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平面設計實踐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傳統高職平面設計專業教學存在的不足
1.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市場發展的需求不適應目前,大多數高職平面設計專業在教學中還是采用傳統的一言堂的課堂授課方式,注重書本知識的講授,沒有把市場的需求融入到實際教學中,教學方法老套,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沒能發揮,沒有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以致無法適應市場的需求。此外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非常講究學生能動性的發揮的,應采取啟發性、引導性、創新性的教學思路,只是單純的理論教學,遏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掘,只會使學生完成的設計與市場對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遠。
2.教學設施及師資力量薄弱當然高職平面設計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還包括教學設施不完善,教學實施匱乏,課程教學與實踐環節脫節等。如學校給在校生提供的企業實踐機會太少,實習單位往往靠個人聯系或老師介紹,形成個別作戰的局面,實習中指導老師還不能到場,實習的頭緒沒有保障,使實習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另外師資問題也是遏制高職平面設計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大多數教師從高校畢業后直接進行高職的平面設計教學,沒有參與企業一線的工作鍛煉,缺乏從事平面設計相關行業的實踐經驗。
二、構建平面設計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
1.平面設計工作室教學理念——融理論于實踐中構建平面設計“工作室”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根據高職平面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一方面,避免傳統教學的弊端,融理論于實踐中;另一方面,可調整進入工作室實踐學習的學生的學習結構,如以CI設計課程為例,在工作室教學中可以拿企業的實際優秀案例進行講授,啟發學生的創作思路;也可將學生根據CI的三大組成內容分為三個小組:一組工作室學生進行MI(企業理念識別)的訓練,如以某個企業為例,讓學生了解市場對該企業的需求,掌握同行業的發展動態,進行專業感知能力的學習和培養;第二組工作室學生在經營理念指導下進行BI(企業行為識別)的訓練;如以公司為例,讓學生了解公司的組織機構設置,經營目標、公關活動和產品開發等,進行專業行為知識能力的學習和培養;第三組工作室學生進行VI(視覺識別)的提升能力的訓練,如以某企業為例,在企業MI引導下,讓學生掌握企業基礎識別系統和應用識別系統的創作設計,進行運用企業識別符號來設計企業獨特形象的學習和培養。讓學生在實際的項目環境中得到學習。
2.平面設計“工作室”教學的必要性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提出“在學中做,在做中學”的教育理論,平面設計專業建立“工作室”教學就體現了這一理論,它能夠解決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不適應的矛盾。平面設計專業作為實踐性、技能性較強的專業,學生的未來前景和就業直接與他們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相關。平面設計專業“工作室”的建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操作的平臺,這個平臺中工作室的教師、學生和企業三者有機結合,教師把企業的設計案例引入工作室進行分析、講解,同時帶領工作室學生承擔相應的企業設計任務,做到教學與行業需求,教學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實現了學生的在校學習與行業崗位需求“零接軌”的目標。同時既提高了教師的專業實踐技能,又培養了學生的實操和設計綜合能力,綜合以上可見進行平面設計工作室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3.“工作室”實踐教學的優勢(1)工作室的實踐教學啟發學生的動手能力“工作室”教學是一種全新的實踐教學模式,和傳統的填鴨式課堂教學有很大的區別,它能更好的啟發學生的動手能力。工作室教學中一般采用開放式教學,指導教師由專任教師和具有設計開發能力的行業專家組成教師團隊,教學中指導教師經常會選用一些模擬與實戰結合的項目訓練學生;學生在“工作室”中既能掌握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又可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積極動手的能力。(2)工作室的開放式教學培養教師與學生的群體協作精神和我們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較,“工作室”教學提供了一個開放式的實踐平臺,教師可以利用這個平臺進行項目開發和科研工作,學生可以利用這個平臺進行實踐設計。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零距離接觸,師生間交流協作,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形成了良好的師徒關系。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力;同時,學生也可參與真實項目,加強與教師的溝通學習和協作,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以廣告設計課程為例,課前進行調研分析,確定工作室教學目標,以工作室名義與設計公司洽談一個與課程相關的項目。教師可將接到的設計公司的真實廣告設計項目以任務書的形式分解成一個或多個廣告子項目,然后以項目導入的方式開展工作室教學。在整個項目教學中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組選出一位小組長,廣告設計項目的完成以小組團隊的形式來執行,學生在本次廣告設計項目中都是設計師,每個人明確自己在本項目中的角色定位,這樣學生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得到訓練,齊心協力地為項目的完成貢獻自己的力量。(3)工作室的多元化訓練提高學生的設計思維工作室教學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它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訓練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設計思維,如情景體驗法、案例分析法、模擬仿真法等。由于它是一種模擬企業運作的教學模式,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成為設計公司的經理,分配設計任務給學生,并提出設計要求,也可成為設計總監,對學生進行分組,監督學生完成設計項目,并給予指導,也可成為客戶,對學生設計的結果做出評價,使得學生的設計思維根據教師角色的轉化發生著不同的變化,以適應不同的崗位需求。當然在工作室教學中也可導入一些根據行業與市場要求的項目進行設計競賽,通過比賽的方式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他們設計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工作室實踐教學為我院平面設計教學帶來的啟迪
首先,工作室實踐教學強調實踐動手能力,它不僅為學校造就了一支勇于實踐,專業知識扎實,具有創新意識的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創意和實踐動手能力,避免了教師和學生的眼高手低,使他們能夠得到專家和同行的認可,進一步擴大了學校聲譽。其次,“工作室”根據實踐教學的理念編制專業課程,采用實踐教學的理念來編制專業課程使教學任務和目標更為專業,對口,使得專業課程的設置都跟著市場走,真正實現了與市場的接軌,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可了解企業生產一線情況的學習的機會,無論從教學方式還是內容上都使專業教學做到了更為合理,有效,以適應將來市場的需要。再次,“工作室”實踐教學強調與企業的有機聯系,學生在工作室的學習都以企業的實際項目為操作案例,可以有機會讓學生的設計作品轉化為企業產品到市場上去流通,從這個意義上說,是真正實現了企業與學校的實質性合作。檢驗學習的成果能否被市場所接納,這是高職平面設計工作室教學的真正意義。最后,工作室教學開發學生的創業心態。“工作室”實踐教學使課堂教學從學校走向企業一線,最大限度利用相關行業單位的設備優勢開展實踐教學,彌補了學校實驗實訓條件的不足,為學校實驗、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做出了貢獻。在此過程中,學生充分了解企業公司運作的整個流程,掌握每個崗位的工作任務和用人要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開發了學生的自我創業的心態。
四、結語
高職平面設計“工作室”教學是高職藝術設計實踐教育理念的一種探索與實踐。這種“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改革不僅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創新實踐的平臺,而且也為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和企業崗位需求的接軌提供了保障。對學校來說,既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保證了平面設計人才培養的質量,也培養了既具扎實理論功底又具精湛技能的教師和學生。同時還能逐步形成系統的平面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此外,學校還可提高工作室的利用率,積極開展社會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等服務項目,擴大學校的社會服務能力。(本文來自于《大眾文藝》雜志。《大眾文藝》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陳慧單位:南通市廣播電視大學藝術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