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園藝產業發展的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產業地位不甚突出園藝業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與南京這樣特大城市的地位不相稱。雖然全市園藝作物總面積已達到91萬畝,但與園藝產業發達的上海、浙江杭州等地相比,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效益上,都有比較大的差距。即使與同屬蘇南地區的蘇州、無錫相比,也存在明顯差距,與南京市作為長江中下游重要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不相稱。
1.2產業發展速度不快雖然南京市園藝產業有明顯發展,但發展速度仍顯緩慢,總面積平均每年僅以5%的速度增長。分析其原因如下:第一,園藝產業投資門檻偏高。第二,技術難度大。園藝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的產業,由于擔心栽培管理技術不到位,市場營銷難度大,也使一部分投資者退卻。第三、產業風險較大。農業屬弱質產業,而園藝業則是農業中的弱質產業,規避風險能力不強。園藝業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市場風險,由于園藝產品市場需求彈性大,也影響投資者的投資信心。第四,投資環境欠佳。由于郊區經濟實力不強,對業主支持力度不夠,也流失了一些實力較強的投資者。
1.3生產水平還不夠高主要表現在園區或基地規劃起點較低甚至沒有規劃,品種選擇不合理,栽培管理粗放,由此導致產業效益不夠高。特別是近年新發展的經濟林果基地,因受政府各類補貼的利益驅動,只注重面積的擴大,忽視品種、技術和市場等內涵建設。表現在規模化的高水平基地和園區較少,品種雖多但每類品種的規模不大,高效典型雖多但整體水平不高,設施栽培發展雖快但高檔次的不多。
2園藝產業發展對策
2.1產業定位南京市園藝產業總體定位為三大功能產業:具有支撐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和農村發展功能的高效富民產業;具有美化城鄉環境、綠化山水田園功能的現代生態產業;具有滿足城鄉居民優質安全園藝產品需求和精神與文化享受功能的新型都市休閑產業。
2.2發展思路充分發揮南京丘陵資源豐富和區域性大都市的優勢,結合城鄉統籌戰略,不斷調整和優化園藝內部品種結構和園藝產業形態結構,依托城市、服務城市、融入城市,利用城市資源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同時進一步拓展園藝產業功能,使園藝作物種植與休閑、體驗、觀光有機融合,提升園藝產業的綜合效益。
2.3工作重點
2.3.1創品牌、樹名牌,實施園藝產品質量工程戰略園藝業的發展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南京園藝業雖然形成了諸如湯泉苗木、綠王大自然西瓜、江心雨露葡萄、鐘山雨花茶等省市名牌產品,但品牌數量和市場知名度都還很有限,要參與到全省乃至國內國際農產品市場的競爭,還需要不斷的努力。首先,應做大做強現有品牌,如“綠王大自然”牌西瓜、“湯泉”牌苗木、以及“鐘山”、“華平”、“雪松”等品牌雨花茶,利用雨花茶成功申請原產地保護的契機,做強做響雨花茶品牌;其次,不斷創建新的品牌并打造成名牌,在花卉苗木、茶葉、水果和西瓜甜瓜等四大園藝產品中,推出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和覆蓋范圍的名牌產品,形成一批在省內外知名的園藝觀光休閑園區;再次搭建平臺,加強品牌的策劃包裝和名品的宣傳力度,通過舉辦(主辦或協辦)綜合性節慶活動,如“農業嘉年華”,或專業型節慶,如雨花茶節、西瓜節、葡萄節、苗木節等,鞏固名牌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認知度和忠誠度;充分發揮政府導向作用,進一步整合園藝生產及品牌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分散經營,降低生產能耗,把扶持培育名牌農產品作為資金投向的重點之一,推動企業創建名牌的步伐。
