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轉型形象設計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引言
資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礦產資源開發進入衰退或枯竭過程的城市,由于資源產業與資源型城市發展的規律,資源型城市必然要經歷從建設、繁榮、衰退、轉型到振興或消亡的過程。因此,資源枯竭型城市都面臨著如何尋找新出路的問題,其經濟轉型是個世界性的難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也必然涉及到其外在形象的轉變,因此對于該類城市轉型的形象設計研究具有較重要的意義。本文將以棗莊戰略規劃研究中的形象設計為案例,對這一課題進行研究。
2棗莊市城市形象設計分析
2•1棗莊城市形象設計的影響因素
2•1•1自然歷史因素
棗莊市位于山東省最南端,與江蘇徐州相接。該市大多數年份降雨量均在1000mm以上,境內水網縱橫,有27條河流,157個湖泊,是北方少有的富水區。具有千年歷史的京杭大運河臺兒莊段從棗莊南部穿過,境內運河通航里程達93•5km,是目前大運河通航的最北端。由于這些地理及歷史因素,棗莊的城市名片被定為“江北水鄉•運河古城”。歷史上,棗莊是個因煤而建、因煤而興、因煤而名的城市。作為中國最早三大煤礦之一的棗莊煤礦就建于棗莊市中區北部。棗莊煤礦是晚清時期中國第一家民族資產階級煤礦企業,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很高,至今具有120多年的開采歷史,于1999年因煤炭資源枯竭,安全關井閉坑,后重組為中興公司。目前,市中區已建成棗莊煤礦國家礦山公園,分為南北兩個區,礦山公園博物館,并已初具規模。
2•1•2文化因素
棗莊具有7300年的遠古文化、3000年的戰地文化、1000年的運河文化、100年的工業文明,中興公司(棗莊煤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家股份制企業,發行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張股票,使棗莊成為近代民族工業文明的發源地。從人文資源來看,棗莊有北辛文化、墨子文化、紅色文化等,但最精華、最深厚的資源還應該是運河文化,運河文化被稱為“流淌著的文化”,數千年的積淀,南北交融,幾乎涵蓋了整個中華文明。城市文化是城市發展凝聚力的源泉,城市建設的精神基礎,也是民族文化珍貴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探索棗莊的城市文化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2•1•3經濟產業因素
根據2007年版棗莊市總體規劃確定的棗莊城市性質為:山東省重要的煤化工、能源、建材和機械制造基地,魯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主要城市職能有1、山東省南部門戶;2、區域性交通和信息樞紐、物資集散地;3、高新技術和新興工業基地;4、棗莊市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5、特色旅游城市。城市發展目標為: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按照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建設以傳統產業為基礎、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的經濟強市和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區域中心城市;憑借良好的山水環境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建設山林城市和江北水鄉、運河古城旅游名市。2007年12月24日,國務院制定出臺《國務院關于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并確定國家資源枯竭性城市名單。棗莊于2009年3月進入國務院確定的第二批32個資源枯竭城市名單。中央財政將給予包括此前確定的12個資源枯竭城市在內的共44個城市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支持。總規中對棗莊城市性質的確定及外部的經濟產業因素給棗莊在城市轉型升級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也是其在新條件下城市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會對其城市形象的定位產生決定性影響。
2•1•4城市形象定位
根據前面對其自然歷史因素、文化因素、經濟產業因素的分析,可知傳統棗莊城市形象為煤炭之城,隨著棗莊實施產業轉型,棗莊典型重工業城市的形象也將會隨之改變。而在后工業時代,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后的城市形象將要重點突出棗莊特色。棗莊城市形象應該將歷史傳統形象與轉型后的新形象相結合,綜合各方面因素,棗莊城市形象被定位為“個性、魅力城市———人文山水交響曲”。
2•2棗莊城市形象設計
為了打造棗莊市“個性、魅力城市———人文山水交響曲”新形象,形象設計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城市風貌建設的原則和技術方法。由于城市形象是由多方面內容組成的,而其中最直觀的就是城市風貌。所以,創造各具特色的城市風貌是塑造美好城市形象的重要環節,下面將簡述城市特色風貌分區級城市形象設計技術路線。
2•2•1棗莊城市風貌建設原則
本著提高人居環境和構建景觀體系的目的,棗莊城市特色風貌營建遵循以下原則:(1)城市風貌應繼承歷史傳統、突出城市文化、體現城市形象特征;(2)城市風貌應面向未來,突出時代精神,展現繁榮氣象;(3)城市風貌應具備開放性、包容性,體現當前時代下的價值多元融合、文化多元融合;(4)風貌營建應體現系統性、完整性,充分利用濱水、綠地、街道、廣場、標志物等豐富的景觀元素,構建城市風貌的整體形象。
