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金融生態環境社會信用范文

金融生態環境社會信用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生態環境社會信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金融生態環境社會信用

一、金融生態環境的概念闡釋及其與社會信用體系的相互關系

金融生態環境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金融生態環境包括社會信用體系與政策法律等內容。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認為,金融生態就是指微觀層面的金融環境,包括法律、社會信用體系、會計與審計準則、中介服務體系、企業改革的進展及銀企關系等方面的內容。廣義的金融生態環境包括文化環境、經濟環境、法律環境、政策環境、信用環境等。可見,金融生態環境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其中各成分、各要素相互連接、相互依賴、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的金融生態鏈,包括社會信用體系在內的各成分平衡的共生。而社會信用體系無疑是金融生態環境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

社會信用體系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社會信用體系主要包括信用調查活動和信用評級活動。廣義的社會信用體系包括了與信用交易有關的四個主要環節的制度安排:一是信用的投放,二是信用風險的管理和分散,三是信用信息服務,四是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廣義的社會信用體系幾乎涵蓋了整個市場經濟體制的所有重要方面,既涉及對交易過程的規范,也涉及到對市場主體和政府行為的規范,可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金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全面而深遠的,甚至可以說,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關系著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成敗。

二、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步入了快車道,綜合國力大幅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極大提高。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建設金融生態環境的需要,黨的十六大報告和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都強調了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性。2004年2月總理在全國銀行、證券、保險工作會議上強調:金融安全事關大局,維護金融安全,必須健全金融法制,加強金融監管,整頓金融秩序,加快信用體系建設。要加快全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建設,規范社會征信機構業務經營和征信市場管理。2006年1月中國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在全國聯網正式運行,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也于2006年8月在全國聯網正式運行。截至2006年末,央行的征信系統數據庫已經覆蓋全國,并為5.33億自然人和1116萬多戶企業建立了信用檔案。這些對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來說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與此同時,信用體系建設的速度仍嚴重滯后于經濟發展速度。誠信缺失主要表現在經濟領域,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廣告充斥市場、價格欺詐、中介組織違反獨立、公正的職業道德的現象層出不窮,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加大了交易成本,降低了商業競爭力、辦事效率,直接影響到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存在諸多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一)信用立法滯后,失信懲罰機制尚未有效建立

具有完備的法律法規是社會信用體系完善的重要表現。我國現行法律中,只有《民法通則》、《反不正當競爭法》、《擔保法》、《票據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中規定了關于信用的一些原則性條款,《刑法》中對欺詐等行為也有相應的懲罰規定。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一部相對完整、系統的規范信用活動的專門法律。雖然在一些法律法規中也有關于信用的規定,但受傳統意識的影響,這些規定還沒有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不能對失信行為形成強有力的約束,在一些失信和詐騙案件的審理中,還存在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傾向。這些都非常不利于良好金融生態環境的形成和維系。因此,要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首先就必須要完善立法,以法律作為保障。

(二)社會信用中介服務行業發展滯后

信用征集、信用調查、信用評估、信用擔保、信用咨詢等信用中介機構的完善與否關系著信用制度能否真正建立。目前,我國信用中介服務機構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由于用國家信用代替了各類信用關系,缺乏維系社會經濟生活正常運轉的獎懲機制,使得信用機構少,市場規模小、經營分散、行業整體水平不高,市場競爭基本處于無序狀態。沒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學的信用調查和評價體系,導致了企業的信用狀況得不到科學、合理地評估。

(三)缺乏信用教育和信用研究

目前我國信用管理教育還很落后,國內幾乎沒有一所專門的信用管理學院,甚至沒有信用管理課程,沒有一所院校開展系統的信用管理職業人員從業資格教育工作。我國的信用管理教育還很落后,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這造成了長期以來人們只知道信用的道德層面的含義,很少去從教育和經濟層面系統地思考信用問題,嚴重阻礙了信用體系建設的實質性進展。

(四)信用信息開放程度低

社會信用記錄集中于政府部門,政府及其下屬的事業單位負責信用記錄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工作,全社會信用記錄的市場開放程度低,征信企業缺乏向企業和個人正常獲取和檢索信用信息的途徑。

三、基于良好金融生態環境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路徑選擇

(一)加快信用法律法規的建立

營造良好金融生態,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必須立法先行。鑒于我國的國情,信用立法難以在短期內完成,但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客觀上又需要較為完備的法律體系作為保障。因此,建議我國從三方面推進信用立法工作:一是盡快出臺《征信法》,代替人民銀行制定的《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管理條例》,將征信制度由部門規章提升到法律范疇,確立征信制度的權威性和法律地位;二是抓緊研究、率先出臺急需的法律、法規,如《信用報告法》、《社會信用信息法》、《信息披露條例》等,為商業化的社會征信機構在開展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的搜集、保存、評級、服務等業務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據;三是抓緊修改和完善《公司法》、《破產法》、《合同法》、《擔保法》、《商業銀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中涉及信用的內容,特別是其中的懲罰條款,對諸如產權制度、契約制度、競爭制度、輿論監督制度等,也應該加以健全和補充。