2.3.2加快示范園區建設,帶動區域產業發展今后園藝業將重點推進引導產業向現代園藝示范區、支撐品牌發展的產業園區、具有行業特色的專業特色園區和園藝產業與園藝文化相結合的綜合性都市園藝產業園區等四類園區的建設。現代園藝示范區是在溧水白馬建設以黑莓、藍莓生產加工為主的現代果品生產加工示范區,參照工業園區的建設模式,吸引各類從事黑莓、藍莓及其他果品生產、加工、貯運和物流的企業進駐園區,建成國內最有影響的南京莓產業園區。支撐品牌發展的產業園區主要包括包括浦口湯泉花卉苗木產業園區、盤城葡萄產業園區、溧水晶橋、洪蘭茶葉產業園區、江寧橫溪西甜瓜產業園區等。建設重點是充分發揮現有的品牌優勢,生產高端產品,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專業特色產業園主要包括高檔盆花園、水生花卉園、筍用竹園、生態茶園、優良特色果苗繁育園等,園區建設應突出特色,重點體現園藝品種與技術的先進性,引進、示范和推廣園藝新品種、新技術,注重新、奇、特。都市園藝產業園區以溧水付家邊現代農業園、高淳龍敦湖現代農業示范園、浦口雨發生態農業園、六合竹鎮高效農業試驗示范區等綜合性都市型高效園藝園區為建設重點,融合高效園藝、設施園藝、種苗園藝、網絡園藝等產業功能,融合生態園藝、有機園藝、景觀園藝等生態功能,融合都市園藝、休閑園藝、體驗園藝、養生園藝、創意園藝等社會文化功能,形成產業加休閑的園區。
2.3.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優勢產業發展水平技術進步是提升園藝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園藝產業園區是園藝新品種引繁、新技術推廣、新理念輻射的主要載體,高投入、高產出的園藝產業項目以及設施園藝建設等都應向各類園藝園區集聚和實施,通過園區帶動輻射面上園藝生產水平的提升。在花卉、西瓜、果品、茶葉等一批優勢園藝產業中引進、推廣一批新品種,建立新品種引繁基地,以品種為突破,提升南京園藝產品的科技含量;推廣實施標準化和高效設施栽培配套技術,擴大優勢產業規模,提高園藝產業的生產水平;大力推進園藝產品質量安全建設,園藝無公害產地面積的比例達到80%(可食用園藝產品基地),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園藝產品200個。
2.3.4挖掘園藝產業的文化內涵,建成一批旅游觀光基地園藝包含“技”與“藝”兩個方面,在研究“技”的同時,更應在“藝”上加大挖掘力度。園藝產品在為人們提供物質享受的同時,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品位和藝術特色,主動滲透,全方位融入,抓住觀光休閑農業的發展良機,挖掘園藝產業的文化內涵,開發園藝觀光產品,打響園藝休閑品牌,引導市民高品位消費,拓展園藝產業發展的空間。諸如組織茶道、茶藝表演,開展插花藝術、盆景造型、葡萄釀酒等參與體驗活動,建成一批園藝生態休閑觀光基地。
2.4重點工程
圍繞工作重點,重點實施四大園藝工程。
2.4.1生物育種工程依托在寧農業高校(南京市農業大學、南京市林業大學等)和科研院所(江蘇省農科院、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等)的成熟研究成果,以產業示范園區為成果轉化基地,大力開展園藝生物育種工程建設,擴大西瓜嫁接苗、高檔花卉穴盤苗、無性系茶苗、優質果品和綠化苗木的組培脫毒苗等園藝種苗的繁殖規模,以優新品種、穩定苗源推動產業快速發展,花卉苗木、茶葉、果樹(草莓、葡萄)、西瓜甜瓜等產業在各區縣至少建立良種育種中心和良種繁育場1~2個,初步建立起全市較為完善的園藝業良種繁育推廣體系。計劃重點打造溧水白馬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示范基地,加大以下種子種苗基地建設:金陵綠谷現代農業園(草莓、葡萄)、南京市園藝站(茶葉)、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花卉、西甜瓜)、南京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草莓、花卉)、浦口盤城葡萄園(葡萄)、浦口苗木標準化示范區(綠化苗木)。
2.4.2創意園藝工程創意農業是觀光休閑農業的重要內容,是都市型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標志,也是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園藝產業為載體,以園藝文化為核心,引入現代創意文化產業理念和經營方式。積極引導、培育和創建創意農業企業,建立不同形式的創意農業園和基地,培養創意農業規劃設計和創意農業產業開發人才,開發創意農業產品,提煉有人氣的創意活動,形成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的創意產業形態。