2•2•1城市特色風貌分區
依照棗莊市城市風貌的歷史形成以及未來發展,其主要城市風貌定位包括以下幾個區塊:(1)老城協調風貌:保持和發揚棗莊傳統特色,盡可能維系傳統生活的一些特定內容和節奏,保持城市生長記憶,對于有價值的工業遺跡,應該積極予以保護開發利用。開辟步行商業街區,通過土地的合理混合使用,形成集居住、商業、休閑功能為一體的傳統街區。保護改造部分歷史工業遺跡,保留城市記憶,發展工業旅游。現代新風風貌區———以秀麗的萬畝石榴園和平靜的水系為建設底圖,將自然山水、綠化植物引入視野,結合建筑,形成莊重典雅,富有時代感的現代化中心片區風貌,使之成為棗莊新城的視覺焦點。工業景觀風貌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科技工業園區、高科技開發區的開發與建設,一種新型的不同于以往傳統工業區風貌的工業景觀區形成了城市一個嶄新的特色風貌區。遵循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原則,創造現代、新穎的工業區新形象。居住景觀風貌區:住宅建筑的造型、風格、色彩可依據不同區位各不相同,以避免千篇一律的形象,增加居住區的可識別性。以高水平的規劃設計,開發優美、現代、舒適、生態的居住小區,體現棗莊新居住區風貌。除此之外,還有自然生態風貌區、田園景觀風貌區、民國建筑風貌區、教育景觀風貌區。整體風貌營建按照新、舊城市風貌并存的思路,在清晰劃分特色風貌區的基礎上,整體思考棗莊市的城市風貌格局,營建一體化的棗莊城市新形象。
2•2•2城市形象設計技術路線
(1)溝通河湖水系。(2)創造景觀軸線。(3)城市標志:城市標志是構成城市形態的重要元素,是城市風貌中的點睛之筆。現狀的標志性建筑物尚不夠多且不具有代表性,從整體來看,為了豐富城市空間,美化環境,應當考慮建設更多的城市標志。(4)城市空間輪廓:城市空間輪廓線是城市空間總貌,是一座城市高低錯落的建筑群和城市格局之間的有機體系給予人的綜合印象。(5)城市天際線:城市天際線是遠眺城市的外部輪廓,現狀棗莊天際線比較平坦,沒有起伏。勾畫棗莊優美城市天際線應當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營建:1、群集效應:新建區域應規劃安排集中或成簇的高層建筑群體,以形成強烈的視覺張力;2、節奏感與韻律:天際線輪廓應有高低起伏識點,使原有街道景觀軸線形成體現景觀構架秩序的視覺走廊。(7)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控制對城市建成環境空間序列有較大影響,應根據特色風貌分區控制建筑高度。歷史文化風貌區、傳統建筑風貌區嚴格控制建筑高度,凸顯特色建筑。(8)夜景照明:通過照明亮化而展示優美形象,體現獨特風貌。通過組織、調節各景觀要素,使城市功能與城市夜景美化結合起來,形成城市夜景照明不同層次,豐富多樣,宜人明快的夜景觀環境。(9)城市色彩:將采用主色調統一、輔色調統一、場所色統一三種方法對棗莊城市色彩進行控制引導。按照城區特色風貌分區,對不同分區的城市色彩進行控制。(10)戶外廣告:戶外廣告以城市主要建筑、公共綠地作為戶外廣告設置的載體,以線為主,點面相輔,突出重點。(11)協調城市風格:新舊建筑風格銜接方面,采用“風格退暈”的手法。
2•2•3棗莊城市形象設計小結
棗莊發展戰略研究期望通過以上的各項城市風貌規劃引導和建議,讓棗莊在內部的城市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創造出外部新的特色城市形象。在整個項目研究過程中,我們首先基于棗莊內在的、深層次的各項因素(歷史、自然、地理),結合在新形勢下城市面臨的轉變來考慮城市形象如何由工業時代的“煤炭之都”形象向后工業時代的“個性、魅力、人文、山水”形象轉變,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技術路線,以期讓棗莊成為借助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機遇,塑造城市新形象的典范。
3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之形象設計小結
沙里寧曾說過:“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那里的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所以,研究城市形象設計必須涉及內在的、深層次的問題。美好的城市不只有令人賞心悅目的城市面貌,還應有方便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有健全的城市功能,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創造美好的城市形象,既要重視城市空間環境的藝術創造,又要考慮功能適用,體現對人的關懷,反映城市的蓬勃生機與活力。城市形象是人們對某一城市的綜合印象和觀感,是人們對城市價值評判標準中各類要素如自然、人文、經濟等形成的綜合性的特定共識。從棗莊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資源型城市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特定的重工業城市的形象,在資源枯竭后尋求經濟轉型,而與之相適應的城市形象也應得到及時更新。但在轉型的過程中,新的形象定位不能隨波逐流,漠視城市的過去,而是要植根于深厚的城市文化歷史傳承。在轉型過程中,保存利用城市有價值的工業遺跡、開發工業遺址旅游等等都是很好的方式,城市形象也會因為這些措施而得以在延續城市文脈的基礎上發出新的光彩。總之,城市的生命力在于有機更新,資源型城市雖然面臨著自然資源枯竭的阻礙,但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城市形象可借助城市經濟轉型而出彩。資源枯竭型城市應把握轉型的機遇,在創造城市新形象的過程中應本著傳承歷史,放眼未來的原則,使工業時代的城市明星再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