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七葉樹栽培技術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總結了七葉樹在平原地區栽培中催芽、種子生產、苗木培育、栽植管理、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技術。
關鍵詞:
七葉樹;栽培技術
七葉樹是無患子目七葉樹科,七葉樹屬聚傘圓錐花序組落葉喬木,七葉樹樹形優美、花大秀麗果形奇特,是觀葉、觀花、觀果不可多得的樹種,為世界著名的觀賞樹種之一。在多年種植七葉樹的基礎上,現將七葉樹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催芽
通過機械擦傷、酸蝕、水浸、層積或其它物理、化學方法,解除休眠,促進種子萌發的措施。
2種子生產
2.1種實采集
2.1.1采種母樹選擇。應選擇生長在地勢平坦、向陽處,樹體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結果多,樹齡在20年以上的中壯年樹作采種母樹。
2.1.2采種時間。于9月中旬~10月下旬,果實外皮由綠色變成黃褐色,有部分果實開裂即可以采集。
2.1.3采集方法。采集果實前進行樹下清理,鋪上塑料布,收集自然脫落或人工采集的果實。
2.2種實調制
2.2.1脫粒。收集的果實堆放在墻角或院內陰涼處,蓋上麻袋、草簾,每天翻動數次。待果實開裂后,即可凈種。
2.2.2凈種。果實開裂后,挑選栗紅色、種皮堅硬、光澤明亮、種粒飽滿、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的種子。置陰涼處晾干3~5d。
2.3種子消毒
選出的種子放入1%高錳酸鉀溶液中浸15min消毒,然后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備用。
2.4種子貯藏
將消毒后的純凈種子與濕粗河沙按1︰5比例混勻進行濕藏,濕沙含水量以手握成團、手捏則即散為宜。在排水良好、地勢高燥、背風陰涼處挖土坑進行層積貯藏。土坑深80~90cm,長度按照種子量多少而定。在坑底部鋪10cm左右厚的濕粗河沙,然后填入種子與濕粗河沙的混合物至離坑口15cm左右,再覆蓋濕粗河沙與地面相平,最后用土壤封半圓形土堆。每1m留通氣孔(可以用適量秸稈作通氣材料)。種子貯藏后適時檢查沙的濕度、種子是否霉腐、鼠害等情況。應保持沙濕度適宜;如種子霉腐,應立即取出除去霉腐種子,消毒后用干凈新沙重新貯藏;如發現鼠害,及時滅鼠。
3苗木培育
3.1苗圃地選擇和整地
3.1.1苗圃地選擇。育苗地應選擇交通方便,地下水位高,距離水源較近且背風向陽地方。土層厚度在50cm以上,排水良好,坡度低于5°,肥沃的近中性壤土或沙質壤土。
3.1.2整地作床。整地前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做基肥,667m2施肥量為4~6m3、過磷酸鈣10~15kg、尿素或復合肥施5kg~10kg。施肥后深翻,打碎,耙平。播種前再進行細致整地,清除雜草和石塊。作底床。畦面寬1.0~1.2m,畦埂底寬30cm,畦埂高15cm,畦長依地形、育苗面積而定,一般為20~50m。
3.1.3苗床消毒。播種前10~15d,用75%五氯硝基苯4g/m2、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g/m2,混合后撒入土壤,耙勻滅菌。
3.2播種
3.2.1時間。采用春季播種。也可秋季隨采隨播。春季播種,3月上旬土壤解凍后即可進行。播種時間越早越好。
3.2.2催芽。播前10~15d取出完好種子,置背風向陽處搭小拱棚,進行種子催芽。催芽過程中注意保持濕潤。種子有30%裂口露白,即可播種。
3.2.3播種方法。采用點播,株行距13cm×15cm。播種深度為5~6cm。播種時種臍向下。播種后噴透水,覆蓋地膜。