2.4.3有機園藝工程在南京市選擇生態環境符合有機農業生產標準的地區,根據園藝產業特點,按照有機農業要求,使有機園藝生產總面積達8萬畝(現有有機園藝面積2萬畝,新發展6萬畝),結合南京市現有產業基礎,重點培育有特色和市場影響的有機園藝生產企業10個,帶動30~50個有規模的園區和生產基地建設,形成有影響力的有機產品品牌。培育組織化程度較高的營銷企業或經濟合作組織30個左右。培育和引進有競爭性的加工出口企業30家以上。
2.4.4品牌創建工程以品牌建設帶動產業發展,通過品牌優勢推進產品開發,拉動南京市園藝產業總體水平的提升。在現有品牌建設成就的基礎上,創建國際有影響的園藝品牌1~2個,增強園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創建國內知名品牌3~5個,提高產品在全國的覆蓋率;創建江蘇省品牌8~10個,增加南京園產品在省內市場的占有率;創建南京市品牌15~20個。為南京消費者提供具有信譽保障、品質保障和數量保障的園藝產品和園藝服務。
3保障措施
3.1科學論證,搞好產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先行。首先應在充分調研和分析論證的基礎上,確定南京市優先發展的園藝品種和產業形態,以及適宜的發展區域,只有發揮區域優勢,實行區域化種植,才能形成規模效益,這也是世界各國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明確發展的框架、具體目標和中長期發展重點,使園藝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向優勢經營者集中,以利于城鄉資源的整合、比較優勢的發揮和生態環境的改善,最終實現園藝產業結構的優化、功能結構的調整,生態環境的協調和農民收入的提高這一系列目標。并將規劃分解落實到區縣,各區縣再根據本地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因地制宜,制定科學、合理的區域園藝業發展規劃。
3.2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園藝業是高投入高產出的行業,園藝業生產特點決定了園藝業必須走適度規模經營的路子,才能生存發展下去。園藝業大多在丘陵崗地種植,然而多數丘陵崗坡地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十分薄弱,因此,園藝業發展要有突破,離不開財政資金的扶持。發展園藝業一般基礎性投入在每畝5000~8000元(含種苗、肥料、開溝整地、種植撫育等),因此每畝補助標準應在2500~4000元左右。同時,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的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分別在扶持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加速土地流轉、實施高效農業、設施農業和綠色南京工程等方面予以的項目扶持。與此同時,廣泛吸納各類社會資本參與開發,才能保障充分的資金投入。
3.3優化品種結構,建立良繁體系優良種苗是園藝業結構調整的切入點和發展優質、高效園藝業的根本保證。要以實施三項更新工程為契機,大力引進國內外名特優園藝業新品種;大力引進應用國內外先進的、實用的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采用工廠化育苗等先進的育苗設施和技術,擴大西瓜嫁接苗、高檔花卉穴盤苗、無性系茶苗、優質果品和綠化苗木的組培脫毒苗等園藝種苗的繁殖規模,初步建立起全市較為完善的園藝業良種繁育推廣體系。
3.4提高組織化程度,推進規模經營大力扶持龍頭企業、生產經營能手,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高效運行模式,以龍頭企業和種植大戶的經濟規模、組織管理能力、先進實用的技術經驗等帶動周邊產業的發展;通過加強聯合,延伸產業鏈,組建融生產、加工、旅游開發、技術推廣、信息服務為一體的跨產業集團型龍頭企業,促進產業快速升級。要積極扶持發展企業和農民自己的合作經濟組織,建立果農協會、茶農協會、花農協會等,通過中介組織來溝通信息,協調產銷、加強聯合,搞好服務,使園藝業規模經營率達到85%以上。
作者:袁登榮程萬強馮萍單位:江蘇省南京市農林園藝技術推廣站江蘇省南京市農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