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目前已經有來自于國家層面政策的全力支持,因此,應當認真研究和解決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本文從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歷史發展及相關政策,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主要觀點和主要問題,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原則與對策,以及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需要處理好的幾種關系等方面,對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圖書館讀者服務;社會開放服務
1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歷史發展及相關政策
1)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歷史發展及現狀。從高校圖書館研究文獻的角度看,早在30年前的20世紀80年代初期就已經有關于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探討。不過,2008年以前有關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的研究論文數量并不多,每年不超過10篇。而2008年以后到現在,每年的研究論文數量一直保持在12-32篇之間。這說明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問題一直以來都是高校圖書館關注的內容,并且正在日益引起重視。2012年首都圖書館聯盟成立,清華、北大等26所北京高校圖書館宣布將逐步向社會免費開放服務。根據“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的制度與法律問題研究”課題組的調查數據顯示,在被調查的1649所高校圖書館中,有276所高校圖書館不同程度地面向社會用戶提供開放服務,占比為16.74%。其中被調查的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程度最高,達到了半數。大多數被調查區域的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比率在10%-27%之間,其中又以10%-20%居多,占到所調查地區的54.84%。另外有關“985工程”院校的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調查結果也表明,被調查的39所高校圖書館均不同程度地面向社會提供開放服務,所不同的僅是提供的社會開放服務項目與服務方式有所差異
。2)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政策及解讀。教育部2015年12月31日以教高[2015]14號文件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第六章服務第三十七條規定:圖書館應在保證校內服務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發揮資源和專業服務的優勢,開展面向社會用戶的服務。這也是從國家層面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對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最新具體政策。新規程與此前《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中提出的“有條件的”高校圖書館應向社會用戶開放服務的要求具有了很大的不同,它將“有條件的”這一限定性條件取消,明確要求所有高校圖書館都要開展面向社會用戶的服務,在開放的條件方面仍然保留了一定的“前提”,這就是“保證校內服務和正常工作秩序”。也就是說,這種面向社會用戶的開放服務應當屬于一種適度開放服務而非完全開放服務。這一要求的核心要點在于3個,即前提、優勢和開放。其中的“前提”是“應在保證校內服務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這里指明了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是要在確保校內服務的前提下進行的屬于第二位的服務工作,因此,必須優先保證本校用戶的服務需求;其中的“優勢”是高校圖書館應當“發揮資源和專業服務的優勢”,即充分利用高校圖書館所具有的各種資源和服務優勢開展服務,其中的資源優勢主要包括文獻資源優勢和館舍資源優勢,服務優勢則是指高校圖書館所具有的面向讀者開展的各種服務項目優勢;其中的“開放”是“開展面向社會用戶的服務”,即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用戶的開放服務,由于取消了此前“有條件的”限定性條件,所以是要求所有高校圖書館都要開展面向社會用戶的開放服務。綜合起來看,就是要求高校圖書館前提要保證,優勢要發揮,服務要開放。
2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主要觀點和主要問題
1)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主要觀點。在長達30多年有關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過程中,基本可以分為3種類型的觀點,一種是反對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觀點,另一種是支持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適度開放服務的觀點,第三種是支持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完全開放服務的觀點。從爭論的結果來看,支持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適度開放服務的觀點占據主流地位,并且教育部多部有關高校圖書館規程的文件也支持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適度開放服務。從研究文獻調研的統計數據看,則有高達78.2%的比率支持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適度開放服務;支持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完全開放服務的觀點居于第二位,其中包括主要來源于一些地方性文件和政策的支持,如安徽、江蘇、四川等省出臺的文件。從研究文獻調研的統計數據看,有16.6%的比率支持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全面開放服務;而反對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觀點最弱,因為它不符合社會開放發展的大趨勢和高校圖書館充分發揮優勢資源的作用與價值。從研究文獻調研的統計數據看,僅有0.1%的比率反對高校圖書館社會開放服務。
2)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在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所有爭論問題中,焦點集中于兩方面,一方面是高校圖書館實體資源在利用時本校用戶與社會用戶的矛盾,另一方面是高校圖書館商業性電子資源在利用時本校用戶與社會用戶在版權保護方面的矛盾。在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實體資源在利用時的矛盾方面,既包括高校圖書館實體文獻資源,也包括高校圖書館實體館舍資源。實體文獻資源主要是指館藏的紙質文獻資源,實體館舍資源包括有閱覽室、電子閱覽室、自修室、開放書庫等場所。這些高校圖書館實體資源往往會在利用中引發本校用戶與社會用戶方面的矛盾。如某些類型或內容的高校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資源數量不足,某些高校圖書館實體館舍和場地資源不足,就會出現難以滿足本校用戶與社會用戶同時使用的需求。對于電子文獻資源方面,本校用戶與社會用戶的矛盾則集中于所購買的商業性數字化文獻資源數據庫的版權使用范圍方面。因為一般僅限于校內使用,或在校外的校內用戶使用,不能免費開放提供給社會用戶使用。
