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空間布局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業開發與裝備雜志》2015年第二期
1溫和嶺南溝壩區
1.1區域分布本區地處我市東南部秦州區、麥積區森林區8鄉鎮90多個行政村,海拔1400~2560m,農耕區主要分布于區內海拔1400~2000m的溝壩及山腰,總面積為2657.47km2。
1.2生產條件農耕區年平均溫度7~8℃,元月份平均氣溫-3~6℃,7月份平均氣溫18~20℃,≥10℃積溫1700~2700℃。無霜期110~160天。年雨量650~850mm,東岔局部地區可達900mm以上。
2.1堅持不懈抓好糧食生產,確保供需基本平衡糧食安全始終是最重要的經濟安全,是廣大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保障。對于我們這樣一個農業基礎條件差、糧食生產不確定因素多的農業市來說,穩定糧食生產、確保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既是“三農”工作必須牢牢把握的重點,也是服從和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重大問題,更是我們農業工作者的職責所在。
2.2大力發展以蔬菜、果品為主的特色優勢產業,不斷提升發展能力繼續把發展特色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作為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和產業結構的重要舉措,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來抓。按照突出優勢、擴大規模、延長鏈條、提升品牌的要求,圍繞做精果品產業、做強蔬菜產業、做大馬鈴薯產業、做優中藥材產業,堅持建大龍頭、帶大基地、興大產業、闖大市場,因地制宜地推進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促進區域特色優勢產業快速發展。
2.3突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抓住國家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下大決心,下真功夫改善基本生產條件,著力改善農業基礎條件,提升農業生產能力和抗災減災水平。
2.4努力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步伐
2.4.1努力提高農民素質。建立具有現代科技文化知識的新型農民隊伍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根本所在。
2.4.2加快品種更新步伐。重視地方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開發,提高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天水市農科所、天水農校的育種能力和水平,加快主要農作物和特色農產品的新品種選育進程,為現代農業發展奠定物質基礎。
2.4.3加強技術協作交流。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人才優勢,內引外聯,集中開展聯合攻關,加快建立現代農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強現代農業相關技術研究,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與綠色農業技術開發,推廣資源節約型、綠色能源型、環境保護型、立體復合型、物質循環型技術;有計劃、有重點地引進一批國外先進技術,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充裕的技術儲備。
2.4.4建好農業科技園區。認真搞好秦安縣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和武山蔬菜產業示范園區、清水核桃產業示范園區等8個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
2.5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增強現代農業發展活力按照“扶大扶強、扶優扶精”的原則,加快發展帶動力強、輻射面廣的種植、加工、貯藏、運銷型龍頭企業。引導龍頭企業采取兼并、重組、參股、收購等方式,組建大型龍頭企業集團,著力打造“大龍頭”。加強對小型龍頭企業的政策、信貸扶持力度,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積極振興“小龍頭”。依托特色優勢產業,扶持發展一批小微龍頭企業,使其逐步做大做強,加快培育“新龍頭”,推進龍頭企業集群式發展,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作者:潘連公陳彩能單位:天水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