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特色欄目建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許多高校的學報都建立了帶有學校自身特色的學報欄目。這些成果都是高校學報建設進步的一個縮影。但是高校學報特色欄目建設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特色欄目重點不明、脫離自身實際、內容過于散漫等。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如打造欄目的特點、加強與地區的聯系、加強與投稿群體的聯系等,為建設出有特色的高校學報建言獻策。
關鍵詞:高校;特色欄目;學報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教育部設立了高校學報“名欄”建設工程,足見國家對這一層面的關注程度。這些政策與措施大大提高了高校學報特色欄目的建設速度與質量。高校特色欄目要確定自己要發表的核心內容,要結合自身學校特色來進行相關欄目的建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毫無重點的去進行學報欄目建設,要高瞻遠矚,不要把眼光只限制在國內,要放眼國外,把觸角伸到國外的高校,要從特色欄目中展現出高校和學報自身的學術特點和優勢學科,要顯示出學校的綜合實力,不同的高校還可以結合自身所在地域的特色文化來進行學報的建設,這些都是建設高校學報特色欄目過程中必須注意到的地方。首先我們要肯定這些年來高校學報特色欄目建設過程中取得的進步,下面本文將分析一下高校學報特色欄目建設中取得的成效。
一、高校學報特色欄目建設成績
這些年來,各個高校都加大了對自身學報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和人員,在這個大背景下,許多高校學報特色欄目建設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層面。首先,許多高校學報已經創辦了許多擁有自身特色的欄目,這些特色欄目重點十分突出,充分展現了高校的學術風格。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高校學報參照自身的優勢,并且結合自身地域的特點,建設了許多各具特色的學報欄目,這些高校都把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欄目看作是學校學報建設的根本所在。在這個理念的支撐下,高校學報的建設向著更高水平的方向穩步前進。仔細觀察那些已經形成自身特色欄目的高校學報,這些高校的學報一般都以自身的特色項目為基礎,而另外的項目為輔。這些學校的學報十分注重排版的順序性,他們通常將自己的特色欄目放在顯眼的地方,讓讀者第一時間就可以看得到,從而第一時間去了解學校自身的學術風格,排版涇渭分明,不會喧賓奪主。什么內容是主,什么內容是次,很清楚。其次,在學校學報特色項目建設的過程中促進了學校優勢科目的發展。學科發展與學報建設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若想提高的學校學報的質量,那么就必定要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提高學校的教研水平。學校在進行學報特色欄目建設的同時,也應該同步加強學校教研機構的建設。要提高學校的學術水平必須要加強與所在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系,必須深入到當地的社會根基之中,在此基礎上進行學術研究,以此來加強自身學報的地域特色,增強學報欄目的特色。由此可見,高校學報特色欄目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校學術水平的提高,也加強了學校與所在地的緊密聯系上面我們分析高校學報建設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我們在看到學報建設成績的同時,不能被暫時的成功蒙蔽了雙眼,還要看到在高校學報特色欄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不足,只有看到自身的不足,方能進步[1]。
二、學報特色欄目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一)特色欄目重點不明,質量難以維持不同高校的學報是服務自身所在地區和自身學科特色的,所以在進行特色欄目的建設過程中,要有重點地去選擇稿件,還要保證稿件的質量。在這兩個大前提下,在進行特色欄目的建設中,要選取的稿件內容的空間會變得很小,大大增加了欄目建設的難度,就算有了相應的稿件,稿件的質量也會出現參差不齊的情況。這就給學報的編輯提出了一個巨大的挑戰,可供選擇的稿件數量少,稿件質量不高,這都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在這種情形下,就會出現特色欄目的水平下降。因為是特色欄目,所以不能隨意去吸收稿件,優質的稿件來源就會變得十分不穩定,可能就會出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還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有一部分高校只是單純為了國家號召來進行相關的特色欄目建設,并沒有過多地去投入人力物力,導致特色欄目沒有特色,淪為笑談。有的高校為了維持特色欄目,還會采取一些極端的手段,比如有些稿件質量極差,他們為了湊數也會發表在特色欄目上,這樣就大大降低了特色欄目質量,造成特色欄目重點不明,欄目水平下滑。
