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農業經濟回顧與展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豬禽價格周期性波動明顯
2012年,全國豬肉產量5335萬t,增長5.6%,全年生豬價格呈現U型,生豬價格由1月的17元kg跌至7月的14元kg,5—10月豬糧比價持續低于盈虧平衡點(6∶1)以下。在中秋、國慶雙節因素,玉米、豆粕持續上漲及國家啟動新一輪凍豬肉收儲等因素作用下,豬價才止跌回暖。3季度市場需求量明顯增加,帶動雞蛋價格大幅攀升。全年雞蛋、雞肉價格走勢也呈現U型。雞蛋價格由1月的接近10元kg跌至7月的9元kg,白條雞價格由1月的17.65元kg跌至7月的16.71元kg,12月分別回升至10.54元kg和17.7元kg,其間產蛋雞存欄環比連降7個月后逐步趨穩,實現了從過剩向平衡的調整。
2牛羊價格持續性上漲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各地農牧區經濟水平的不斷改善,以及生產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牛的役用價值逐漸弱化,一年一胎的低繁殖效率已無法為養殖戶提供更多經濟收入,導致基礎母牛存欄量銳減。從消費需求看,盡管豬肉依然是我國居民肉類消費的“主力軍”,但牛羊肉消費所占比重不斷上升,逐步向國際“三三制”過渡(豬肉、牛羊肉及禽肉各占13)。2012年全國活牛、活羊平均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6.8%和7.8%。2012年12月,全國牛肉價格突破50元大關,達到52.29元kg,同比上漲31%;羊肉價格達到57.05元kg,同比上漲23%。
3乳業興起自建牧場潮
2012年,全國牛奶產量達到3744萬t,增長2.3%;生鮮乳價格穩定在3.26~3.38元kg。隨著現代化、集中化、規模化養殖和擠奶模式對乳制品安全的重要性被業內普遍認可,奶源規模化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乳品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自有牧場建設風生水起。近一年來,國內乳業掀起了一股包括自有牧場、奶站和奶廳等硬件設施在內的“重資產”建設大潮。繼2011年蒙牛、伊利相繼在湖北建立萬頭規模奶牛示范牧場后,2012年初,光明乳業開始在湖北省建設華中地區“最豪華”的牧場。蒙牛表示新增投資30億~35億元建立規模化、集約化牧場,實現從目前82%規模化牧場到2015年100%原奶由規模化牧場提供。此外,雀巢、恒天然等外資企業也已紛紛在自有牧場的建設上攻城略地。同時,國內乳企紛紛走上了海外并購的征程。光明乳業并購了新西蘭SynlaitMilk公司,澳優出資1600萬歐元完成收購荷蘭海普諾凱乳業集團51%的股份,蒙牛與丹麥歐世乳業合作推出了歐世蒙牛嬰幼兒奶粉,娃哈哈推出“愛迪生”奶粉[6]。
4水產保持平穩增長
據農業部統計,2012年全國漁業經濟總產值達17255億元,增長15%;全國水產品總產量達到5907萬t,同比增長5.4%。其中養殖產量4305萬t,增長7%;國內捕撈產量1483萬t,與2011年基本持平;遠洋漁業產量118萬t,增長2.8%。2012年,水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6.2%。
52012年農業經濟面臨的問題
5.1政策性庫存與進口同步大增
2012年,國內棉花因政府大量托市收儲,國內棉花價格遠高于國際棉價,導致配額炒作盛行,棉花進口猛增,進口541.3萬t,同比增51.8%。小麥和棉花臨時庫存迅速增加,稻谷、小麥和棉花凈進口大幅上升,根本原因在于逐年提高、缺乏靈活性的直不定量收儲的價格支持方式推高國內市場價格,遇到國外低價競爭,容易導致農產品進口大幅上升,沖擊國內市場。國內糧棉油糖價格高于國際將漸成常態,但又缺乏高關稅等邊境保護手段,將威脅今后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產業安全。
5.2大宗農產品缺乏國際定價權
我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和棉花進口國、世界第2大玉米消費國、糖的主要消費國,但是我國仍然缺乏大宗農產品國際市場的定價權。如我國棉花政策性收儲量世界第1,但卻未能推動全球棉花市場價格整體上揚,導致我國棉花現貨價格相對國際市場高出5000元t,影響紡織業出口競爭力,進而影響國產棉花需求。2012年5月以來,受“美國干旱”預期影響,豆粕價格從3000元t一路飆升至4800元t。而11月美國農業部報告將原本預計減產1000萬t大豆調整為只減產了300萬t。受此影響,豆粕報價跌幅超過1000元t,此番“過山車”行情導致前期在高位大量采購大豆、豆粕的國內飼料企業和榨油企業損失慘重。缺乏定價權極不利于我國企業利用期貨市場控制生產成本、鎖定利潤。
5.3“菜籃子”產品價格波動劇烈
與2011年同期相比,2012年中11個月的蔬菜消費價格指數同比漲跌在10%以上,特別是在5月,同比漲幅超過31%;8個月的肉禽、蛋類、鮮果消費價格指數漲跌在5%以上。由于小農戶與大市場之間的對接關系不穩固,區域性、季節性蔬菜價格的波動頻率增加,波動幅度也有所擴大。蔬菜等農產品近年來不斷上演的“過山車”行情,“賣難買貴”等問題突出,引發群眾對“菜籃子”的擔憂。
5.4產業鏈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
