長期的馴化過程中適應了地域性,在當地的環境中具備了很強的抗逆性與適應性,具備抗熱、抗寒、抗旱、護養成本低等優勢特點。有些單位一味地追求園林的景觀效果,盲目地從外地引進植物,這樣反而使引進的植物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地的環境條件,往往導致植物很快枯死、抗病蟲害能力不強以及生長不良等問題。甚至可能引發新的病蟲害,給園林其它植物帶來危害。因此,在園林設計過程中,尤其在綠化建設過程中,絕不能為了凸顯景觀效果而盲目地追求外來樹種。
2.2建立健全科學、合理、高效的園林生態體系
首先,推廣“喬灌草”相結合的復層種植模式。“喬灌草”復層種植結構模式能夠很好地發揮植物群落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園林的空間和土地,讓園林里的植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雨量、日照、氣候、熱量等自然資源。并且,構建“喬灌草”相結合的復層種植模式,一是有利于實現園林生物的多樣性,擴大園林植物的數量與品種,營造良好的立體結構層次;二是有助于蜘蛛和鳥類等動植物的生息繁殖,對病蟲害等天敵起到較好的抑制效果;三是有助于促使生態體系的平衡發展,降低病蟲危害。比如說,高層是高大的喬木植物,中層是灌木植物,底層是草坪、矮灌木等,這樣的“喬灌草”復合模式開創了生物的多樣性,營造了一個循環往復的生態鏈條,為各種動植物創建了一個很好的繁衍與棲息場所,確保了整個園林生態體系的循環往復運轉,不但具有很強的園林景觀效應,還能夠很好地降低園林的病蟲危害。其次,擴大園林植物的多樣性。在園林設計過程中,擴大園林植物的多樣性,不僅有助于園林綠地生態體系的平衡與穩定,還有助于增強園林對病蟲害的防控。“園林植物的多樣性”指的是園林體系里生物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不僅指植物的多樣性,還指動物的多樣性,通過多樣性為園林里的動植物提供適合生存、棲息、繁殖的良好環境。此外,園林植物的多樣性還能夠維持動植物間的相互關系,維系彼此間的食物鏈,促使它們通過彼此間的相生相克關系,抑制病蟲害的擴展、蔓延。再次,合理、科學地搭配園林里的植物。合理搭配不僅指園林的布局要恰當,景觀要美觀,而且指植物之間的關系要得當,植物彼此間的配置要有利于園林植物的生長、病蟲害的克制。因此,在進行園林設計的時候,一方面要確保園林景觀的美觀,另一方面要考慮各種動植物的協調配置,有效地防治病蟲害的發生。比如梅、桃與梨不能離得太近,因為梨小的時候容易產生食心蟲,這種蟲害就會傳染附近的其它樹種;如果野牛草跟黑松混搭栽種,就會引發彼此間爭奪地下水分而致使松樹生長不良。相互有利的比如,楊樹林里種臭椿,椿樹的臭味能驅避楊樹蛀干天牛。
3在園林設計管理中,廣泛推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借助部分生物或者生物新陳代謝出的產物去防控害蟲種群的數量、壓低病蟲害的數量或者消滅病害蟲。這種防治方法的最大好處在于對人無危害、對牲畜無危害、對周邊環境無污染,并且對病蟲害具有長久抑制的功能,而且該方法的成本低,便于操作,效果非常好。
3.1充分利用天敵昆蟲,以蟲治蟲
天敵昆蟲主要有寄生性與捕食性2種。寄生性的天敵昆蟲絕大部分品種不是雙翅目就是膜翅目,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寄生蠅與寄生蜂。當前,利用寄生性天敵昆蟲較為成功的典型例子為“借助赤眼蜂防治多種鱗翅目的害蟲”;而捕食性的天敵昆蟲對“生物防治”起較大效果的是螞蟻、胡蜂、食蟲蝽、草蛉、瓢蟲……這些捕食性的天敵昆蟲需捕食較多的昆蟲。而園林設計當中的植物保護正是利用了這一特性,充分利用天敵昆蟲,達到以蟲治蟲的目的。因此,在園林設計中,可以適當繁殖并釋放一些天敵昆蟲。
