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管道運輸動員問題初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提要:
管道運輸動員對于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提升國家戰略投送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新形勢下,必須遵循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著力在預案建設、健全組織領導機構、組建戰時保障隊伍、管道運輸網建設、抓實管道防護準備等方面探尋對策措施。
關鍵詞:
國防動員;管道運輸動員;對策措施
管道運輸動員,是指國家為了適應戰爭需要,將管道運輸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的活動,是交通運輸動員的組成部分。新形勢下,管道運輸動員的重要戰略地位不容小覷,是“建成與打贏信息化戰爭相適應、應急應戰一體的國防動員體系”的戰略支撐。進一步加強管道運輸動員建設,對貫徹落實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戰略,拓展和深化軍事斗爭動員準備,全面提升國家戰略投送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管道運輸動員的戰略意義
管道運輸動員是戰爭動員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化戰爭時代,管道運輸動員獨特優勢與作用愈加凸顯,對于打贏信息化戰爭無疑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國防交通動員的基礎要素。管道運輸動員作為一種特殊的交通運輸動員方式,與鐵路、公路、水路、航空運輸動員相互作用、相互補充,共同作用于戰爭交通運輸保障,從而成為保障打贏戰爭的交通“生命線”。與其他動員活動不同的是,管道運輸動員主要是組織和利用輸送管線、器材和設施,為軍隊打仗輸送石油、天然氣、粒狀物料等漿體類物資。近些年,世界各國交通運輸逐步由單一形式的地面交通發展到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綜合方式的立體交通,管道運輸日益突出,管道運輸動員的地位與作用也越來越重要。戰時油料保障的必要手段。現代戰爭中,油料是戰爭機器的“血液”,而管道運輸則是戰爭機器高效運轉和賴以為繼的“命脈”。部隊機械化程度愈高,對油料的依賴性就愈大,管線就愈能發揮重要的作用。近年來,世界各國固定輸油管道向高壓、大口徑、管理自動化、軍民兼用方向發展,野戰輸油管道向增強可靠性、鋪設機械化等方向發展,由管道承運的軍用物資數量和品種不斷增多,管道運輸的應用地域也逐漸擴大,促進了戰時油料動員能力提升。優化能源配置的重要措施。一方面,現代戰場與后方的距離拉大,絕大部分石油資源又總是在國土縱深地域配置,只有通過積極的管道運輸動員,才能把戰略后方提供的各種石油資源提供給軍隊使用,實現戰略資源的“空間位移”,提升軍隊戰斗力。另一方面,現代戰爭消耗大,導致戰爭石油資源供求矛盾突出,通過管道線路向預想戰場和主要工業區輸送石油和石油制品,使油氣資源直達戰場,從而增強國家石油、天然氣等流體資源的戰略投送能力。
二、管道運輸動員的主要特點
動員隱蔽性突出。從管道器材方式看,大部分管道都長期深埋地下,管線線路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不易被敵發現。從管道運輸環境來看,管道運輸長期連續穩定地工作,不受天候、地形、地面災害的影響,可將石油資源輸至戰場。從管道運輸動員對象看,管道、油氣等專業技術人才是主要后備兵員,這些兵員往往儲備于大型油氣企業之中,平時新聞媒體的曝光率較低,動員起來成建制、成系統性較強,也易于隱蔽性動員。石油動員效益高。石油是管道運輸的主要戰略物資,也是戰爭中飛機、軍艦、坦克等須臾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管道運輸業進行石油動員效益很高,備受各國青睞。管道運輸方式是流體和漿體的輸送方式,只要克服油料在管道內的摩擦阻力,即可完成運輸作業。管道運輸系統較為簡單,主要包括加壓設施、輸送管道和輔助設施,因而基建投資少、周期短,即便戰爭中遭到毀壞,也能快速重新鋪設,特別利于動員能力再生。動員防護任務重。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管道網絡將不斷延伸,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等因素造成的管道安全隱患更加突出,油氣管道的安全控制與運行形勢日益復雜。一旦被敵人利用或借機炒作,必定給戰時管道防護帶來極大危害。因此,管道運輸動員防護工作將更加重要。動員能力局限性明顯。管道運輸只能輸送特定的液體物資,承運品種較少,適宜后方和野戰條件下的油料供應,運輸功能單一,一般只能運輸大宗、特定、適宜于管道運輸的物料,大多進行單向、直達式運輸。管道運輸對輸送物料的物理及化學特性均有嚴格要求,只允許輸送不會產生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變化的物料。因此,管道運輸系統的輸送能力不易改變。
