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機械發展的制約因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要正確認識農業機械的優勢及使用后能夠帶來的巨大的經濟效益。隆德縣要發展農業機械化事業,除了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好本地經濟條件及資源優勢外,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明確發展思路,鑒于我縣發展農業機械的艱巨性,今后在相當長時期內發展農業機械要始終遵循“兩個堅持”、“三為主”、“三個結合”的工作思路。“兩個堅持”:一是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各鄉、鎮要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確定其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措施。二是堅持量力而行,積極穩妥的原則。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各地要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有選擇、有重點地逐步向前推進,做到扎實、穩妥。
“三為主”:我縣發展農業機械要堅持以“小型為主、戶營為主、效益為主”的發展路子,這既符合貧困山區的特點,又符合市場經濟的原則,并且還適應全縣的經濟發展水平。“三個結合”:一是要與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農業機械化的服務對象主要是農業,農業結構的變化將對農業機械化產生巨大的影響。二是要與農藝相結合。只有實現農機與農藝相結合,農業生產才能真正降低成本,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才能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協調發展。三是要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生產力發展重要的是生產工具的進步,這就要求用先進設備和先進的生產工具來裝備農業,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全面推動農村的科技進步。
2)繼續完善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近幾年來通過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使機械化水平的逐年提高,但也存在著與實際情況脫節的問題。隆德縣地處丘陵山區,適宜的機型多是一些小型的機械,而按補貼項目的有關規定,有的小馬力機械則不在補貼范圍之內,不利于項目的實施,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所傾向。
3)促進土地流轉,擴大農機具的使用效率。因此建設現代農業,要努力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規模、提高勞動生產力水平。促使土地向種糧大戶和農機合作組織有序流動,這樣既能緩解土地的撂荒現象,又為促進土地的合理流轉創造有利的條件,有利于農業機械的廣泛使用,擴大使用效率。
4)提升裝備水平,隆德縣的農機化水平還較低,除耕作有了突破外,在播種、收獲上大多還是傳統的方式。加快糧食生產機械化進程,積極推廣適宜機型,主要在機收、機播等幾個生產環節上實現盡快突破。建設農機化作業示范村,大力推廣機械深松、機播、機械化收割、脫粒、秸桿粉碎還田馬鈴薯機械種植,收獲等農機化作業技術,不斷擴大機械化的作業和服務領域。逐步提高小麥,蠶豆馬鈴薯等主要糧食作物在播種、收獲、貯存等主要環節的機械化作業水平。
5)加大資金投入,要發展農業機械化資金投入是關鍵。一是要增加農機具購置補貼專項資金總量。二是在涉農項目中加大用于農機化事業發展的比例,加大對田塊整形、機耕道路建設的投入力度,進一步改善農機化作業的條件,促進農機化事業快速發展。三是在農業生產材料供應農機具使用上,如油料等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四是廣泛宣傳,動員廣大人民群眾,讓他們認識到農機具的優勢,加大農機具購置的資金投入。總之,隆德縣的農業機械化事業發展任重道遠,需要我們廣大農機工作者堅持不懈,積極努力,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善。
作者:陳芳弟趙永明單位:隆德縣城關農業科技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