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畜牧業扶貧發展現狀與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精準扶貧是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提和重要舉措,畜牧業作為云陽縣農業支柱產業之一,在精準扶貧及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一、云陽縣畜牧業扶貧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云陽縣全面推進三區劃分及糞污治理工作,畜牧業生產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促進現代畜牧業持續健康平穩發展。一是穩定發展生豬產業,2017年全縣生豬存欄680212頭,出欄853158頭。二是大力發展牛羊主導產業。通過推廣種草養牛模式等種養結合,生態循環養殖模式,促進了我縣牛羊產業的平穩發展。全縣2017年肉牛存欄117172頭,出欄50734頭,山羊存欄292116只,出欄570584只。三是快速發展土雞等特色產業,2018年全縣禽類存欄2919475羽、出欄3126123羽。據不完全統計,云陽縣將生豬、中蜂、草食牲畜等養殖業作為貧困村主導產業之一占全縣貧困村18.5%左右,此外,在家貧困戶中養殖收入在生產經營性收入甚至全年收入中也占據了較大比例,畜牧業扶貧推進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做出較大貢獻。
二、云陽縣畜牧業扶貧存在的問題
1.人口綜合素質偏低。目前貧困地區18~45歲勞動力大部分外出務工,在家的主要是兒童、婦女、老人,而從事畜牧業養殖的多為老人,這些人綜合素質相對不高,接受新技術、新理念能力有限,養殖方式基本為原始狀態,畜禽成活率和長成率都較低,飼養周期較長,影響了產業的檔次,從而影響了整個產業的經濟效益。
2.疫病防控風險較大。畜舍條件簡陋,環境陰暗潮濕骯臟,養殖戶缺乏基本的動物疫病防控知識和條件,用藥、用料不規范,不標準,生產規模小而分散,一旦發生疫情不能及時有效控制,往往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同時,販子為謀求利潤,在畜禽調運過程中,不申報檢疫、不取得相關審批手續就將來路不明的畜禽販賣給農戶,農戶疫情防范較差,與當地畜群混群飼養,易將疫情傳染到當地動物身上。
3.基層獸醫隊伍不完善。一是較大部分獸醫人員文化水平偏低,年齡偏大,專業技能參差不齊,獲取新專業知識途徑較少。而近年來動物因受污染環境中多重因子的復雜作用,新的疾病與動物變異現象增多,依靠傳統辦法來治療新病并不能解決問題,有時甚至將病情愈演愈烈。二是年輕專業人才往往被抽調到其他崗位,導致年輕干部的專業技術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三是村級防疫隊伍工資待遇較差,政府缺乏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導致個別防疫員為完成防疫任務,敷衍了事,責任心不強。
4.養殖戶養殖產品不統一。由于缺乏統一的管護,養殖戶之間養殖方法各異,產品毛色、體型、質量也參差不齊,導致養殖戶經濟效益不明顯。
三、云陽縣畜牧業扶貧發展建議
1.多途徑提高貧困戶養殖技術。針對養殖戶文化水平較低和缺乏專業養殖防疫技術的現狀,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加大培訓力度,采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選出典型案例讓養殖戶親身體驗操作,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二是發放養殖技術手冊,讓養殖戶隨時學習。三是組建縣級專家團隊,定期不定期對養殖戶進行指導,并對相關情況進行會診,提升專家團隊整體水平。
2.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貫徹“防重于治,預防為主”的防控方針,推行強制免疫和月月補免相結合的防疫工作制,強化消毒措施。對全縣畜禽販子進行登記造冊,落實黑白名單制,在非常時期進行流通、售賣來歷不明或無合格檢疫證明進行嚴厲處罰。
3.健全基層獸醫隊伍。一是鄉鎮獸醫人員要禁止跨部門從事其他行業,實行“新老”結合,這樣才能發揮獸醫人員的專業特長。二是提高村級防疫員工作經費,實行資格準入、擇優聘用、目標考核和末位淘汰制度,實行動態管理,定崗不定人。4.實現規模化經營。將分散的各個小型畜牧養殖進行整合,根據養殖規模,由村或鎮為單位組建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供種、統一防疫、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四統一”模式,從畜禽的體重、毛色等方面確定產品等級,然后根據等級確定價格區間。同時政府出臺相應的監管和激勵措施,調動養殖戶和專業合作社的積極性,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產。在畜牧業精準扶貧工作中,政府要不斷發揮企業、合作社及養殖戶之間的橋梁作用,出臺相應的扶持激勵政策,只有這樣才能夠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作者:操武能 單位:重慶市云陽縣畜牧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