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風景園林與旅游開發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園林與旅游是關聯度很高的兩個行業,園林是旅游的一大支撐體系,旅游的發展又會帶動園林建設的發展,二者在相互依存中發展。我國早期的苑囿,即是帝王貴族騎射、田獵和游賞自然風光之所l4]。如今許多著名園林,如拙政園、頤和園、杭州風景名勝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深圳錦繡中華等,每年都吸引數以千百萬計的游客,它們的發展則是得益于旅游業的拉動。當前,我國旅游業迅速崛起,風景園林建設現狀難以滿足旅游業發展需要llJ,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1)主要重視城市園林建設,創建大量的城市休閑綠地,片面注重視覺美;(2)業界與政府對郊野園林、名勝園林、鄉村園林關注不夠,投入不多,扶持不力。但事實上,這些園林類型才是旅游業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發展方向。(3)當前的園林設計作品盲目攀比、互相抄襲,缺乏獨自的風格、文化內涵、鄉土特征和地方特性。這些園林難以成為旅游的吸引因素,甚至不為當地居民認同,尤以城市園林反映最為突出。旅游開發對地方景觀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有利與不利兩方面。有利影響方面表現為旅游開發不但可以提高當地居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和對人文景觀價值所在的認識,還可以提高當地居民的經濟收人。不利影響方面則體現在旅游開發會破壞自然景觀原有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造成自然景觀破碎化,引起人文景觀的商品化,從而失去原有的文化內涵。
2風景園林和旅游開發和諧發展的措施
只有和諧發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續”發展。旅游和風景園林行業在發展目標和利益方面,既有相互一致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如對于自然資源,園林行業著重于如何保護而少受人類的干擾,而旅游業則重點考慮如何取得最大的眼前利益。可見,如何處理好旅游開發和風景資源的建設與保護,使其和諧發展就成了風景園林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實際工作者將要面對的難題。
2.1重視生態文化和生態園林建設,發展生態旅游
生態文化是人與環境和諧相處、持續生存、穩定發展的文化。它強調競爭、共生與自生機制和人類文明的連續性。生態園林是當代風景園林建設的發展趨勢,它以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減少生態環境災害為主導思想,主張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遵循生態學原理,把生物多樣性作為衡量生態園林的一個重要指標?!吧鷳B旅游”是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游活動閻。其內涵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旅游和綠色旅游。它向游客提供沒有或很少受到干擾和破壞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環境。對旅游者來說,更強調的是環保意識、環境教育和文化尊重,體現了人與自然生態和諧關系的新發展。生態文化滲透在生態旅游之中,生態旅游是對生態文化的闡釋;而生態園林是十分重要的生態旅游資源,三者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和制約。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國園林事業取得突出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快速的城市發展過程中,園林綠地被蠶蝕、侵占,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園林事業建設投入的資金不足等。同時應清醒地看到:生態旅游作為一種兼顧環境保護與旅游發展的理想模式受到大眾的歡迎并付諸實踐,而許多地方的所謂生態旅游其實只是自然觀光旅游的變形而已,這樣的生態旅游開發必然會引發大量的環境問題。所以,實現風景園林與旅游開發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化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2.2風景園林建設應突出當地文化內涵,發展文化旅游