(二)特色欄目建設脫離自身實際一部分高校為了急于求成,不去培養自身的學術特色,反而竭澤而漁,去向一些校外專家去約稿,去向比自己實力強勁的高校約稿。這樣就大大打擊了自己學校教研團隊的投稿積極性,不利于學報的健康發展,有些學校的特色欄目盲目地去追趕前沿學術發展,去向許多非本校人士去約稿,只是為了快速發展,這可能在很短的時間提高學報特色欄目的質量,可這并不是長久之計。因為其他學校的人員并不熟悉自己學校的地域特色和學術特點,他們只會按自己的特點去寫稿子,稿件的質量是有了,但是特色可就談不上了。這種特色欄目建設模式讓學校忽視自身的辦學特色、學校方針,喪失了自身學報的靈魂。沒有的靈魂的學報是不會發展的長久的。所以一些高校學報建設不能過度地去依靠校外的力量,要重視自己的特色,結合自身發展特點去建設屬于自身特點的特色欄目。要大力發展自身的教研團隊,這才是根本之策。一味地去追求校外力量,最終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結合自身實際去發展特色欄目才是正確的學報建設方案[2]。
(三)特色欄目內容過于散漫高校學報特色欄目不同于一般的板塊,它帶有極強的學校特色。有的編輯可能對這一概念理解不深,不能去很好地理解特色欄目的內涵。只是籠統地去進行相關欄目的建設。從目前一些高校的建設實踐來看,有的學校還是太過于流于表面,只是空泛地去建設特色欄目。許多學校沒有經過大量的探究實踐就匆忙地開設特色欄目,根本沒有認真去研究自身的特色,沒有給學報特色欄目一個準確的定位。特色欄目的內容往往過于空泛,有時會涉及很多學科,不能專注于一點。這樣就造成了特色欄目沒有特色。顯得重點不夠突出,內容十分的空泛和散漫。這也不符合特色欄目建設的目標和初衷。不利于這一項目的發展。學校一定要深入研究探討,以此為基礎,來建設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相關欄目[3]。上面我們介紹了學校學報在建設特色欄目過程中出現的有關問題,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出現問題和錯誤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知錯不改那就不是正確的態度了。所以我們在下面提出了一些應對之策,希望可以幫助學校在建設特色欄目的過程中少走彎路。
三、高校學報特色欄目建設的相關建議
(一)打造欄目的特點,確保欄目的質量在進行高校特色欄目建設時,編輯要精心準備欄目推出的有關內容,一定要特別關注特色欄目的稿件質量與學術特點,這就要求這一項目的編輯要對特色欄目又一個總體上的把握,要掌握全局,思想明確,要理解好所建設的特色欄目的定位,凸顯出學報中的特色內容,不要同類化,普遍化。要做到特色欄目的“人無我有”的特色,要針對“特色”這兩個字來進行欄目建設。所以在學報建設過程中要加強與學校自身學術特色的聯系。學校的學者也應該加強對學校優勢科目的研究,來投寄更高質量的稿件,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要緊追學術的前沿水平,站得高看得遠,要高瞻遠矚。學者要深入當地,從當地的生活文化獲取靈感,加強與地區的聯系,體現特色欄目的地區性,讓欄目的特色更加明顯。這些都需要學校大力的支持,要支持學校的學者進行相關研究,給予充足的資源保障,讓學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學術研究之中,來寫出高質量、有特色學術稿件。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學報特色欄目的質量與水平[4]。
(二)加強與地區的聯系,體現學報的區域性特色在進行特色欄目建設的過程中要與當地的實際緊密聯系。重點體現出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俗話說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個道理同樣也可以運用到學報特色欄目建設之中,要明確自己學校的地區特色,明白自身的角色定位。讓特色欄目弘揚當地歷史文化,讓學報起到服務當地的作用。這樣的特色欄目才可以說是具有了自己的靈魂。舉個例子來說,比如《山東學刊》的儒家文化的研究,這個特色欄目就展現了山東獨特的儒家文化,讓人們深入了解了山東當地的歷史淵源、文化背景,也宣傳了當地的風土人情,繼承了當地的特色歷史文化[5]。
(三)加強與投稿群體的聯系對于這一特色欄目建設來說,投稿人一般來說都是固定的,不會出現太大的變數,所以該特色欄目的負責人就要維護與投稿人的關系,這樣會增加特色欄目發展的穩定性,當特色欄目的建設需要特別的內容時候,也可以及時地與作者進行溝通,讓編輯的想法得以實踐。另外,也可以增加特色欄目的靈活性。我們可以定期召開研討會,把投稿群體集合起來,相互交流和探討,大家在這種氛圍中相互提升,可以大大地提高學術水平,增強稿件的質量。這樣也保證了特色欄目的稿源穩定,不會出現稿件不足而需要濫竽充數的窘境,也不會出現欄目建設出現跑偏的情況,可以大大地提高特色欄目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特色欄目建設必須結合自身實際,內容要彰顯出自身的特色,不能千篇一律,不能脫離實際。我們要正視特色欄目建設中出現的問題,積極加以改正,對有有益的意見要積極接受,這樣方能保持高校學報特色欄目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梁鳳鳴,梁靜.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學報特色欄目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研究[J].臨沂大學學報,2016(1):72-75.
[2]李文龍.“一帶一路”背景下內蒙古文化產業全球化發展策略研究[J].財經理論研究,2017(4):9-16.
[3]李克永.高校學報特色欄目多層次組稿模式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學學報》為例[J].今傳媒,2017(6):135-136.
[4]姚雪松,向軍.資本形成、教育發展對科技創新的影響———基于中國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財經理論研究,2017(4):66-72.
[5]錢澄.高校學報專業化轉型與特色欄目定位[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82-91.
作者:高平亮 單位: 內蒙古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