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索傳播學加入文化產業內容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文化產業的發展成為了傳播學新的研究熱點
全球的文化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美國從1998年起的文化產業產值就已超過了航天航空業及農業,占本國GDP總量的18%-25%,美國的電影、電視、DVD、音樂出版總收入是600多億美元,居美國各行業出口的第一位,占國際市場份額40%。美國還控制了世界75%的電視節目的生產和制作,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電視節目有60%-80%的欄目來自美國,美國正在用文化娛樂產品淹沒整個世界。另外,還有當下中國市場上著名的“韓國效應”,它的基本原理就是:通過韓國影視文化商品展示韓國充滿活力的文明國家形象,提高韓國企業的品牌價值,將“韓流效應”由文化產業擴散到整個社會。韓國文化軟實力迅速壯大就是典型的通過發展文化產業以達到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典型案例。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決定,要求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我國要創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積極開拓國際文化市場,增加我國文化產業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努力扭轉文化貿易的嚴重逆差,進一步放大中華文化的傳播效果。文化產業的繁榮昌盛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保障。因此,文化產業已經成為了傳播學新的熱點研究內容。當下傳播學中的文化軟實力和文化產業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生教育。在傳播學研究生教育方向分類里就專門有文化產業,這是傳播學教育順應時代的發展而做出的變化。同理,在本??粕膫鞑W教學中如果不加入文化產業的教學內容,那就是典型的現實與教學脫節?,F實生活中的文化產業風生水起,文化軟實力被寫進十七大報告,文化產業已成為湖南省的五大支柱產業之一。在大學傳播學課程中竟然未曾提及文化產業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在本專科生的傳播學教學中加入文化產業的內容是適應歷史、國情和現實做出的正確的調整。
二、大學傳播學課程增加文化產業內容的具體措施
傳播學概論的基本理論框架早已搭建好,但是作為一門新興課程,它的課程教學內容必須不斷的優化。特別是筆者作為一個從事傳播學教學9年的教學者,在實踐教學中感覺到傳播學概論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與教學效果是緊密相聯的,只有書本理論緊密聯系實踐,貼近生活,學生才能聽得懂,學得進,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筆者認為,在大學傳播學課程中增加文化產業教學比重的措施應包括以下三點:
(一)增加文化產業的具體教學內容———以國際傳播章節教學為例
在現有的傳播學教學中,很多老師在進行國際傳播這一章的教學時,把全球化與文化帝國主義問題談的太空乏,理論過多,學生不喜歡聽,并且越聽越糊涂,但是談到文化產業就不同,美國的三片文化(薯片、影片、芯片)和韓國的“韓流效應”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產生了良好的課堂效應,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老師在講解中更應理論聯系實際,將理論點直接貫穿到案例分析當中去,這樣使得講解不再空洞和平乏。筆者更是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這一章節的經驗:如在進行全球化與文化帝國主義問題教學時,可以加入具體的事例,介紹美國的文化產業現狀。美國用自身強大的文化產業包括電影、流行音樂、電視、快餐、時裝、主題公園、以及大量的現代技術媒體向全世界人民傳輸著美國的價值觀念,信仰和生活方式。美國的迪斯尼在音像、出版、影視、服裝、旅游等領域全面出擊,形成了龐大的產業群體;美國好萊塢電影在技術的帶動下,在世界各地160多個國家,以50多種語言放映,成為了美國的標志性的文化產業集團;美國的麥當勞、肯德基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從亞洲到歐洲,從繁華的都市中心到文物古跡風景區,到處可見麥當勞、肯德基全球統一的標志性店面,越來越多的人們習慣了美國式的餐飲文化;美國的可口可樂占據了眾多國家飲料市場的半壁江山,是全球銷量排名第一的飲料,成為美國文化的象征;美國的NBA將美國的體育文化傳遍全球,中國就有上億觀眾收看NBA轉播,很多青少年都將NBA球星當成了自己的偶像。美國正是通過這些強大文化軟實力,讓全世界都充分了解美國,讓人們都來接受美國式的生活方式,使它一直保持超級大國的地位。使用這些的具體事例來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對美國的文化軟實力入侵有更直觀的印象,對全球化與文化帝國主義問題理解起來就很容易了。
(二)增加文化產業課程的教學時間,制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本??粕虒W與研究生教育中的文化產業研究是不相同的,研究生教育中的文化產業課程一般是持續一個學期,但本??粕虒W中的文化產業教學內容只有兩個課時,只是將文化產業的基本概念、文化產業發展的一些基本情況對學生作大概的介紹,只是讓學生明白要構建好國家文化軟實力就必須先發展好文化產業,文化軟實力的形成歸根到底還是要依靠文化產業的繁榮昌盛,強大的文化產業才能孕育出強大的文化軟實力等基本的道理就可以了。但是,學生更需要深入理解如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等深層的知識。所以,各高校應適時增加文化產業課程的教學時間,制定更高層次的文化產業課程的教學目標,使傳播學的教學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
(三)適當地進行實踐教學
文化產業發展前沿的高校制定的文化產業課程的教學目標是:“文化產業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和良好的文化企業管理能力;掌握文化產業的經營特點和運作規律,了解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趨勢;同時具備現代管理、現代經濟和法律知識,為文化企事業、政府管理部門和教育培訓部門培養能夠從事文化產業管理、文化企業經營、文化市場運作、文化項目策劃、文化經紀、貿易、咨詢和傳播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蹦繕说年P鍵是培養有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而在本??频膫鞑ブ薪虒W中增加文化產業的教學比重必然要遵循這個目標。所以,在增加文化產業教學比重的過程中,進行實踐課程教學顯得至關重要。通過其它高校的先前探索,可總結出實踐教學的模式一般有:實習、田野調查、校企結合培養等。實踐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加深學生對文化產業知識的理解,甚至能幫助學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方向。
三、結語
在2006到2011年的??粕?a href="http://www.ruiyinglinkage.com/shekezazhi/dangdaichuanbo/627976.html" target="_blank">傳播學課程教學中,筆者一直都在進行著探索加入文化產業內容,教學效果良好。2011年隨著我校新聞專業升本成功,我們所面對的學生由??茖哟翁嵘奖究茖哟?,學生的水平更高,對知識的需求更大,對于社會熱點問題也更加關注,所以我們更應該在在本科傳播學教學中增加文化產業教學內容的研究。以此來適應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適應傳播學的發展需要,更是適應高校建設發展需要。
作者:李倩單位:湖南第一師范學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