3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原則與對策
1)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原則與對策。針對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高校圖書館應設定面向社會開放服務應采取的原則,并且制定相應的措施予以落實,從而使得主要問題和矛盾得以解決或緩解。這些原則和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涉及到高校圖書館能否順利開展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大問題。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總的原則應當是:堅持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大方向,采取科學合理的對策認真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與矛盾。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具體原則應當有:本校用戶為主、社會用戶為輔的原則;虛擬資源服務為主、實體資源服務為輔的原則;電子文獻服務為主、紙質文獻服務為輔的原則;互聯網網上高校數字圖書館服務為主、網下實體高校圖書館服務為輔的原則;開放獲取電子文獻服務為主、商業性電子文獻服務為輔的原則等。當本校用戶與社會用戶服務出現矛盾情況時,如類似紙質文獻借閱、閱覽座位利用等矛盾情況時,要優先滿足本校用戶,兼顧社會用戶的原則。具體解決問題與矛盾的對策應當包括3方面,即實體資源區別開放服務,商業性數字化文獻資源校內開放服務,其余電子數字化虛擬資源(主要是指開放獲取數字化文獻資源)全面開放服務。
2)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對策解讀。實體資源區別開放服務指的是當高校圖書館的實體館藏紙質文獻資源,閱覽室、電子閱覽室、自修室、開放書庫等實體館舍資源在本校用戶與社會用戶利用的過程中出現矛盾情況時,高校圖書館有權優先滿足本校用戶的需求。這樣處理也符合高校圖書館規程中“圖書館應在保證校內服務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的要求。在這方面,體現的原則就是:保障校內服務為主,兼顧社會服務為輔。因為畢竟高校圖書館不同于專門為社會開放服務的公共圖書館,兩者在性質、任務和服務對象方面有所區別。在高校圖書館購買的商業性數字化文獻資源開放服務方面,因為高校圖書館與數據商存在購買合同的相關約定,所以,其商業性數字化文獻資源允許在校內的所有用戶使用,當然其中也包括進入校內的社會用戶使用。而與數據商約定的本校用戶在校外使用賬戶,則不宜讓社會用戶使用。而除此之外的所有電子數字化虛擬文獻資源則有實行全面開放服務,這里主要是指高校圖書館具有開放獲取性質的數字化文獻資源,以及高校圖書館自己建設的數字化文獻資源,這些都應面向社會用戶全面開放服務。
4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需要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1)不同用戶類型服務的關系。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要協調好為本校用戶服務與為社會用戶服務之間的辯證關系,即有主有次、有先有后、主次可變、靈活處理。堅持為本校用戶服務為主、社會用戶開放服務為輔的原則,即在保證不影響本校用戶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和維護本校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優勢,包括文獻資源優勢和館舍資源優勢,以及高校圖書館的專業服務優勢,開展面向社會用戶(包括特殊群體用戶)的開放服務。但是當高校寒暑假期間,由于高校圖書館的本校用戶基本已經放假,此時用戶類型的主次關系則可以發生轉變。諸如此類的辯證關系可以貫穿于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全過程之中。
2)文獻介質類型服務的關系。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要協調好利用各種不同介質的文獻與開放服務的關系。如高校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與電子文獻服務的關系,要堅持為本校用戶各種介質的文獻實行全面服務,面向社會用戶開放服務以電子文獻為主、紙質文獻為輔的原則。在電子文獻服務方面,堅持為本校用戶全面開放服務,對社會用戶開放獲取電子文獻全面開放服務,商業性電子文獻服務校內開放服務的原則。這樣處理不同文獻介質類型服務的關系,可以有效地防止出現校內外用戶紙質文獻使用發生矛盾的情況,以及出現侵犯數據商電子文獻版權的問題。高校圖書館尤其要重視對于開放獲取數字化文獻資源的充分利用。
3)實體虛擬類型服務的關系。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要協調好實體虛擬類型服務的關系。堅持本校服務以高校圖書館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同時服務為主,社會開放服務以互聯網虛擬資源開放服務為主,以高校圖書館實體資源為輔的原則。但是,在每年的寒暑假期間,則需要有相應的變化和調整。在有勤工助學崗位學生參與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情況時,實體高校圖書館應實現假期正常開館服務。高校圖書館的實體館舍和場所資源也應如此。要協調好面向社會開放服務實體開館服務與互聯網網上服務的關系。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的實體服務應實現正常開館時間服務,互聯網網上數字圖書館應當實現24小時全天候開放服務。
4)開放服務工作人員分配的關系。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要協調好本校服務與社會服務工作人員安排和協調的關系。高校圖書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立專門的社會服務部門,主要負責面向社會開放服務工作。這樣可以使得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進入正規化管理的軌道,防止出現由于工作人員配備不到位而影響到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工作。由于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工作的內容較多,所以,既包括淺層次的服務內容,也可能遇到較深程度的服務工作內容,所以,高校圖書館的社會服務部門需要配備較為得力的工作人員,如要安排工作能力較強、業務水平較高、對外聯系等方面具有特長的工作人員承擔。
參考文獻
[1]王玉林等.我國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現狀調查[J].圖書與情報,2011(6):26-32.
[2]韓娟娟.高校圖書館對公眾開放狀況調查[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2):69-75.
[3]吳瑾,劉偲偲.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須處理好幾大關系[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14):18-22.
[4]高智紅.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6(15):169-170.
作者:趙靜 單位:邯鄲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