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設施蔬菜生產機械化發展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湖北農機化雜志》2014年第四期
設施蔬菜生產機械化技術集成,是以機械化技術為主導,包括農藝技術、管理技術在內的設施蔬菜生產技術群體。設施蔬菜生產機械化技術及裝備體系根據主要采取的種植模式可分為直播和育苗移栽兩大類。(1)蔬菜直播機械化技術路線為:機械耕整→機械開溝、起壟→機械化精量直播→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機械化植保→機械收獲→機械清洗→機械包裝。(2)蔬菜移栽機械化路線為:機械穴盤精量播種→溫室育苗,機械耕整→機械開溝、起壟→機械化鋪膜、移栽→微灌(水肥一體化)→機械化植保→機械收獲→機械清洗→機械包裝。為加快設施蔬菜生產機械化發展,武漢市農機化技術推廣部門經過引進、試驗、示范,對適合我市設施蔬菜生產的機械化技術及機具提出如下選型配備:
1.1設施蔬菜育苗機械化技術及機具包括單個氣吸式穴盤播種機和播種流水線。主推氣壓式播種機,其采用氣壓吸附種子,不同大小的種子采用不同的針頭,能播種各類需育苗的種子,適合各種規格的穴盤,每小時播種250盤左右,準確率高,是最大程度省工與省種的結合。
1.2棚內耕整地機械化技術及機具包括多功能田園管理機、大棚王配高效旋耕機。主要示范推廣多功能田園管理機,機械在傳統的耕整地的基礎上,通過配套不同的作業機具,可實現開溝、起壟、覆膜等功能,達到一機多用。
1.3設施蔬菜種植機械化技術及機具包括精量直播機和蔬菜缽苗移栽機。蔬菜精量直播機適合無需移栽蔬菜品種的種植要求,種子適應力強,從小白菜種子到玉米、黃豆種子都可播種。在播種過程中可按農藝需求調整好株行距,直接播種,將播種、覆土、壓土一次性完成,最大同時播種13行,可減少90%的人工。由于機械播種成行成距,且深度一致性,作物通風透光有利于生長,可達到增產的目的。蔬菜移栽機采用汽油發動機,動力合適、噪音小,對環境污染輕。一人可進行操作,一次可栽植2行,滿足大部分的蔬菜移栽要求。
1.4植保機械化技術及機具包括溫室精準施肥高效噴藥一體機和設施精準噴藥機。2種機型自帶可反復充電的蓄電池,移動方便,噴槍的射程、霧滴直徑、噴頭錐角、施肥濃度和施藥量均可進行調整,精準度高。
1.5設施蔬菜產后處理機械化技術及機具包括果蔬清洗機和包裝壓膜機。多功能清洗機,可以清洗綠葉菜和根莖類菜。蔬菜包裝機能自動分袋打包。推廣產后處理機械化技術及機具有利于實現凈菜上市。
2設施蔬菜生產機械化發展措施
2.1加強組織領導,科學編制發展規劃要根據武漢市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總體部署,科學編制《武漢市設施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規劃》,在此基礎上制定年度計劃,逐步落實到位。
2.2以項目形式開展工作設施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設施農業、農機、農業等多領域的科技內容,對每個生產環節的作業方式,技術方案,技術裝備都應仔細研究,精心組織實施。建議將設施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列入以項目形式開展工作,堅持更深入研究,規范開展工作,做到科學有序,管理規范,達到出產品、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目的。
2.3開展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一是著力加強農機化教育培訓。針對農機化新技術新模式普及應用的需要,開展農機科技推廣人員的培訓,重點加強農機駕駛、操作、維修人員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組織管理人才培訓。大力開展農機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努力提高新型職業農民種田水平;二是提高農業機械化信息服務水平。為農民提供及時、全面、準確的信息服務,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三是加強農機農藝融合,從品種、模式入手,探索設施蔬菜農業農機融合的技術體系,提出作業規范,指導機械化生產;四是加強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依據合作社網絡種植戶,將設施蔬菜生產機械化服務體系建設做大做強。
2.4積極爭取社會各界對設施農業機械化的資金投入設施農業是一項高投入、高回報事業,對機械設備、資金投入量大,僅靠農業農機部門的投入遠遠不夠,必須動員社會相關部門的單位,注入資金,以滿足需要,保證設施農業健康發展和壯大。
2.5加強設施蔬菜機械化安全生產加強包括大棚機械化作業、灌溉、施肥、施藥、冷藏、加工等各個環節的機械化安全生產,要求使用的產品應取得正規推廣鑒定證書或質量檢測合格證。產品要經過實踐使用證明是先進適用的產品。
作者:張麗華單位:武漢市農機鑒定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