享受“文化”和消費“文化”是旅游者旅游活動的出發點與歸宿,即文化是旅游者活動的本質屬性,是旅游業的靈魂圈,旅游與文化的關系非常密切。我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各地文化差異很大??v觀全國,文化底蘊豐厚的園林很多:如蘇州園林,深入挖掘園林文化內涵,弘揚吳文化;北京皇家園林是中華民族的炫麗瑰寶,以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北京園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是文化景觀的一個杰出典范,是中國傳統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園等。因此,風景園林建設應當重視發掘當地歷史傳統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重視地方特色和民族習慣,要突出精品與特色意識,避免設計抄襲雷同。具體創作時,應注意:(l)設計風格應不脫鄉土本色.盡量保持作為城市文脈一部分的原始地形,如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中秀美的自然山水、獨特的“兩堤三島”、“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觀整體格局是保持城市原始風貌的典型佳例.(2)在景點的創意上反映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或反映耕讀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飲食文化、中醫文化、玉文化、花卉文化等,以文化氛圍強烈的對聯、匾額、楹聯、碑刻、字畫等點景點題,如廣西柳侯公園,此公園是為紀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而建的,公園內的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羅池廟、柑香亭等是與柳宗元有關的古跡景點;(3)在建筑及建筑小品創作中宜提煉和運用民居建筑的元素、母題.室內外鋪地材料宜就地取材,突出自然、質樸風格,與周圍建筑和諧統一,再如柳侯公園,將園中的道路統一為自然質樸的青石板路和青磚路,呼應柳侯祠古建筑的古風古韻。(4)在植物配置中選用更多的鄉土樹種和鄉土地被植物.(5)開展富有文化氣息的展覽、游園、表演、節慶活動等。文化在旅游開發中不但地位重要,而且運用領域廣闊,主要運用在旅游景觀設計、旅游地形象設計與塑造等方面。在旅游開發中,應努力克月房忽視文化的誤區,避免錯位、盲目與破壞性開發,損毀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破壞旅游文化氛圍。文化是旅游的靈魂,缺乏文化的旅游是無生命力的。風景園林一文化一旅游三者相互依存、互相兼顧,自覺地將文化理念應用于旅游開發的各個領域,以保護當地文化為前提,只有將旅游開發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在旅游業發展中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促進風景園林建設與旅游業的和諧發展。
2.3開展人性化風景園林建設,發展大眾參與性旅游
今天的園林,已不再是僅供個人享用的“私家園林”,而是要為大眾游覽服務的,即要滿足人(旅游者)的需求門。設計時可從以下幾方面實現:(1股計者應該研究旅游者的心理特征、行為習慣、生活風俗、旅游興趣、需要等。只有對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把握清楚,才能使建造的園林適合游人的需要,滿足他們的喜好,很好地為他們服務。②真正做到公眾參與設計,避免個別領導或專業人員的主觀意見與喜好.(3)多增加大眾參與性的旅游項目。如今,城鎮居民走出城市、回歸自然的旅游傾向日益明顯,且消費能力不斷增強,已不再滿足于觀光游覽,更舍得花錢于參與性項目,如休閑型的有茶室、美食街等.娛樂型的有搖船、搖馬、轉馬、旱冰、燒烤等。因此,當今為旅游者服務的園林,在其建造和經營中,應當注意其活動內容和表現形式不能太單一,要有適當的“豐富性”來讓每個游人自己“擇其所好”。
2.4重視自然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發展保健型旅游
旅游資源分為自然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和服務旅游資源3大類[1l。自然旅游資源包括高濃度空氣負離子、高含量植物精氣、良好的小氣候等。空氣負離子主要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森林土壤的氣體交換作用及植物精氣作用所形成,在噴泉、瀑布、跌水、溪流、森林等環境中含量豐富,具有殺菌、降塵、強身、清潔空氣等功效,被稱為空氣維生素和生長素,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如姑婆山森林公園環境優美,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高達65856個/cm3,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天然氧吧區。植物精氣是植物根、花、葉、芽等器官的油腺組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分泌釋放的揮發性芳香物質,主要成分是香精油、有機酸等,以杉、馬尾松、樟樹等樹種為主的林地中含量豐富。如君武森林公園天然的馬尾松+樟樹群落景觀,是開辟森林醫院、康體療養院的好場所,這些都是值得深度開發的自然旅游資源。
3結語
園林是旅游發展的產品,旅游是園林建設的動力,兩者密切聯系、互相影響、相輔相成。風景園林建設有助于推動旅游發展,但就目前發展現狀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注重城市園林建設,忽視鄉村園林發展.園林類型不夠豐富.園林設計缺乏個性,缺少鄉土特征和文化內涵等。與此同時,旅游的發展為當地經濟與生態環境的改善帶來了很大收益,導致在發展旅游時人們更看重的是有利的影響,但實際上,旅游業對風景園林的影響是利弊共存的。所以,在風景園林建設和旅游開發前應合理制定規劃,堅持生態性、保護性、文化性、參與性、收益性、協調性及可持續發展性原則,以實現兩者和諧發展。
作者:肖萬娟單位: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