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語文影視文學教學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提要】本文圍繞如何在高中語文影視文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力這一主題,將影視文學教學和提升藝術鑒賞能力相結合,主要探討了影視文學的藝術特性,著重梳理高中語文影視文學教學的教材中所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并結合參考文獻加以論述,提出反思,以期為相關內容的研究多做一點貢獻。
【關鍵詞】影視文學;藝術鑒賞特性;高中語文教學
一、影視文學的藝術鑒賞特性
劉娟(2008)和林媛(2013)都提出這樣三點:敘事方式具有跳躍性、情節進度具有動作性、語言表現具有可視性。邵丹瑩(2017)補充了“審美想象的一維性”,王銀(2018)基于大眾文化提出三點:“一則是作品重構性;二則是時空流動性,運用影視技術將連續、具有空間性的動態畫面轉化成視覺幻象;三則是形象真實性。”綜上,特性表現在六個方面:運用蒙太奇,使得時空靈活切換,即結構跳躍性;通過動作展現人物內心世界,即情節動作性;運用形象思維呈現事物,即語言可視性;通過人物形象內在、外在直觀性的展現,即畫面真實性;改編時運用特殊影像手段重構其內在含義,即作品重構性;運用影視文學表情達意,即情感陶冶性。
二、相關研究現狀
(一)高中語文影視文學教材梳理研究劉娟(2008)提出,新一輪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改革把課程設置分為必修與選修,選入影視文學作品的課本是人教版選修《影視名作欣賞》,其作品共九課,即《城南舊事》:別樣離愁,沉美格調;《魂斷藍橋》:愛情地久天長;《阿甘正傳》:英雄源自凡人;《淘金記》:含著眼淚的微笑;《臥虎藏龍》:俠與人,劍與心;《音樂之聲》:乘著歌聲飛翔;《海底總動員》:父子親情的頌歌;《三國演義》:歷史是由人書寫的;《故宮》:中華文化的盛宴。林媛(2013)共分析了六個版本語文教材的影視文學作品的入選現狀:人教版必修九年級下冊的《音樂之聲》(節選),粵教版必修五的《城南舊事》(節選),語文版九年級上冊的《開國大典》(節選)、《城南舊事》(節選),蘇教版必修四的《辛德勒名單》(節選),魯教版九年級下冊的《音樂之聲(節選)》(節選),滬教版八年級上冊的《虎門銷煙》(節選)。教材中,影視文學歸屬于小說與戲劇系列,林媛對現行五家出版機構選修教材中小說與戲劇系列的設計進行了比較:人教版分《中國小說欣賞》《外國小說欣賞》《中外戲劇名作欣賞》《影視名作欣賞》四本,蘇教版分《短篇小說選讀》《紅樓夢》選讀、《中外戲劇名著選讀》三本,語文版分《紅樓夢》選讀、《外國優秀短篇小說欣賞》《中外名劇選讀》《經典電影作品欣賞》四本,粵教版分《短篇小說欣賞》《中國現當代小說選讀》《戲劇欣賞》《電影文學欣賞》四本;山東版分《中國古代小說選讀》《19世紀歐美經典小說選讀》《莎士比亞戲劇選讀》三本。筆者發現,總體上看,入選高中語文教材的影視文學作品仍然篇目較少,特別是相較入選必修教材中的傳統篇目而言;但從選入教材篇目情況的變化趨勢上看,影視文學已經被編寫者重視,尤其是人教版、語文版及粵教版,都在小說與戲劇系列中為影視文學單獨設立板塊。且相較其它版本而言,人教版選修教材在編寫上更加豐富。這些變化對于語文教育和教材改革來說都是喜人的。
(二)高中語文影視文學作品教學所存在問題的研究王煜(2012)發現兩點問題:一點是思想觀念上,教師和學生的思想認識不足;另一點是教學上,教學目的片面化,教學內容簡單化,教學方式單一及教學忽略思維培養。第二點與劉娟(2008)的觀點相比較多了思維培養這一條。林媛(2013)認為,一點是只見文學,不見影視:影視文學作品鑒賞課被上成一般文學作品鑒賞課。另二點是只見影視,不見文學:影視文學作品鑒賞課被上成了影視作品鑒賞課。由此筆者不難得出兩點問題:思想上不重視且缺乏認識,教學上不鉆研且缺乏方法,尤其是將影視與文學割裂開來。且正是因為當下作為后起之秀的影視文學在高考中不受重視,只以選修—文學鑒賞課的形式開設,先有“思想觀念上”的輕視,才導致了“教學上”的認識不清,經驗不足。
(三)高中語文影視文學作品教學的方法研究劉娟(2008)和(2012)提出了三點:第一點是本體透視方法,即從影視文學的兩棲性和未完成性這兩方面展開;第二點是接受理論方法,期待視野與體驗對話;第三點是讀寫教學方法,通過設計影視文學課型即閱讀鑒賞課和寫作課。與劉娟不同的是,王煜在教學方法上強調口語訓練。林媛(2013)基于影視文學的審美特性,強調要關注劇本的畫面感,語言的獨特性、動作性,情節結構的跳躍性,合理運用影像、文字檢釋影像,用影像解讀文字。學者們都是從影視文學的特征來針對性地給出方法,因而筆者認為應該牢牢把握影視文學的本質特征和獨特藝術特性,讓其與教學有機結合,即加強教材編寫者、教師對影視文學的雙重性、未完成性、畫面感、跳躍性、動作性、語言直觀性及影像性等的探究,并適時運用本體透視法等教學方法。
三、結語
影視文學已經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學者指出要想解決教學上的問題,核心就是要讓教師準確地抓住影視文學所需鑒賞的藝術特性。這些都值得肯定。自然的,筆者也發現了以下不足:關于這一主題可供參考的文獻十分有限,大多只談影視文學教學或只談藝術鑒賞力的培養,而題目中明確將兩者結合的文獻是沒有的;且專著、論文類年限陳舊,期刊類相對多、年代近些,但篇幅較少且不是很全面。學者們針對2003版課標要求做了探討,而2017版新課標增添了學科核心素養,特別是包括了審美鑒賞與創造這一點,筆者認為應該將新舊課標對相關內容的要求做整理和對比,研究要與時俱進。研究都鮮明地論述了影視文學所具有的藝術鑒賞特性,且學者關于影視文學教學方法的論述就是基于其藝術鑒賞特性提出的,也就間接地說明了其對提升藝術鑒賞能力的作用;欠缺的是他們都沒有明確指出影視文學對提升藝術鑒賞能力的巨大潛能。因而,筆者要鮮明地提出這一觀點,在借鑒和吸收學者們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2017版課標,更全面地研讀和整理教材,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將影視文學與提升藝術鑒賞力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影視文學的獨特優勢,讓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變得更有效,可操作性更強。
作者:金悅單位:山西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