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品德和社會學科中人文素養的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從現階段發展而言,人文素養教育是小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基礎要求。目前而言,小學品德和社會課程教材中包含大量人文知識,對于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也是目前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基礎平臺。為此,教師可以在培養學生自身人文素養的基礎上,對于該課程的優勢特點進行分析,從而提出具體培養的主要策略。
一、人文素養的主要內涵
人文素養的概念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分別是人和文。人主要是指人類本身,而文則主要是指文明和文化。這其中,文化內容則涉及多個方面,分別為古典文化、人的本質性價值、道德修養以及社會價值。本次研究主要演針對小學生層面的人文素養,因此主要包括學生在成長時必須具備的品質、態度以及思想,促使其能夠做到正確思考,認真處理生活中的各項難題。
二、教育培養的有利條件
(一)理念十分貼合小學的德育學習的主要目標在于學生自身的發展,關注各個學生自身的經歷以及環境層面造成的影響,因此對其創造能力進行培養。由此能夠看出,其課程理念與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十分貼合,均將注意力放在學生的生存與發展方面。而在新課改之后,該課程的教育目標也有了一定的改變,由原本的知識傳遞變成了能力培養,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內容十分貼合品德與社會科目中的內容與學生自身的日常生活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通常都以社會嘗試為主,包含大量與傳統美德有關的故事。以此促使學生們通過全新的角度觀察社會,了解社會中蘊含的信息,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般而言,主要依靠案例引入的方式,促使學生們展開分析和探討,從而建立自身獨有的知識結構,進而逐步養成自身價值觀。
(三)過程利于學生素養發展在對于學生人文素養進行培養的時候,學生只有能夠對教學內容產生認同之后才能積極投入其中。為此,教師便需要改變原有教學模式,重視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們自主學習,通過搜集資料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促使自身人文素養得到發展。
三、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主要策略
(一)結合實際案例在進行小學人文素養培養的過程中,首要工作便是引導學生們養成正確的價值觀,促使其能夠明白成為合格學生的意義和方法,主要包括道德層面、行為規范以及心理素質。盡管此類品質并非能夠促使學生們展現相應的行為,但卻會在潛移默化地過程中對其帶來深刻的影響。在進行實際教學時,如果教師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中將自己作為教學中心,以口述的形式傳播知識理念,自然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興趣,導致學生們僅僅能夠理解知識的表面,無法深刻理解其內涵。為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改善原有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們能夠在教學中獲得獨特的體驗。例如在進行《不和煙酒交朋友》的課程學習中,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幼,很難接觸到煙草和酒類飲品,因此如果僅靠知識講解,學生們很難理解。此時教師便可以改變教學形式,鼓勵學生們回家調查父母抽煙以及喝酒的習慣,并對于實際結果進行整理,在次日課程中進行匯報。以此作為基礎向學生們傳遞煙酒對于人體帶來的危害,之后再讓學生們制作相關公益海報,鼓勵學生們回家向自己的長輩普及有關于煙酒的知識。如此一來,學生們便能深刻了解煙酒對于人體造成的負面影響,并將其銘記于心中。
(二)利用信息技術現如今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率變得越來越高,逐步滲透到了多個領域之中。教育意識如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本身便捷性的特點,對原有的內容予以拓展,豐富教學活動的形式,促使學生們能夠獲得更為真實的學習體驗。例如在進行《害人的邪教》學習時,邪教的相關知識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相去甚遠,此類文化知識如果單靠語言進行表述,其效果自然很難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此時便需要利用信息化技術,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們展示邪教的種種惡劣行徑,并播放相關具體案例進行詳細描述和展示。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們根據案例的內容進行角色扮演,以此從實際角度感受受害者的內心思想,從而能夠認識到邪教自主對于人們日常生活帶來的危害,進而在未來學習生活中與其保持遠離。
(三)開展實踐活動實踐活動是學生們學習人文素養的最終落腳點,只有不斷加強社會實踐工作,才能促使學生自身的人文素養價值與社會觀念有機結合,促使其心理意志更為堅定,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能做到不忘初心,認真思考,從而采取最為有效的解決措施。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開始相應的實踐活動,包括參加學習的義務勞動以及前往烈士陵園進行掃墓等。每一次活動都需要落實到位,將其原有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而教師則不能將其當作為簡單的教學任務,需要利用自身語言表達,從而將人文思想價值予以呈現。只有確保學生們在實踐活動中做到認真努力,其才能從真正意義上認識到課堂中普及的價值觀念,進而完成自身價值觀的塑造。例如在進行《感受村民選舉》的學習時,教師可以課堂中開展班干部選舉活動,按照村鎮投票選舉的形式,促使全班每個同學參加其中,根據自己的認知,將選票投給自己心儀的人選。由于學生們通常都在城市中生活,很少有機會能夠見到選舉活動。如果單純進行知識傳輸,學生們很難做到充分理解。而以開展活動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完成知識學習,明白選舉活動的全部流程,掌握相關知識內容。綜上所述,當前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包含了大量人文素養的內容,教師應當將其作為重要載體,改善教學模式,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
作者:沈苗 單位:江蘇省鎮江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