3.2充分利用病原微生物,以菌治蟲借助昆蟲的病原微生物亦或它們新陳代謝出來的產物去防治害蟲的方法叫做“微生物防治”(或叫“以菌治蟲”)。采用這種方法非常方便,因為這種方法己經普遍實現工廠化大生產,使用的效果非常好。比如說,當前運用最多最廣的是“芽孢桿菌”,它們可以生造毒素,病害昆蟲吞食之后便會自消化道進入到體腔引發病癥。目前在中國,已有20余種昆蟲病毒殺蟲劑展開了試驗,從實驗的結果來看,大量害蟲被消滅掉,因此,在園林設計管理過程中,這一方法可以適當引進。
3.3充分利用有益的生物,以有益生物治蟲
有益的生物主要有捕食螨、蜘蛛、兩棲類動物、爬行類動物、鳥類……尤其突出的是,鳥類儼然已成為害鼠與害蟲的天敵。所以,在園林設計管理的時候,可以考慮引入啄木鳥來防治雙條杉天牛,還可以借助灰喜雀來防治松毛蟲。兩棲類的蟾蜍與蛙類是田間鱗翅目害蟲———象甲、螻蛄、蠐螬等害蟲的捕食者,對園林植物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園林生態平衡與良性的發展。
3.4充分利用昆蟲激素,以昆蟲激素治蟲
昆蟲激素主要是內激素與外激素,園林植物保護主要是采用雌性的外激素來殺蟲,通過引誘性的試劑把雄蛾引誘過來,接著借助殺蟲劑、毒餌、黏膠等把它們殺死,這種利用雌性的外激素來殺蟲的方法對害蟲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園林設計管理中,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保護植物。
作者:徐倞單位:廣西漢和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第二篇
1植物色彩美與造景的關系
通過植物色彩的不同表現,我們可以知道植物色彩能夠在園林設計造景中起到相當大的作用。簡單來說,首先植物造景就是要應用園林藝術的各種手法將各類植物的各種色彩與周邊景觀要素結合起來,即通過植物和山石、水體、建筑等其它園林設計的景觀要素相搭配協調,運用園林中合理的色彩搭配來形成一種引人入勝的優美園林景觀。其次,由于植物擁有極其豐富的自然色彩以及柔和多變的線條,可以利用植物的優美的姿態和風韻來增添景觀的各種美感,同時也使植物能夠產生出生動活潑且具有季節變化的感染力。最后就是植物的色彩美通過合理的表現能夠與周邊環境形成一種動態的均衡的構圖,而使得周圍的環境搭配更為協調。
2植物色彩美與色葉樹的應用
2.1色葉樹種葉片變色為主有香樟、黃連木、銀杏、烏桕等,香樟的葉片在早春的時候會從黃綠變成淡綠,而到了夏季卻又變為濃綠;黃連木卻是早春時會呈鮮艷的紫紅色,在夏季卻是呈綠色,而到了初秋變為黃色,到了深秋變為紅色;銀杏的葉子到了秋季逐漸變為黃色;烏桕的葉子到了秋天霜后越來越紅。葉片的單一變色主要以雞爪槭和金葉雞爪槭為代表。其中雞爪槭的品種紅楓葉色常年鮮紅或者紫紅,而金葉雞爪槭是為金黃色。近年來我國還從國外引進了一系列的色葉樹種,比如紅花七葉樹、北美楓香、歐洲花楸、蘇格蘭金鏈樹等等。
2.2植物色彩美與色葉樹的應用方式第一,孤植。主要是對于樹形高大的銀杏、金葉皂莢、黃連木,株形緊密的紫葉矮櫻、花葉槭等植物而言。這類植物可以直接孤植于庭院或草坪之中,其秋季葉片變黃時以其它綠色植物為背景,相互對比以達到不一樣的景觀設計效果。第二,叢植。這主要是對于株型矮小的花葉系列,金葉系列的種類與綠色樹種植物,如紅楓、紅葉李、楓香等,根據園林景觀進行組合配置,如將其叢植于淺色的建筑前,再加以綠色的植物為背景,就能起到別具一格的設計效果。第三,群植或片植。這主要是指將楓香、雞爪槭、無患子、銀杏、櫻花、海棠等彩葉植物以及開花喬灌木為主的樹種成群成片的以一定規律種植或整齊的種植于道路兩側,使植物跟隨季節的變化,呈現不同的景觀,如金黃的樹葉和累累的碩果,以此創造出優美的意境。
3植物色彩美的常用園林形式
3.1園林形式分析對植物色彩美的常用園林形式進行分析,就是對各種植物色彩的構成、表現機能、表現形式進行分析,這是植物色彩美在園林設計造景中的藝術原理,只有遵循基本的藝術原理,才能達到理想的園林設計的色彩綜合效果,進而創造出各種優美的園林景觀。下面就這方面進行簡單分析:首先,色彩的構成。色彩的構成主要包括色相、明度和純度(彩度)三要素。也就是植物表現的顏色(色相),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色彩的純凈程度(純度),這三者是園林藝術中色彩搭配的基礎,是園林設計中色彩應用的依據。