3.3播種后管理
3.3.1預防鼠害。播種后投放7.5%殺鼠醚或80%的敵鼠鈉鹽毒餌滅鼠。667m2投放量為100~150g,分10~15堆。餌料一般采用小麥、玉米、面粉等。
3.3.2破膜放苗。苗木出土后,及時破膜放苗。
3.3.3灌溉與排水。視墑情及時灌溉。3.3.4施肥。6~8月份,追施尿素。每隔10~15d,667m2噴施0.1%~0.3%尿素3~5kg。8月下旬,噴施適量0.3%~0.5%磷酸二氫鉀。
3.4大苗培育
將1年生苗木以0.5m×1.0m株行距移植,以后根據培育目標,逐步擴大株行距培育大苗,進行田間正常管理。
3.5苗木出圃
3.5.1起苗。苗木出圃時,提前7d灌水。1、2年生苗裸根出圃,根系醮泥漿。3年生以上苗帶土球出圃,土球用草繩包扎。
3.5.2分級。合格苗要求發育良好,基干通直,充分木質化,無病蟲害和嚴重機械損傷,具有發達的根系,為Ⅰ級苗或者Ⅱ級苗。
3.5.3出圃。苗木出圃應出具苗木檢驗證書。
3.5.4包裝和運輸。長途運輸的苗木,應修枝,蘸泥漿、并包扎根部。起苗后及時運輸。苗木運輸過程中,苗木與車廂之間用軟體材料填充,避免損傷苗木。帶土球的苗木應注意防止土球松散。運輸過程中應防止苗木失水。到目的地后應立即進行栽植或假植。
4栽植與管理
4.1栽植
按設計要求,選擇苗木。帶土球栽植時,土球直徑為苗木胸徑的8~10倍,高度為直徑的2/3。栽植時,放苗前先測量土球高度與種植穴深度,使二者一致。苗木放正直立,使土球上表面與地面相平或略高。邊往穴內空隙處填土,邊用锨把或木夯夯實填充的土,直至與地面相平。填土時不能蓋土球,夯實時不能夯土球。立支柱。筑圍堰,澆透水。
4.2施肥
10月份以后至土壤封凍前施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生長季節追肥1~2次,以速效肥為主。
4.3灌溉與排水根據墑情及時灌溉與排水。
4.4整形修剪整形
修剪在每年落葉后冬季或翌春發芽前進行。整形修剪的原則為枝條分布均勻,生長健壯。剪除枯枝、內膛枝、纖細枝、病蟲枝及生長不良枝條,短剪枝條,形成良好樹冠。
4.5病蟲害防治
4.5.1褐斑病。加強水肥管理,壯樹防病。清掃有病落葉集中燒掉,消滅病源。在發病前10d左右噴撒1次倍量式波爾多液200~240倍液,若春雨連綿,以后每半月噴1次。
4.5.2根腐病。注意開溝排水,雨季扒土晾根,減少病害發生誘因。種子及苗木根系用惡霉靈600~800倍液或甲霜惡霉靈800~1000倍液浸泡消毒。用惡霉靈1200~1500倍液或甲霜惡霉靈1500~2000倍液灌根。
4.5.3金毛蟲。越冬前(10月上旬)在樹干上綁草把,引誘幼蟲潛伏越冬,早春解除集中處理。小幼蟲群集未分散前摘除蟲葉,殺滅幼蟲。噴藥防治:25%滅幼脲懸浮劑2000~25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500~3000倍液。
4.5.4金龜子。成蟲發生期,用黑燈光誘殺成蟲或人工撿拾假死成蟲。結合整地,冬季翻耕,拾除幼蟲、蛹和成蟲。毒土防治幼蟲:蠐螬專用型白僵菌殺蟲劑1.5~2kg/667m2與15~25kg細土拌勻撒施,淺鋤,澆水。
4.5.5桑天牛和梨眼天牛。嚴格植物檢疫,發現帶蟲植株,立即拔除,用9g/m3磷化鋁片劑熏殺2~3d。用瀝青、清漆涂抹鋸剪口,防止天牛產卵。8~10月,設大斑啄木鳥招引木,利用天敵控制天牛。氣溫20℃以上時,用1.6×108孢子/mL白僵菌或綠僵菌菌液噴侵蟲孔。7~8月成蟲活動期,在枝干上用5%溴氰菊酯微膠囊劑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000倍液噴霧。于早晚在有新鮮糞屑的蛀道口,用鐵絲刺入蛀道,刺殺幼蟲。用藥棉蘸2.5%溴氰菊酯乳油400倍液塞蟲孔。
作者:張合成 周彩云 趙宇 董德培 單位:河南省漯河市園林管理處 漯河市林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