三、加強管道運輸動員建設的對策措施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步入新常態,國防和軍隊改革正在向縱深推進,尤其是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交通法》(以下簡稱《國防交通法》),都為進一步加強管道運輸動員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因此,應遵循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推動管道運輸動員能力獲得新提升。抓好動員預案建設。制定管道運輸動員預案,應根據交通運輸動員預案,依據上級指示和要求、線路情況和人力物力情況,由軍隊和地方油氣管理部門共同擬制,并報上級軍事領導指揮機關和當地政府備案。制定預案時,要與軍事需求精準對接,要充分考慮管道運輸的物資種類、供應地點、輸送距離,管道線路的地形、線路經過地域的民情社情氣候和道路交通等因素,還要準確掌握動員潛力,如:人力機械、物資器材等情況,確保預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健全組織領導機構。管道運輸動員工作涉及面廣、任務繁重、關系復雜,必須依靠強有力的組織領導,軍地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戰爭保障任務。應抓住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有利契機,將管道運輸動員機構的調整優化納入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盤子中統籌考慮,組建能夠切實擔負起管道運輸動員任務的組織領導機構。戰時在依托各級交通戰備辦公室組織進行交通運輸動員指揮時,將指揮機構內嵌入管道運輸動員席位,該席位可由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負責,明確其動員的平時建設與戰時指揮職責:平時在軍事機關的具體指導下負責做好本地管道運輸動員準備,戰時負責管道運輸動員實施,統一調度和指揮軍民管道運輸資源,統一安排軍民管道運輸任務和管道網線的防護和搶修任務。組建戰時保障隊伍。管道運輸保障隊伍可編為民兵分隊、預備役部隊,應以石油、天然氣等企(事)業單位的人員為主組成,設為管道鋪設、搶救搶修、安全防護等分隊。同時,還要輔以民兵應急分隊,重點對管道沿線、重要樞紐以及重要目標進行安全巡防。管道專業隊伍建設應納入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統籌安排,其隊伍編組、管理、訓練應由管道所在轄區的人武部具體負責,也可根據管線建設情況跨區建立民兵管道運輸機動應急保障分隊。平時要抓好管道專業技術人員的潛力調查和登記統計,盡可能地將其編入民兵管道應急保障隊伍,加強復雜背景下實戰化演練。加強管道運輸網建設。為適應未來打贏信息化戰爭需要,要深入貫徹落實《國防交通法》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國防交通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這一規定,將管道行業作為一種獨立的運輸產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統籌考慮。在大力發展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運輸產業時,融入地區管道運輸網建設,使全國形成相互貫通、相互支援和協同配合的交通運輸網絡體系。同時,管道網建設要與國家“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戰略相適應,在確定國防管道線路走向布局時,盡可能與國家經濟中心相連接,與“五大戰區”相契合,這樣既能保障軍隊多方向機動和作戰的能源需要,同時也有利于充分發揮戰時國家的經濟和軍事潛力。抓實管道防護準備。加強管道隱蔽、偽裝等工程技術研發,完善管道運輸工作的技術經濟指標體系,提高管道運輸線戰時生存能力。在數字管道工程、海洋管道工程、低溫儲罐工程、地下和地上儲備庫工程、城市燃氣工程等項目設計施工上,建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油氣管道管理體系和完備的油氣管道數據庫,實現戰時管道運輸管理自動化,同時嚴防網絡“病毒”,確保形成高效的保障和補給能力。要完善管道平時運營、急時服務、戰時動員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凝聚軍地依法抓好管道運輸動員建設的合力。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繼續深化與其他國家油氣管道建設的雙邊安全合作,全面做好涉外管道運輸動員防護準備工作。
參考文獻:
[1]商則連.戰爭動員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6.
[2]陳西鋼.交通運輸動員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6.
[3]劉南等.交通運輸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4]張笑容.第五空間戰略:大國間的網絡博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交通法.解放軍報,2016-9-4(6).
作者:王世偉 王馭龍 徐新偉 單位:南京陸軍指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