農產品生產者與加工流通企業缺少農產品原料收購價格與制成品銷售價格掛鉤聯動、價款二次結算利益共享、風險同擔的機制,制約了農業產業化程度的提高。據報導,全國最大的蘋果產區———陜西省出現大面積滯銷,經銷商收購價為2元kg,銷售價格為10元kg,仍嫌不賺錢。2012年全年牛肉價格漲幅為21.5%,活牛價格漲幅為16.8%,二者相差4.7個百分點。由于活牛資源緊缺,牛肉價格高漲,與其相關的屠宰加工企業開工率也明顯降低,使整個產業形成惡性循環。乳產品價格不斷上漲,而原料奶價格一直保持穩定,不利于調動養殖場的積極性。
5.5質量安全保障體系不健全
農產品和食品安全仍然是社會熱點問題。價格導向不利,安全監管能力未能及時跟上,質量安全問題日益成為農業發展面臨的重大制約瓶頸。2012年發生的“速成雞”事件,肉雞飼養濫用抗生素等藥物,涉及到六和、百勝等多家公司,將加劇肉雞行業低迷。
62013年展望
6.1需求
工業和飼料用糧規模將取決于經濟回暖程度。由于小麥和玉米比價的回歸,小麥飼料用量將會相應減少。由于糖價較低,淀粉糖替代效應減弱,食糖消費出現恢復性增長,總量將達到1350萬t。2012年生豬存欄47492萬頭,比2011年增長1.6%,對玉米、豆粕等飼料剛性需求依然較大。
6.2供給
從庫存看,2012年末全國糧食庫存處于歷史較高水平,其中政策性糧食庫存增幅較大,國家調控市場能力明顯增強。從生產看,國家繼續在糧食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并提高2013年最低收購價水平,繼續開展糧食穩定增產行動,推動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千方百計使糧食面積穩定在1.1億hm2以上,將保障糧食有效供給。500萬t以上的國儲棉以及超過450萬t的進口棉,2013年棉花供給相當充裕。2010年以來,我國糖料生產恢復性增長。2012年食糖產量約1400萬t,同比增20%以上,201213榨季食糖產大于需150萬t左右,加之食糖進口大增,庫存仍然較多。2012年我國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增長,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幅達到2011年以來最高點,2013年豬肉市場供給充足。受市場價格刺激,加上國家大力扶持肉牛肉羊生產,將組織實施《全國牛羊肉生產發展規劃》和草原畜牧業轉型示范工程,努力提升牛羊肉綜合生產能力,但受資源條件約束,養殖數量受到限制,加上繁育周期長,牛羊肉供應量短期內難有明顯增加。為加強奶業消費引導,國家將繼續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將推動我國草業有大的發展。
6.3成本
農業發展正從低投入、低成本向高投入、高成本轉變,但是農業機械化和規模經營將消化成本上升的因素。農資價格有望保持穩定,2012年全國化肥、農藥產量分別達到7432萬t和355萬t,同比分別增長10.88%和19%,供應有保障。由于全年經濟預期不景氣,石油價格上漲動力不足,為節約農業機械成本帶來利好因素。但是蔬菜等園藝作物機械化水平較低,人工成本仍然將較快上漲,推動總成本上升。
6.4產業變革
2013年農業產業變革最有可能體現在新型經營主體培育、流通效率提升、涉農產業整合等方面。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以創新農業經營機制為主題,提出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和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在實踐中,經營規模在6.667hm2以上的專業大戶、規模在20hm2以上的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將成為政府扶持的重點,農業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進程將提速。在農產品流通方面,將著力構建國家級產地市場、區域性產地市場和農村田頭市場互相銜接補充、定位布局科學、運轉高效流暢的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洛川蘋果、舟山水產、定西馬鈴薯、贛南臍橙和牡丹江木耳等國家級大市場將發揮價格中心的作用。同時,順應減少流通環節、保障安全優質農產品供應的需要,產地直接采購比重將大大提高,農產品電子商務將迎來大發展。2012年頒布實施的《飼料生產企業許可條件》和《混合型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許可條件》,旨在通過提高準入條件,提高飼料及飼料添加劑企業的門檻,有助于促進企業整合。《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旨在用10年時間孵化出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業集團,發展民族種業。在區域方面,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將享受到“以獎代補”政策的支持,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先行區;海南南繁、河西走廊雜交玉米和四川雜交水稻等3大國家級優勢種子生產基地啟動建設,也將成為農業投資熱點地區。
作者:李靖單位: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