3.2色彩的表現機能色彩的表現機能主要是指植物的不同色彩在園林造景藝術中色彩所體現的冷暖感、輕重感以及距離感等方面,也就是俗稱的冷色調和暖色調。園林設計中必須注意,不同的場景色彩該進行怎么樣的選取,從而達到需要表現出的氛圍,進而影響環境和感官的變化。最后,色彩的表現形式。色彩的表現形式是指園林植物色彩所體現出的對比色、互補色、協調色。這需要注意在不同的場合對顏色的選擇以及調整的不同。
4結語
總而言之,植物色彩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一個令人爽心悅目的園林設計少不了植物色彩的融合,單一的植物色彩是不足以表現園林設計的藝術美感的,所以,對園林設計植物色彩美的應用要做到根據環境的變化靈活運用,且協調統一。
作者:王倩王振坤單位:中景匯景觀設計有限公司沈陽開發綠化造園工程有限公司
第三篇
1養生文化的發展概述
傳統的養生文化是在一定的環境中形成的。中國傳統的養生文化是在廣泛汲取了宇宙生成論、陰陽五行論等等傳統理論體系而后形成的。中國古代養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曾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不可忽視的巨大貢獻,而且受到了世界醫學的極度重視。中國傳統養生文化是具有完整意義的中國古代生命科學,是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幾千年來廣大人民群眾對生命生活的經驗總結,具有了鮮明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特色。在科技和醫學迅猛發展的今天,中國的養生文化仍然具有著強大的生命力。現代養生學作為一個前瞻性和邊緣性的學科,其理論體系和學術思想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和發展。中華傳統養生文化在數千年歷史的發展中,基于生命觀、人生觀和對宇宙的認識,形成了獨特的活動模式和豐富的思想意識。中國傳統的養生理論認為,人體能夠有效地排除一切雜念,通過呼吸的調節和身心的放松,使人能夠平心靜氣、恬靜和諧,感受到一種脫離城市喧鬧,回歸山水之間,拋灑人間恩怨,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
2各類養生園林
2.1保健型園林
保健型園林是以環境心理學和醫學為指導,通過對筑物、植物和地形的運用,來營造可以維護和提高人們自我保健意識和身心健康的園林。美國園藝療法對保健型園林所下的定義為:園藝療法是對有必要在其身體以及精神方面進行改善的人們,利用植物栽培與園藝操作活動從其社會、教育、心理以及身體諸方面進行調整更新的一種有效方法。園藝療法主要是為了犯罪者、亂用藥物者、智力低下者、精神病患者、高齡老人和殘疾人開展園藝治療而營造的具有特殊療效的園林。
2.2養生文化園
養生文化園是現代社會正在興起的以養生為主題的新園林,運用道法自然的設計思想來結合了建筑、道路、地形和植物讓人們參與各種各樣有益的養生活動,把養生文化傳達給大家。
3養生文化影響下的園林設計概況
