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稻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基于在重慶市璧山區的“半旱式稻菜輪作環保高效栽培模式”示范成效,總結歸納了半旱式稻菜輪作模式水稻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其要點是:選用優質高產高效品種;適期播種,培育壯秧;精細整地,適齡機插;平衡施肥,高效管水;綠色高效防控病蟲草害;適期機收,科學晾曬。
關鍵詞:
半旱式稻菜輪作;高效栽培模式;水稻;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
為探索以重慶為代表的西南丘陵山區稻田持續高效利用的技術模式,2009年以來,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與璧山區農技推廣中心等部門成立了技術攻關組,以璧山區丁家、正興等鎮(街)為試點,在國家科技部、重慶市科委、重慶市農委及璧山區財政等的項目資助下,成功研究提出了“半旱式稻菜輪作環保高效栽培模式”。該模式不僅解決了糧菜爭地的矛盾,提高了水稻生產的效益,還通過水旱輪作的方式解決了蔬菜連作的障礙,提高了土壤基礎肥力,實現了稻田肥藥的雙減[1]。目前,該模式在璧山區累計推廣面積超過2萬hm2,增收350萬元。2016年,為了進一步提高該模式的水稻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技術攻關組探索實踐了水稻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以‘渝香203’為主推品種,在璧山區正興鎮石院村建設了10hm2高產高效示范片,經專家實產驗收,示范片水稻最高單產738.8kg/667m2,平均單產696.1kg/667m2。本文基于高產示范的成效,總結歸納了半旱式稻菜輪作模式水稻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以期促進丘陵山區稻田的持續高效利用。
1選用優質高產高效品種
重慶市的當前水稻生產中,雜交水稻品種多達240余個,但年推廣面積超過1.33萬hm2的雜交水稻品種數量僅5~6個[2]。在璧山區近幾年的水稻高產示范中,2012年位于璧山丁家的18hm2‘渝優7109’示范片,平均單產為788.4kg/667m2,超高產典型達814.2kg/667m2[3]。2014年,在2012年相同地點、相同面積的‘渝香203’示范片,平均單產為715.8kg/667m2,超高產典型達769.3kg/667m2。為了進一步實現稻田肥藥的雙減目標,在保證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前提下,應更加注重考慮品種的抗病性和養分利用率,結合璧山區的高產實踐,建議選擇‘渝香203’‘渝優7109’等優質高產高效水稻品種[4-5]。
2適期播種,培育壯秧機
插秧苗的適宜播種期應根據區域歷年的氣候條件、品種特性和稻田耕作制度等因素綜合確定。對于璧山區的稻菜輪作模式,機插水稻的適宜播種期宜在3月上旬。育秧方式建議采用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提出的塑料軟盤稀泥育秧,與傳統機插育秧技術的最大區別在于育秧基質由過篩的旱為秧田稀泥,從而顯著降低了營養土準備的成本,解決了客土育秧引起的旱地耕作層土壤流失問題。每盤播種量宜控制在65~70g干谷,可分廂稱重,采用重慶市稻源農機有限公司生產的“V-6L水稻手推播種器”播種。秧田期管理方面,立針至1.5葉齡期間,要注意立枯病的防控,發現病株,立即噴施70%敵克松粉劑500倍液防治。1.5葉齡后,要注意水肥的促控,培育矮健的毯狀秧苗。秧床宜處于干濕交替狀態,可根據秧苗長勢噴施磷酸二氫鉀800倍液或適當撒施尿素。
3精細整地,適齡機插
4月上旬蔬菜全面采收完后,可采用大型激光平地機或普通微耕機整田,耕深10~15cm。耕整后,要求泥土上細下粗、上爛下實、細而不糊,面層無秸稈和雜草,埋茬深度4cm以上,地面高差5cm以內。耕整后的田塊在插秧前應進行泥漿沉實,以便插秧時不陷機、不壅泥。泥漿沉實后達到泥水分清,沉實不板結,水清不渾濁,水深保持1~3cm。4月中下旬,秧苗長至5葉齡左右,可采用“久保田SPW-48C”插秧機栽插水稻。栽插行距(30±2)cm,株距(18±2)cm,每667m2栽插1.1萬~1.2萬穴,每穴2~3苗。漏插率應≤5%,如果連續缺穴達3穴以上,則應人工補苗。均勻度合格率≥85%,即穴株數為2株和3株的穴數占總穴數的85%以上。栽秧深度1~2cm,保證秧苗不漂浮。
