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宿舍人際關系的影響因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大學生應對和處理沖突的方式不恰當在緊密的交往中,宿舍成員各自的性格特征、處事態(tài)度、興趣愛好、品德修養(yǎng)等都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彼此了解并相互影響。大部分學生以“和為貴”,人際修養(yǎng)上較成熟,能夠妥善化解緊張的宿舍人際關系。但是,仍有少部分學生應對和處理沖突的方式消極或不恰當。個別學生與室友發(fā)生沖突時不理智,直接與室友正面沖突,辱罵、摔東西甚至大打出手,把責任推給對方;一些學生在沖突發(fā)生時沉默不語,事后也不愿意為自己辯護,但內(nèi)心卻不能釋懷,長期不理睬對方,不愿寬恕對方,久而久之,心理問題就愈發(fā)嚴重,很容易造成沖突升級;部分大學生爭強好勝,喜歡搞小團體主義,拉幫結(jié)派,孤立他人;還有少數(shù)學生心理未斷奶,一旦與室友發(fā)生沖突,立刻給家長訴苦,向相關負責老師匯報,抱怨或發(fā)牢騷,也容易導致沖突激化和復雜化。
1.2高校管理缺位很多高校只注重對大學生宿舍衛(wèi)生和紀律的管理,對宿舍人際關系關注較少,沒有建立有效的宿舍人際沖突預防和干預機制。當宿舍成員間發(fā)生沖突時,缺乏一定的干預措施,或者管理方法簡單,僅是口頭批評教育,沒有從根源上找原因,很容易導致室友關系惡化。部分高校既未開設有關人際關系方面的課程,也缺乏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教育,學生宿舍人際矛盾不能及時化解,導致室友之間的結(jié)怨越積越深。不少大學生尚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思想不穩(wěn)定、不成熟,容易被各種錯誤的思潮所左右,高校卻沒有深入宿舍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從實際出發(fā)開展及時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不少大學生崇尚現(xiàn)代的人際交往觀念和方式,但為了哥們義氣,不顧事情真相而包庇好友,存在宿舍小團體現(xiàn)象,高校未對此進行正面教育和引導。還有一些高校因節(jié)約成本,宿舍布局不合理,學生對宿舍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1.3家庭背景各異家庭對大學生的認知及成長起決定性作用,很多大學生不良習慣的養(yǎng)成直接來源于家庭,家庭對大學生的影響非常大。父母的處事方式、思想觀念、行為習慣、教育方法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學生。家庭經(jīng)濟條件好的大學生物質(zhì)生活條件優(yōu)越,思想開放,見多識廣,喜歡追求時尚;來自偏遠貧困家庭的大學生生活節(jié)儉,思想較單純。家庭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使得他們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念、處事風格等存在較大的差異,而且彼此互不理解。個別經(jīng)濟條件好的大學生購買一些貴重物品后在宿舍向室友炫耀,無意中讓個別家庭條件一般或較差的大學生受到刺激,這些大學生通過借錢等方式購買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貴重物品,從而引發(fā)室友間盲目攀比。少數(shù)家庭經(jīng)濟條件偏差的學生自卑、多疑,信念不堅定,覺得室友瞧不起自己,也不愿與室友交流和溝通,孤僻、不合群,甚至不愿參與集體活動。還有部分大學生受家庭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很深,驕縱、自私自利,在宿舍中不顧及他人感受等。
2對策與建議
宿舍是大學生生活、學習、娛樂的主要場所,室友之間相互接觸和交流,其程度遠遠高于其他學生組織。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不僅有利于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成長,更是構(gòu)建高校和諧校園的有力保障。根據(jù)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影響因素若干方面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議。
2.1大學生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努力營造良好的宿舍氛圍大學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對宿舍進行合理定位,加強自我教育和人際交往方面的學習,努力營造良好的宿舍氛圍。既尊重自己,也尊重、理解、信任、寬恕他人,真誠地對待室友,合理地表達自己意愿,與室友定期溝通,理性處理與室友間的不愉快。宿舍是大學生在校園里的家,不僅是學習、休息的地方,也是室友之間溝通交流、休閑娛樂、增進友誼的場所,每個宿舍成員都必須遵守相關的紀律和制度。大學生可以經(jīng)常開展豐富多彩的宿舍活動,增進室友間的友誼,增加生活的趣味性,盡量將宿舍營造成文明、舒適、優(yōu)雅之家。大學生還要克服自我偏見,開闊心胸,積極運用語言藝術(shù),提高情緒表達能力,不恥笑室友,不搞小團體,能站在室友的立場思考問題,處處為室友著想,室友之間相互關心和幫助,求同存異,互相體諒,不是一味地指責對方,能夠客觀公正地評價室友。遇到問題時,大學生首先從自身找原因,敢于自我批評,努力彌補自身不足,學會自我協(xié)調(diào)和自我教育,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總之,室友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互助互愛、誠實守信、寬容大度,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宿舍環(huán)境。