我國的園林建設和養生文化的結合還處于發展初期。我國養生文化對現代園林建設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中醫養生。我國養生園林的建設主要是通過醫療機構和旅游部門的合作,主要以康復中心、飯店、著名風景區和自然保護區為依托。如北京香山飯店推出了中國美容術旅游、演練功法旅游、中醫研修旅游等;廬山推出了各種(包括藥膳、礦溫泉浴、中藥、太極拳、醫療保健操、針灸按摩、氣功)的中醫之旅和養生康復理療;在北戴河風景名勝區,實施多種傳統醫療措施,教授各種氣功功法,氣功養生康復旅游,就開辟了以服務海外人士和外國駐華人員及家屬為主的國際氣功養生康復旅游。在上海,可以參加養生保健講座,參觀中醫學院,學習氣功、按摩、中草藥、針灸等方面的知識。在無錫,名醫用中藥方法為旅游者檢查身體,檢查保健治療結果,傳授保健知識,配置滋補品,并開中藥處方,提出建議和注意事項;我國養生文化影響下的造園形式主要體現在環境養生和中醫養生。通過在旅游中增加安排包括空氣浴、日光浴、森林浴,以及滑雪、野營、漂流、游泳、采摘、垂釣、登山(登高),外加用膳在內的自然化健身的旅游方式,也是養生旅游的一種重要開發方式,游客通過旅游達到運動健身的效果。每年都有很多港澳臺同胞和很多外國人來大陸參觀學習、就醫、洽談中藥材貿易和進行考察。中國傳統健身方法、中藥、中醫、和中醫新成就,已成為中國養生文化影響下的重要項目,在世界上廣有影響。伴隨大眾養生時代的到來,中醫養生文化影響下的園林設計項目漸具規模并逐漸火熱。學習太極拳、治療脫發病、氣功醫療、針刺麻醉、針灸等已成為養生旅游的熱門活動。
4在養生文化影響下的園林設計
適宜養生文化造園的風景區主要是自然生態風景區,山岳、森林、海濱、盆地、草原等。養生文化造園中的資源,自然環境的科學養生機理養生文化造園對生態環境的敏感性極強,對于預防疾病或康復療養的人群,由于不同類型的風景區域自然條件的差異,若選擇不當,有可能適得其反。草原環境中大量的負離子促進人生理功能旺盛,增強人體氣管纖毛運動,對肺疾患者有特殊療效。盆地濕度和氣溫適宜,海拔相對低,對腎臟病、貧血、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呼吸系統病、等慢性病的療養適宜。沙浴和海水浴可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對過敏性皮膚病、真菌感染、皮炎、濕疹、均有療效。海濱氣候能夠使人呼吸加深,肺活量增大,提高人的交感神經的緊張度,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對內分泌功能有促進作用。紫外線幫助合成維生素D,促使血中鈣和鎂的含量上升,促進胃酸分泌和蛋白質代謝,增進甲狀腺和性腺功能活躍,對哮喘病人、肺結核、動脈硬化、高血壓、貧血療養作用明顯。在千米以上的山岳自然環境中,豐富的臭氧含量和負離子可以使細胞維持正常的電狀態,調節神經系統功能,有降低血壓、催眠、鎮靜的作用,還可以使支氣管平滑肌松弛,使人體代謝旺盛,凝血時間延長,心曠神怡,情緒高漲。天然的青霉素和營養物,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對于慢性疲勞癥、失眠癥和神經衰弱的恢復極為有效,還可提高人的消化功能和心臟功能,防治心臟病。森林環境的養生機理是指由于森林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氣中富含殺菌消毒氣體、過氧化氫、臭氧和氧氣。
5當今園林設計中生態養生的主要途徑
生態養生是目前國際上最具發展潛力、最環保的養生文化產品之一,其核心概念是在自然景色優美、生態環境良好的地方,通過開展各種適合養生的項目來達到休閑養生的目的,是養生文化和自然環境的有機結合。中國城市化的發展、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使國人對康體保健旅游產品需求和生態養生開發前景極為廣闊,旅游市場需求越來越旺盛,但目前學術界在這方面的研究還不多。生態養生需要特定的環境和特殊的養生活動項目。生態養生是目前國際上最環保、最具發展潛力的旅游產品之一,其核心概念是在生態環境良好、自然景色優美的地方,通過生態旅游和養生旅游的有機結合,開展各種養生項目來達到養生的目的。山水造園中的生態養生以溫泉、氣候、森林、空氣等媒介和自然資源為吸引力,以養生生活方式和養生教育、養生文化、和養生健體活動由此產生的養生文化者的空間位移活動。環境決定養生。俗話說:情隨景變、觸景生情。高山地區負離子數量多、空氣污染小是過敏性鼻炎患者、糖尿病的最佳選擇;高原地區氣候干燥、日照豐富,是氣喘病患者、風濕性關節炎比較理想的養生旅游勝地;浪漫海濱碧海藍天、風光秀麗,對偏頭痛、貧血、神經衰弱等患者有一定的助療效果。