4平衡施肥,高效管水
施肥策略應按照水稻精確定量栽培的原理,注重土壤基礎地力、品種需肥特性和目標產量三結合[6-7],肥料種類應注重有機肥、配方肥及葉面肥的配合,施氮比例應注重基蘗肥適量后移作穗粒肥。根據璧山區稻菜輪作田的基礎地力表現,現以‘渝香203’目標產量700kg/667m2為例,將高效施肥技術表述如下。(1)基肥:結合機械整田,每667m2施入25kg復合肥(N-P2O5-K2O=20%-8%-12%)和10kg過磷酸鈣(P2O5=12%)。(2)分蘗肥:秧苗移栽后7d內,每667m2施入6kg尿素(N=46.4%)。(3)穗肥:水稻拔節期,每667m2施入8~10kg尿素(N=46.4%)和8kg氯化鉀(K2O=60%)。水分管理方面,分蘗期應注重淺濕灌溉,強根促蘗。水稻長至10葉齡(璧山區‘渝香203’大約在6月10日左右),即進入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此時應讓田面水自然落干,曬田控蘗,待田面曬出指寬裂縫,可見水稻白根時,立即蓄水保孕穗,同時施入穗肥。在穗分化至抽穗揚花期,應淺水灌溉促大穗;在灌漿結實期,應干干濕濕交替灌溉,養根保葉促灌漿,切忌斷水過早,否則容易遭受高溫伏旱,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5綠色高效防控病蟲草害
重點防控稻瘟病、稻紋枯病,稻螟蟲;重點關注稻飛虱、稻粘蟲等。推薦采用稻-鴨共生技術、太陽能殺蟲燈技術、生物信息素誘捕技術以及茚蟲威、甜核•蘇云菌可濕性粉劑、井岡•蠟芽菌可濕性粉劑等生物農藥防控“兩病一蟲”,必要時采用化學藥劑?!皟刹∫幌x”及草害防控技術措施如下:(1)結合水稻分蘗肥施用,每667m2拌入丁•芐除草劑100~120g或其他專用型除草劑撒施,并保持淺水層7d左右,一次性防治稻田雜草。(2)在水稻分蘗盛期和破口期,每667m2分別用“甲維•茚蟲威”8~10g+“井岡•蠟芽菌”40g,或分別用“甜核•蘇云菌”90g+“井岡•蠟芽菌”40g,對水25~30kg機動噴霧,防治稻紋枯病及蟲害。必要時,在分蘗盛期和抽穗期每667m2用5%氟蟲腈懸浮劑30~40mL或20%毒死蜱•三唑磷乳油80~120mL或氯蟲苯甲酰胺(康寬)懸浮劑15~20mL,對水25~30kg機動噴霧,防治二化螟;在水稻破口期,每667m2用20%三環唑100g或40%稻瘟靈乳油100mL,對水25~30kg機動噴霧,防治稻瘟病。
6適期機收,科學晾曬
當全田90%的稻谷黃熟時,及時搶晴天機收。收割機推薦選用全喂入式“久保田PRO688Q”和半喂入履帶自走式“4LBZ-100”。前者為主流機型,適宜于大田,整機長5.01m、寬2.65m、高2.82m,割幅2m,割茬高度范圍3.5~15cm,作業效率一般為0.3hm2/h;后者為2014—2016年重慶市支持推廣的農業機械產品,適宜于小田,長2.2m、寬1.3m、高1.64m,割幅1m,割茬高度范圍10~15cm,作業效率一般為0.15hm2/h。稻谷收獲后,切忌薄層暴曬,種植大戶盡量交由糧食加工企業低溫烘干,普通散戶則可將稻谷適當攤成厚層曬干,以提高稻米整精米率。
參考文獻:
[1]郭志富,姚雄.半旱式稻菜輪作模式水稻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1(18):62-62.
[2]姚雄,段秀建,李經勇,等.重慶市雜交水稻種子產業現狀、問題及發展建議[J].雜交水稻,2016,31(3):1-6.
[3]朱達明,穆麟,姚雄.重慶低海拔區水稻擴行壯株栽培技術及其超高產實踐[J].農業科技通訊,2013(8):186-187.
[4]張現偉,唐永群,李經勇,等.優質香稻新品種渝香203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稻米,2011,17(3):66,68.
[5]唐永群,張現偉,李經勇,等.國審優質高產雜交水稻新品種渝優7109的選育及栽培要點[J].農業科技通訊,2012(4):122-123.
[6]黃昌明,姚雄.重慶淺丘河谷區雜交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及推廣建議[J].農技服務,2014,31(7):237-238.
[7]姚雄,李經勇,李杰,等.重慶水稻精確定量高產栽培示范研究及技術推廣建議[J].中國稻米,2015,21(4):197-200.
作者:徐繼釗 姚雄 李經勇 單位:重慶市璧山區農業委員會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