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觀光農業旅游發展狀況及建議范文

觀光農業旅游發展狀況及建議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觀光農業旅游發展狀況及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觀光農業旅游發展狀況及建議

觀光農業是農業與旅游業結合的新興產業,也是旅游學、園藝學、農學等學科交叉的新領域,成功地將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和觀光休閑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觀光農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其稱謂和概念尚無統一的表述,僅其稱謂就有休閑農業、觀光農業、農業旅游、休閑觀光農業、觀光休閑農業等,國外也將這種類型的旅游歸入到鄉村旅游的范疇。馮晶麗[1]認為,觀光農業(或稱休閑農業、旅游農業)是以農業活動為基礎,農業和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交叉農業。它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充分開發具有觀光、旅游價值的農業產品,把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藝術加工和游客參與農事活動等融為一體,是一種集觀光、休閑、度假、修學、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游憩體驗形式。本文對江蘇觀光農業發展的優劣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關對策,以期為江蘇觀光農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1江蘇觀光農業的發展優勢

1.1旅游資源優勢

1.1.1農業旅游資源豐富江蘇位于我國經濟較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便是富饒之地、魚米之鄉,農耕歷史非常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當地擁有豐富的觀光農業旅游資源。首先,江蘇跨江濱海,河湖眾多,水網密布,有太湖、洪澤湖、長江、京杭大運河,東臨東海,其漁業資源非常豐富,為觀光漁業和湖濱江濱海濱休閑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資源。其次,江蘇以平原為主,也有很多的丘陵地帶,絕大部分地區在海拔50m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主要有老山山脈、云臺山脈、寧鎮山脈、茅山山脈、宜溧山脈。再次,江蘇的農作物、林木、畜禽種類繁多,也是重要的旅游資源,江蘇蠶桑聞名全國,著名的蘇州碧螺春,南京雨花茶,著名的銀杏之鄉———泰興,沿海有丹頂鶴、白鶴、天鵝等珍稀飛禽。最后,江蘇有豐富的鄉村民風民俗、文化藝術和民居建筑,如古樸的周莊水鄉風情,現代化的華西村。江蘇的觀光農業主要形成了“一圈、兩區、三帶”的總體空間布局,分別是南京都市觀光農業圈、環湖觀光農業區、丘陵生態觀光農業區、沿江觀光農業帶、沿海觀光農業帶、黃河故道田園觀光農業帶。截至2008年底,江蘇鄉村旅游點突破2000家,擁有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124家(表1),數量居全國第一。

1.1.2資源文化底蘊深厚江蘇歷史悠久,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鄉村民俗風情,有特色的鄉村民居建筑、傳統的勞作形式以及工藝品。如“姑蘇十二娘”由船娘、繡娘、織娘、茶娘、扇娘、燈娘、琴娘、蠶娘、花娘、歌娘、畫娘、蚌娘組成,都是勤勞善良、心靈手巧的吳地婦女的典型代表,如今也成為蘇州民俗文化的一個縮影。南京云錦、蘇州刺繡和緙絲、檀香扇、玉雕、紅木家具和雕刻、無錫惠山泥人、南通風箏、常熟花邊、宜興紫砂陶器、常州梳篦、蘇州、揚州以及南通的盆景等都是在海內外享有盛名的工藝精品,蘊含了江蘇悠久的文化歷史。蘇州東西山的古村落中的明清建筑,也以其悠久的歷史變得更有吸引力。

1.2交通區位優勢江蘇位于我國大陸東部沿海的中心地帶。毗鄰上海、浙江、安徽、山東,萬里長江由此入海,是沿海進入內地的重要通道。隨著寧滬、京滬高速公路的建成,城際鐵路的開通,游客進入江蘇的時間大大縮短。截至2008年底,江蘇的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了3725km,居全國各省區前列,預計至2015年,通車里程將達到5200km,基本建成“五縱五橫五聯”的江蘇高速公路網。江蘇便利的交通減少了游客出游時間,江蘇在交通地理位置上的優越性也越來越明顯,航空、鐵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四通八達,乘車環境和條件改善較大,已基本形成橫貫東西、溝通南北、聯結全國、走向世界的水陸空并舉的綜合運輸網絡,旅游交通業朝著“快捷、舒適、便利”的方向發展,使人們的出游也越來越方便。

1.3客源市場優勢江蘇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的經濟中心,2010年江蘇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2511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44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835元,位居全國第6、華東第3。同時,長三角地區城市生活節奏較快,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不斷增大,人們在有錢有時間的情況下,有強烈的出游欲望,特別是以度假休閑為主的觀光農業,這種周末度假形式的觀光農業其重游率較高,為觀光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同時,江蘇的客源市場不僅僅局限在長三角地區,其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游客,也為江蘇的觀光農業市場提供了客源。此外,便利的交通也為前往鄰近城市的中外游客前來江蘇旅游,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拓寬了江蘇旅游市場的空間。省內旅游是江蘇國內旅游最大的客源市場,2007年接待本省旅游者8223.9萬人次,占國內游客總量的35.5%,前4位的國內游客客源地依次是上海、浙江、安徽和山東[2]。2010年江蘇接待入境旅游者為4734996人次。目前江蘇的客源市場主要是來自周邊的省份和本地,其他省份和境外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