2.2學校應建立科學、合理的宿舍人際沖突預防和干預機制,注重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方面的指導,宿舍管理以學生為本宿舍生活滿意度直接影響大學生對整個大學生活的滿意度。學校要重視對大學生宿舍衛(wèi)生和紀律的管理,更要注重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方面的指導。首先,創(chuàng)建一支高素質(zhì)的宿舍管理人員隊伍,努力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管理人員不僅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zhì)和豐厚的知識素養(yǎng),還應具備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管理人員必須深入學生宿舍,開展及時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宿舍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管理人員要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學生的人生導師和領路人,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宿舍各項活動,鼓勵宿舍成員培養(yǎng)共同目標,努力學習,把自己培養(yǎng)成“四有”新人,在身體、知識、能力、品德、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都得到發(fā)展。第三,充分發(fā)揮寢室長、黨員、班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調(diào)動每一位宿舍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四,學校可以經(jīng)常舉辦宿舍活動,如雅室評比大賽等,以增進宿舍成員間的溝通和交流,提升互助親密程度。第五,學校需要建立合理的宿舍沖突預防和干預機制。一方面,在大學新生入校時就進行宿舍人際關系方面的專題培訓或指導,建立沖突預防機制,開設有關人際關系方面的課程,未雨綢繆,盡可能減少或避免宿舍人際沖突的發(fā)生。當室友發(fā)生沖突時,學校不是僅口頭批評教育或聽一面之詞,要從根源上找原因,客觀中立,以感化為主,幫助學生樹立寬恕的道德意識,學會恰當表達寬恕,能寬恕室友,也能寬恕自己,形成健康的個性心理和成熟的人格。第六,高校還要盡可能優(yōu)化宿舍環(huán)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經(jīng)常開展有利于增強宿舍凝聚力和榮譽感的集體活動,增進學生對宿舍的安全感和歸屬感。最后,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對大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或個性心理輔導。團體心理輔導可以幫助學生克服自卑、抑郁、焦慮、憤怒、苦悶等消極情緒,糾正學生的錯誤認知,協(xié)助學生自我成長,與室友形成和諧愉悅的人際關系,提高其參與集體活動的投入度,促進大學生積極健康發(fā)展。對于部分特殊學生,建立個性化指導方案,進行針對性輔導,以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改善與室友的關系。
2.3輔導員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大學生是解決宿舍沖突的主體,輔導員是引導者。輔導員需要做好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工作,為學生提供平等對話交流的場所,為解決宿舍沖突搭建平臺和溝通機制。在學生發(fā)生沖突時,先是找學生單獨談話,以了解雙方的真實想法和事情的真相。然后,創(chuàng)造條件,讓沖突雙方可以深度會談,其他宿舍成員也有發(fā)言、傾聽機會和權(quán)利,成員之間民主平等、充分交流,至始至終,輔導員保持公正立場,既要避免會場的過激情緒,也要主動緩和氣氛,接著,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會談方向,形成積極的信息反饋,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掌握交往原則,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包容他人。及時進行原因分析和總結(jié),引導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最后,協(xié)助學生自我反省、自我肯定,建立自我意識,自我管理。輔導員還要做好跟蹤反饋工作,這樣才能確保消除宿舍人際關系的隱患。總之,輔導員可以以宿舍為切入點,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功能,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進而帶動整個班風和學風建設。
2.4家長和同輩開導在化解緊張的宿舍人際關系中,家長和同輩是一支不可缺少的輔助力量。在很多情況下,家長和同輩在化解沖突中能起到關鍵作用。家長作為大學生的第一任人生導師,其言行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效果,家長要指導孩子做好與室友和睦友善相處的準備,當與室友發(fā)生沖突時,能指導孩子克服不良情緒,恰當歸因,正確認識和理性化解沖突,協(xié)助孩子提高情緒調(diào)控和沖突化解能力。同輩之間有共同的心理基礎,很多大學生與室友發(fā)生沖突時寧可和身邊人訴苦,也不愿向輔導員等求助[3]。很多情況下,同輩的溝通交流更有利于沖突的快速、有效解決。
作者:付春新單位: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