(二)建立統一的信用信息管理數據庫

先進的信用風險控制方法需要有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來支持,應充分發揮會計核算自動化和網絡化的優勢,根據信用風險控制的需求,利用數據庫建立信息檔案,及時獲得數量多、質量高的信息,實現信息的實時錄入,不斷滿足信用風險控制系統數據信息的動態需求。

中國人民銀行在推動我國征信體系建設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實現了企業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升級改造和全國統一企業、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建設。下一步社保、住房公積金以及企業的環保信息等將納入該系統。伴隨著該數據庫的應用,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規范信息收集和錄入,確保信息準確、及時、有效,能準確反映企業和個人的信用狀況,既要滿足商業銀行多樣性風險控制的需求,也要建立個人消費者信息糾錯工作機制;非銀行社會信用信息的更新,更涉及到多個政府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協調,人民銀行應責無旁貸地做主協調人。

(三)大力發展社會征信行業,發展信用中介組織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初級階段,其核心任務是促進征信行業的發展,只有征信行業得到全面而健康的發展,才能形成失信懲罰機制的基本條件。我國在現階段,應大力發展和鼓勵民間的經營性征信機構,特別是要大力發展信用管理民間機構,通過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提供法律保障、數據信息開放等有利條件,鼓勵社會各界包括民營、中外合資、合作機構根據規定開辦專業化的信用服務機構,積極發展信用中介組織,為社會提供廣泛的信用中介服務,以此促進信用服務業健康發展。在此基礎上,明確征信業的管理部門,并逐步統一征信機構資質標準、建立市場準入、退出機制,嚴格規范信用中介組織的行為。

(四)大力開展信用管理教育,建立和完善失信懲罰機制

重塑“誠實守信”的社會價值觀念體系是營造良好金融生態,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使誠信成為人們交往的道德準則,強化“守信光榮、背信可恥”的觀念。同時,要建立社會失信懲罰及獎勵的長效機制:加大對各類企業、個人失信行為的處罰力度,對不良信用記錄進行合法且有效的公示,設立“黑名單”,形成失信的企業難以生存、發展的氛圍;同時,設立“紅名單”、“綠色通道”等,通過免工商年檢、降低貸款利率、提高授信額度等各種措施,對誠實守信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這樣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誠信氛圍,也是良好金融生態環境有序運行不可或缺的觀念因素。

(五)大力培育和發展信用市場

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應繼續大力培育信用市場,通過催生中國企業對征信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市場,擴大信用經濟規模,增加社會對信用管理中介行業的需求,做大“蛋糕”;與此同時,政府應當制定一些優惠政策,支持征信機構研發和創新征信產品,為社會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增值服務。同時,政府對社會信用信息系統的整合是對政府管理體制、行政效率的一種考驗。社會信用信息管理系統的整合需要政府各部門通力合作,否則各部門的建設成果只可能是分散和孤立的行業系統,而不可能是真正促進消費增長和經濟增長的有效的社會系統,不利于市場化的信用服務業的增長壯大。

(六)建立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信用風險防范機制

要建立一個規范有序的市場經濟秩序,除了外部的社會信用體系和相關法治環境外,作為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和主要服務對象,市場主體的信用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很多金融機構、企業的信用管理制度建設尚處在自然盲目狀態,防范市場信用風險的能力有限,不敢輕易進行信用交易,結果反過來又影響了其市場競爭能力,喪失很多商業機會。

需要指出的是,我國現有的信用經營機構主要是金融機構,其中主要是商業銀行,從國際上看,企業也是非常重要的信用經營機構,其主要信用活動是信用銷售。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我國應重視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建設:一方面完善企業自身信用風險控制制度,包括財務核算制度、銀行貸款管理制度、應付賬款管理制度等;另一方面完善客戶信用風險控制制度,包括客戶資信管理制度、客戶授信制度、應收賬款管理制度等。

四、結論

作為金融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信用環境對金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全面的、廣泛的與基礎性的。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是金融生態環境有序運行的前提,社會信用環境建設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約金融生態環境的好壞。因此,科學推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必須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改善社會信用環境。在這其中,政府要發揮引導作用,加強信用立法,大力培育和發展信用市場,使征信行業邁向市場;同時也要發揮公眾的作用,培養信用管理人才,教育群眾,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另外應建立有別于金融機構的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信用風險防范機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利视频导航网站| 91欧美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最近最新好看的中文字幕2019| 偷窥无罪之诱人犯罪电影| 露暴的楠楠健身房单车|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性欧美高清come|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国产乱妇乱子在线播视频播放网站| 欧美色图校园春色| 国产精品特黄毛片| avtt在线观看| 好爽好多水小荡货护士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色综合小说天天综合网| 国产的一级毛片完整| 91大神精品在线观看| 天天色天天综合| 一级特级黄色片| 扒开女人双腿猛进猛出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柳菁菁《萃5》专辑|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 美国式禁忌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国产a免费观看| 国产福利片在线| 天堂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bt天堂在线最新版在线|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成品大香煮伊在2021一| 丰满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久久精品99视频| 日韩高清特级特黄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