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綜合職能視角下網頁設計課改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國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要求的,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直接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應用型人才[1]。綜合職業能力是勞動者可持續發展的必備基礎,職業院校應該通過教育、教學活動予以落實。課程建設作為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課程改革背景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在高職院校的計算機、電子商務等專業均有開設。該課程學習靜態網頁制作技巧,培養學生網站前臺頁面的設計與制作能力、圖像處理能力、動畫制作能力和網站綜合開發能力,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交叉性和應用性。為后續課程例如動態網頁的學習奠定基礎。作為基礎技能課程,能力目標、內容、結構等在不同專業中具有普適性。網頁設計與制作目前在教學上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教學內容多而凌亂,面面俱到,重點不突出。二是,課堂以教師為中心,按照教師邊講解邊演示,學生邊模仿邊操作的教學方法,學生缺少主動性,表現出即學即會、即學即忘的現象,實踐能力不強。三是,課程內容仍注重學科知識體系而非職業能力的發展,難以形成職業遷移能力等。最終體現在畢業生在就業時需要二次培訓以適應工作崗位。
二、課程改革思路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改革可借鑒基于職業能力導向的課程體系改革路徑。課程體系改革以專業為依據,按崗位或崗位群設置課程,安排教學。首先通過分析職業崗位要求,確定課程能力目標。然后分析崗位工作過程,對應各工序整理課程的技能點和知識點,選擇恰當的課程內容。再運用項目課程設計理念設計技能訓練項目,將相關技術理論知識與技能訓練項目相集成,根據人的職業成長規律和學習認知心理特征確定教學結構,體現高職教育的職業性和崗位性,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本文針對校內課堂教學展開探討,不涉及工學結合實訓內容。
三、課程改革具體步驟
(一)基于職業崗位,確定課程能力目標對招聘網站的崗位進行分析。本課程對口的職業崗位為網頁設計(制作)師。表格中的內容是從2011年6月前程無憂招聘網站(廣州地區)招聘網頁設計(制作)師崗位整理而來。對上述職業崗位進行分析,結合課程,以能力為本位,確定課程能力目標。高職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內涵可以界定為:培養學生具有綜合性的、普遍性的、可遷移性的,對未來職業成功發展具有持久性的正確的方法論和必備的社會能力。綜合職業能力由基本能力、專業能力和關鍵能力構成[2]。基于綜合職業能力,提取出本課程所對應的子能力,形成能力目標。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要以能力為本位,有意識的設計相應的教學情境,專業能力通過顯性鍛煉得到提升,基本能力和關鍵能力作為隱性能力通過教師引導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基于工作過程,選擇課程內容從職業崗位職位描述,分析崗位工作過程,結合課程學時數,對應各工序整理課程的技能和知識點。網頁制作內容方面選擇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三合一課程。以Dreamweaver為主,Photoshop和Flash兩個軟件的介紹也占據相當篇幅,針對網頁制作時需要用到的主要功能進行簡潔但系統的說明,讓學生通過介紹和案例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為學生后期深入學習打下基礎。三合一課程有助于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融會貫通,加上三種軟件均是Adobe公司的產品,用戶界面和使用方法上有類似的地方,有助于學習遷移。網頁布局方面表格布局(即Table+CSS)和盒布局(即DIV+CSS)各有優缺點。表格布局較簡單,容易入手,顯示數據時非常好用。但缺點是表格中的內容必須全部加載完成瀏覽器才顯示此表格,如果表格中的內容較多,顯示速度就慢。DIV+CSS布局符合W3C網頁制作規范,讓網頁內容和形式分離,邊加載邊顯示,提高了頁面打開速度。CSS文件通常是共用的,縮減了頁面代碼,改版更方便,對搜索引擎更友好,但需要兼容各種瀏覽器,增加了開發難度。DIV+CSS布局已成為主流,這從招聘崗位描述中也可見一斑。因此兩種布局都需要介紹,重點是DIV+CSS布局。依據網頁設計師崗位的工作過程,主要有三部分:網站策劃、網頁制作和站點管理。而網頁制作包括頁面的制作和網頁媒體元素的制作,如圖像和動畫。因此網頁制作課程以一個中小型靜態網站的開發過程為主線,使用三個軟件為工具,系統地學習網站設計原則、開發流程和制作技巧的課程。
(三)基于項目教學理念,編排課程結構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可設計相應的項目,將項目對應到真實的工作任務。真實的工作任務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建構,讓學生在以項目為載體的綜合化情境中學習和完成工作過程。同時,將課程內容按照人的職業成長規律和人的學習認知心理特征,由單一(基礎性)到綜合(綜合性)的規律進行編排,形成系統的、循序漸進的課程結構[3]。
四、教學過程遵循的原則
(一)堅持重點,兼顧其他由于學時的限制,不能概而全,只能堅持重點,兼顧其它。比如DIV+CSS布局在短時間內較難掌握,教師可以使用符合W3C標準的較簡單的網頁模板進行教學,讓學生從學習和模仿他人網頁開始,會有較好的學習效果。一些精美具有動感的頁面往往用JavaScript來實現,要深入學習需要不少時間,教師可做簡單介紹,然后提供相應的教學資源供學生課外學習。
(二)注重關聯,舉一反三很多計算機軟件雖然功能不同,在理解上卻有很多相通之處,比如前面提到的三個軟件,均有層的概念,基本的用法和意義類似,教師在講解時注重關聯,可以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最直接反映在課堂教學上,可通過如下教學環節來體現。首先是“師生互動”環節,教師先展示真實的工作任務和已完成的作品給學生進行分析討論,提示學生思考開發步驟,針對步驟提取出關鍵知識點和技能點。再進入“教師活動”環節,由教師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然后進入“學生活動”環節,根據給定的素材(或自選素材)完成此工作任務。最后再進入“師生互動”環節,對工作任務進行總結交流,鞏固知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