1.4政府政策優勢在江蘇觀光農業的發展中,政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觀光農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觀光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江蘇省財政每年安排觀光農業的專項資金用于鄉村旅游公共配套設施的建設及觀光農業的規劃設計和建設;江蘇省農林、水利、海洋漁業、交通等部門也結合各自工作職能,積極支持和參與鄉村旅游建設,大力推進高效農業和設施農業,積極倡導休閑漁業,加快水利風景區建設,形成了一大批可供休閑度假、觀光體驗的觀光農業產品資源。政府部門在觀光農業中起到了宏觀調控的作用,制定了很多觀光農業發展的要求和措施,保障了江蘇觀光農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江蘇省旅游局首先提出了“以旅促農、以旅富農、農旅互動,促進城鄉共同發展”的工作要求。各地政府還結合當地的特色開展了一系列的民俗節慶活動,以吸引更多的觀光游客,如蘇州南京的梅花節、無錫陽山桃花節、宿遷泗洪的螃蟹節等。南京對所有農家樂經營者組織了農業旅游經營服務規范培訓。2006年,江蘇省財政劃出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19個省級休閑觀光農業項目的建設。常州市政府部門也列出專項資金支持引導觀光農業的發展,資金從2006年的100萬元增至2008年的500萬元。蘇州依據《江蘇省旅游管理條例》、《蘇州市旅游條例》等管理規章,結合蘇州市旅游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蘇州市農家樂餐館管理辦法》(試行),這一管理辦法對設立要求、程序、環境等都有具體規定,規范了蘇州的農家樂市場。

2江蘇觀光農業存在的問題

2.1產品開發的問題

2.1.1旅游項目缺乏特色,經營內容雷同,商業化嚴重目前,江蘇大部分觀光農業推出的項目基本都是“住農家院、吃農家飯、干農家活”的農家樂,一些科技農業園中的設施和游樂項目也千篇一律。部分農戶既不做市場調查也不做設計規劃,同質化地搞觀光農業,并沒有挖掘當地的民俗文化,突出當地的特色,只是照搬別的地方的經營發展模式。此外,部分旅游項目過于商業化、人工化,充滿了商販和人工景觀,不能讓游客感受當地特色的文化和自然環境。

2.1.2景點分散,缺乏合作,缺乏宣傳根據國外的研究,農業觀光區域在半徑為29.5km才可以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但江蘇的大多數觀光農業區都小于該范圍。江蘇的很多觀光農業項目都是以個體經營為主,大部分為當地農民自己經營,比較缺乏區域合作的概念,不能形成規模效應。觀光農業多導致游客的選擇多,進而導致競爭壓力增大,可采取集體合作,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經營檔次。同時,江蘇觀光農業的宣傳力度也不夠,很多觀光農業的知名度不大,很多游客都來自當地或者附近。

2.2環境資源被破壞在江蘇觀光農業的發展中,很多環境資源被破壞。隨著游客的增多,出現了垃圾、噪聲、污水等一系列污染;隨著自駕游的增多,農村堵車問題開始涌現,汽車尾氣污染嚴重;觀光農業旅游配套設施的建設破壞了部分植被,從而破壞生態環境;游客的過多活動給環境增加了負擔;為適應城市游客,農村環境越來越城市化。

2.3從業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缺乏培訓研究顯示,江蘇農民受教育的平均水平為8.1年,僅相當于初中二年級的水平。當前江蘇農村老齡化速度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勞動力大量流向城市,農村大學生返農比例過低,未轉移的勞動者素質呈現女勞力者較多、年齡層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者較多、無技能者多。在江蘇以“農家樂”為主的觀光農業都是以家庭經營為主,其從業人員多為當地農民,沒有受過正規培訓,缺乏必要的經營管理知識、專業知識和衛生知識,導致目光比較淺顯、注重短期效益、甚至出現到馬路中間攔車攬客的現象,這不僅威脅到自己的人身安全,也給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此外,大部分的農村沒有專業配套的消毒設施,游客的吃住安全無法保障,部分地區的住宿環境簡陋、不衛生。

2.4區域發展不平衡江蘇的觀光農業存在著南北發展不平衡。從江蘇的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的分布來看,蘇南地區的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多于蘇北,全省的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有124個,僅蘇、錫、常、鎮就占了68個。由于南北經濟的發展不平衡,使兩個地區對觀光農業的資金投入和重視程度不同,也導致了南北觀光農業發展的差距。

