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創與畢業設計融合教學方式探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的系統性較差
目前學生對科技創新活動的意義認識不夠深刻,且缺乏創新的毅力,有些學生僅憑“三分鐘的熱情”就想完成創新項目,結果導致學生往往過于追求課題本身的結果,大部分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學生不愿進行系統性的長期研究,稍有階段性成果就匆匆結題。這些短期行為既難以保證科技創新活動的突破性成果的產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長了大學生對科技創新活動的功利性追求。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目標應該是:通過參與科學研究,在論文查閱、實驗、測試以及論文寫作等實踐過程中逐步改變傳統的學習方法;在運用基本原理進行思考的過程中,產生創新的種子;通過科技創新活動中每一個細節的考驗、每一次困難的克服、每一次失敗的教訓,塑造大學生的意志品質。
本科生畢業設計的現狀
本科生畢業設計是實現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最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是我國本科學生從理論學習走向社會,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管理等工作重要的前期適應階段;也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在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畢業設計與就業壓力之間存在矛盾。目前,我校學生的畢業設計都從大四上學期末開始,持續到下學期,直到6月份的畢業答辯。最近幾年巨大的就業壓力使學生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找工作、到用人單位實習。在畢業設計和擇業之間,學生更看重后者,因此很難投入足夠的精力完成指導教師設定的畢業設計任務,畢業設計往往敷衍了事。畢業設計成為學生學習環節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水平和正常畢業設計教學的實施。因此,面對大學生的畢業設計與擇業的時間沖突,如何探索畢業設計改革的新途徑,切實發揮畢業設計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已成為理工科院校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學生對畢業設計的研究課題缺乏必要的基礎和準備。除了上述就業壓力導致的學生對畢業設計投入精力不足的問題之外,還有部分同學對畢業設計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畢業設計對自己將來從事的工作幫助不大,畢業設計完成的質量較差。大部分同學對畢業設計很認真,希望通過畢業設計鍛煉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但是由于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畢業設計題目涉及的研究領域,導致畢業設計的效果差強人意。
構建大學生科技創新與畢業設計一體化教學模式
為解決上述科技創新和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嘗試在我院應用物理學專業構建大學生科技創新與畢業設計一體化教學模式,從而使創新活動與畢業設計相互依托,取長補短,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方面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低年級同學在參加科研立項的過程中,由于上課時間較多,指導教師充分利用周末和假期與學生交流,進行實驗方案和方法的討論,同時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針對性的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的專業實驗室也對科研立項的同學開放,只要學生有空余時間隨時可以到實驗室來。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摸索,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實驗儀器的操作、科技文獻的檢索和專業軟件的使用等內容,為項目的完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營造了良好的科研創新環境,增強了學生的科研興趣,同時也為將來的畢業設計贏得了基礎和時間。
在學生的畢業設計階段,由于有了前期科研立項的基礎,同學們顯得輕車熟路,既能將大部分精力用在實驗設計方面,從而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也能為找工作和研究生復試等騰出部分時間,得到了廣大同學的歡迎和認可。這種大學生科技創新與畢業設計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1.試驗階段:(1)啟動:教師根據自己的科研方向和課題,提出科研小課題。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課題,作為科研立項的題目。(2)實施:針對同學選擇的題目,教師對學生進行實時指導,要注重學生的獨立鉆研,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等步驟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通過資料的查閱、收集與整理、實驗方案設計及實施、疑難分析報告、階段性小結等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素質。(3)篩選:科技創新實施階段除了對全體同學進行能力培養外,教師還要有意識地,有針對性地與同學多交流,從而篩選出既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又對此研究方向感興趣、有潛力的同學,使這部分同學有機會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與鍛煉;另外,在科技創新活動進行當中,要將不適合作畢業設計的科技創新題目刪除或修改,使其符合學生作畢業設計,進一步進行研究與探討。(4)培育:篩選出來的同學經過前幾個階段的培養,基本上就要進入大三了,這一時期,我們要組建穩定的學生科技創新團隊,進行比較系統的指導和培訓,同時結合各類科技競賽活動,對學生進行專項培養。(5)收獲:經過上述培育階段后,學生也變成了大四畢業生,沿著前期進行的科技創新做進一步的研究,將其研究方向作為畢業設計內容。同時要建立起大學生科技創新與畢業設計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總結實施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從中尋找那些操作性強、具有重要作用的成功因素,并將其推廣實施。
2.推廣階段:通過上述試驗階段,科技創新與畢業設計二者有機地融為一體,相輔相成,大學生科技創新與畢業設計一體化教學模式已初步形成,在下一輪教學過程中,可將這種教學模式推廣至更大范圍。有了前一輪的經驗,教師提出的課題要更加適合于做長期的、系統化的研究,通過科技創新與畢業設計一體化的教學過程,使學生的科研素養得到科學的、系統化的培養。這樣既解決了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暴露出的水平低、短期行為多、長期研究少、作品較為單一等問題,又解決了部分同學因外出找工作、研究生復試等耽誤畢業設計的問題。目前我們已經通過三個學年的探索與試驗,基本上構建了一套符合我院應用物理專業實際、操作性強、效果明顯的大學生科技創新與畢業設計一體化教學模式,為我校培養創新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宋淑梅楊田林辛艷青李延輝單位: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