6結語
旅游強調了對游客體驗的服務,養生對應了文化消費的引導,生態表達了對環境的要求。養生園林是生態園林的一種類型,養生園林的內涵主要體現在旅游、生態和養生上。因此,應把生態環境資源作為養生園林的基礎,養生項目的設施、經營管理、營銷和教育作為養生園林的延伸,并體現經營的主導作用。
作者:楊飛峙李靜單位:湖南斯瑪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第四篇
1城市園林的涵義
城市園林是基于自然科學和人文藝術,從建筑學、現代藝術和城市規劃等相關領域中發展而來的一門獨立學科。其設計融入了書法、文學、建筑和美術等藝術學科,整合許多藝術文化知識,體現了城市園林的布局、植物種植,同時也體現了小品、園路和鋪裝等方面。
2現代藝術在城市園林設計中的運用
2.1空間布局
園林設計規劃的面積都比較大,包括園林植物和園林建筑等內容,利用設施對空間的分割作用,使園林更加具有錯落感。由于設計的內容多,所以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定要考慮其部局的合理性,而且針對布局的位置和整體的空間效都要仔細思考,最大限度地發揮設施功能。設計時,要先對園林的平面場地和空間結構布局有詳細了解,根據實際情況,在合理性與美觀性的前提下,設計城市園林場地,而且還要考慮園林內部布局的比例、動靜變化和節奏是否和諧等因素,才能將現代藝術合理地運用到城市園林設之中。
2.2園林綠化設計
在滿足植物的生長需求和匹配園林建筑、小品和水體基礎上,要用心選擇綠化植物。不斷滿足人們日新月異的觀賞需求,創造出美麗的園林景觀,必須將植物的形、色、味等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城市園林設計的精髓,園林設計的關鍵部分就是植物綠化。現代藝術創作和環境的結合,各種園林風格和主題都是由園林中植物綠化的風格決定的。植物可以凈化空氣、降低熱島效應;還可以給快節奏城市的人們以清新、自然的環境。所以,要用植物對園林進行綠化。
2.3雕刻藝術的設計
與人類文明一起誕生的雕刻藝術,在很多地方得到運用,在人民的生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早就在造景時使用天然材料,把雕刻運用到室外設計中。所以說,雕刻在人類的進步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園林建設與雕刻藝術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直到現在雕塑都是園林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雕刻能用它特有的語言給人們帶來奇特的感受,讓人們深思和想象。現代雕刻對城市園林設計的重要作用,為園林設計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銅雕、木雕、石雕和泥雕都給人們帶來了視覺盛宴。
3結語
城市景觀越來越美麗,受到現代藝術的影響深遠。現代藝術的獨特人文視角,提升了人們的審美水平和鑒賞美的能力。將現代藝術運用到城市園林建設中,為城市的美麗增添了新的顏色。現代藝術和城市園林設計的結合,提高了人們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同時,人類的發展,也為藝術的進步鋪平了道路。在人們的努力下,城市園林設計會更加符合人類的審美,更加面向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作者:王曉單位: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