3對策建議

3.1產品開發突出地域特色由于江蘇的觀光農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缺乏特色,所以要突出觀光農業產品的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產品創新。江蘇的觀光農業種類豐富,有漁業、灘涂、丘陵林地、平原耕地、各種水體資源等,有民俗文化資源、民俗工藝和農事節慶活動,在觀光農業產品的開發中要統籌規劃,利用不同的環境和地理因素、產業特色,突出當地的功能定位,避免雷同、重復建設,也要克服因盲目追求高檔而出現毀農造景的現象。根據觀光農業的特點和資源分布的不同,江蘇可將觀光農業分成“一圈、兩區、三帶”的格局,分別是南京都市觀光農業圈、環湖觀光農業區、丘陵觀光農業區、沿江觀光農業帶、沿海觀光農業帶、黃河故道田園觀光農業帶。江蘇在開發觀光農業旅游產品時可按區域開發。如東部沿海地區可充分挖掘漁業旅游和灘涂旅游,開展漁業民俗觀光旅游;丘陵地帶可發展林果業,可重點培育花卉觀光園、觀光果園、森林公園等;平原地區可以種植業為主,適合蔬菜、糧食的生長,適合一些農場的發展。觀光農業產品的開發要有科學的規劃,于當地的整體環境相統一,充分挖掘當地田園景觀、民居建筑風格、風土人情、農耕文化等資源的特色,將農業生產、生活、生態協調融合,展示其農業特色,突出當地農村風貌和鄉村文化內涵。

3.2采取多渠道的市場營銷作為旅游強省,每年都有很多國內和境外旅游者,這為江蘇觀光農業的推廣提供了方便,有關部門可向這些旅游者宣傳,使其成為觀光農業旅游的客源。政府部門要抓住當地的觀光農業產品的特色,樹立品牌,加大對觀光農業的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力、廣納客源,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推廣。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廣告、舉辦或參與各種交流會議、節慶、農業展會等活動,搭建有利的平臺,設立窗口,展示江蘇觀光農業的特色。大型的節慶活動,對展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知名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江蘇每年舉辦近百個農事節慶活動,每個節慶活動都是根據當地規模農產品和特有的農業資源為載體的,通過主題鮮明、參與性娛樂性強、內容豐富的特色活動和旅游線路,拓展和挖掘農業旅游市場,使當地的休閑觀光農業樹立了形象,提高了知名度,增強了吸引力。此外,江蘇可舉辦各種觀光農業合作交流的會議,還可申報國家級省級的農業旅游示范點,對景區進行評級,這也是提高知名度和樹立形象的途徑,有利于市場的推廣。

3.3區域合作江蘇觀光農業大多是當地農民的個體經營,經濟實力不夠強大,投資能力有限,缺乏市場觀念,缺乏科學的開發經驗理念,對個體經驗者來說,可加強與當地有關投資企業的合作以減小投資風險,學習科學的經營理念。江蘇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而且很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觀光農業資源還可以與同區域內的其他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合作,利用別的旅游資源的吸引力來增加當地觀光農業的客源市場,與當地著名的旅游景區合作開發旅游線路。

3.4政府宏觀調控在觀光農業的發展中,政府的宏觀調控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政府應設立專門的資金引導支持觀光農業的發展,鼓勵各個方面的投資,為觀光農業的發展提供充裕的資金保障。其次,要加強對觀光農業的指導服務,盡快研究制定保證休閑農業健康發展的相關政策,加快制定各項標準規范,明確其經營范圍、活動內容,規范其建筑裝修、餐飲住宿設施設備、環境衛生要求、安全設施及其他配套設施的建設標準,規定其在公共環境衛生、飲食衛生、服務質量等方面應達到的標準要求,抓好行業之間的共同協作,使之有利于觀光農業的健康長遠發展。再次,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有關從業人員的培訓,提供觀光農業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質量,還要培養其管理和經營能力,從當地的風土人情、管理與服務及行業規范等方面進行培訓,同時有關部門還要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可與有關高校進行合作培養。最后,政府要搭建平臺,開展各種農業會展、旅游會展、節慶來宣傳觀光農業。

3.5經驗借鑒,科學發展經營的借鑒并不是要照搬經營發展模式,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江蘇的優勢展開學習。可以多去觀光農業發達的地區去學習,如我國臺灣地區以及日本、韓國等。開展多方的交流會議,吸取優秀的經驗、方法。在觀光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前提,防止觀光農業的發展帶來的污染和破壞,在開發的同時要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旅游資源,觀光農業的發展要特別注意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循序漸進,不能好高騖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成人看片在线| 欧美深夜福利视频|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91精品国产综合久| 成人3d黄动漫无尽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女人是男人未来1分50秒|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 五月婷婷在线视频| 欧美成a人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百合多种道具坐到哭hh| 又大又紧又粉嫩18p少妇| 色聚网久久综合| 国产卡1卡2卡三卡在线|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bd| 国产精品正在播放| 9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夜天干天天爽| www.成人在线| 学校触犯×ofthedead|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日本理论午夜中文字幕| 九九视频九九热| 樱桃视频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法国性经典xxxxhd| 亚洲黑人嫩小videos| 男女啪啪免费体验区|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爽|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色妞www精品视频观看软件|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