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物防治在林木害蟲綜合治理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指出了利用生物防治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化學防治造成的危害,具備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此基礎上,介紹了在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生物防治的應用,希望提供借鑒與幫助。
關鍵詞:林木病蟲害綜合防治;生物防治
1引言
我國目前森林的病蟲害約8000種,在荒漠、濕地以及森林生態系統中大范圍存在,只要具備一定的氣候條件便可能會暴發成災。林木病蟲害出現及傳播都是由氣象條件以及氣候的變化狀況決定,若遭遇災害氣候,林木病蟲害便會大面積地出現成災。伴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的國際貿易持續增加,相應的物流活動就更為頻繁,所以外來有害生物的侵入也呈現出加劇態勢。依據質檢部門的相關統計,在1985年截獲外來的入侵生物超過500批,在2000年這一數據上升至2000批,2013年急劇增長為超過61萬批次。而20世紀100年間,侵入我國且引發嚴重病蟲害的林業有害生物僅為20多種,在2000年之后侵入的達到13種,大約每年都有一種侵入。
2林木病蟲害防治中的生物防治技術研究
現今我國林木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普遍采用的措施是依靠化學方法。化學藥物非常容易造成人畜與野生動物出現中毒現象,這不但對森林資源造成較為嚴重污染,并且還有可能破壞整體森林環境。因此針對現今林木防治工作的主要現狀,在林木資源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中強化生物防治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森林資源保護力度。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與生物間的互相克制以及生物代謝產物,進而起到對病蟲害發生與危害有效控制的方式。與過去的化學防治比較,生物防治優勢就是不但對植物與人畜不會造成危害,對自然環境不會造成污染,并且能夠對天敵起到保護作用,并長期穩定地防止林木的病蟲害。
3在林木病蟲害綜合防治之中生物防治技術的具體應用
3.1林業防治之中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最近這些年,轉基因技術逐漸被人們了解,作為一種高新型生物技術,利用它能夠從本質上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簡單而言就是依靠樹木遺傳性狀的改變,選擇基因優良的樹苗,進而對樹種進行改良。例如,利用昆蟲神經毒素與蘇云金桿菌內毒素,進行樹種的基因轉化,使樹種自身具備抗蟲性。而基因工程發展為培育轉基因樹木帶來非常廣闊前景,多種多樣的樹木改良品種不單單抗蟲,而且在耐熱耐寒以及生長速度很多方面都能夠得到很大增強,這是相關單位應當加大力度扶持的技術。加大轉基因技術研究資金的投入,要投入更多物力人力使其得到更好的發展。在我國林業有害生物的綜合防治中轉基因技術的應用是非常有成效的。我國已經培養了非常多的高抗蟲性樹種。盡管生物技術的持續發展給林業有害生物綜合防治提供技術支持,而且逐漸顯現出成效,然而因為公眾輿論對這種技術理解不太全面,導致社會大眾在一定程度上產生誤解,一些偏遠區域,其科學技術較為落后,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這一種高新生物防治技術,而這樣對防治工作的開展造成了較大障礙。因此相關單位必須強化這方面的教育宣傳以及知識普及工作。總體而言轉基因技術能夠對林業蟲害進行有效防治,而且屬于關鍵技術手段。借助轉基因技術防治林業中的有害生物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
3.2林木蟲害防治中應用生物酶技術
在絕大多數生物體內蛋白酶抑制劑都有一定含量。此種基因屬于生物體內正常代謝維持的關鍵保障,與此同時也能夠非常好的抵抗很多外來蛋白水解酶,因此對于生物機體造成的破壞能夠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近些年,生物技術已經得到非常迅猛的發展,而針對蛋白酶抑制劑的相關研究也逐漸增多,尤其是病蟲害防治方面顯得尤為的突出。通常情況,開展殺蟲工作的時候蛋白酶的抑制作用能夠對昆蟲內部腸道的蛋白活性進行抑制,對于昆蟲內部消化系統能夠造成一定破壞,繼而可以使昆蟲因為氨基酸的缺失沒有方法保持正常的發育生長,造成昆蟲死亡。現今這種依靠蛋白酶對昆蟲生長進行抑制的方法對于植物正常生長的保護具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現在已經應用的非常廣泛,很大程度上加強了林木抗蟲害的能力,有效促進植物健康生長。
3.3生物農藥的安全應用
在使用生物農藥的過程中,因為自身的特性對于人畜的身體不會造成毒副作用,然而若是生物農藥的用法以及用量不適當,也會對人畜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嚴重情況可能會造成中毒的問題。所以,使用生物農藥時,必須提升所使用藥物安全性的重視度,要嚴格依照生物農藥使用的要求與標準,在確保林木的病蟲害防治效果的同時,還要盡最大努力使生物農藥造成的毒副作用降至最低。另外保存生物農藥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為生物農藥藥效最佳的作用溫度是25~30℃之間,因此,加強生物農藥保存工作,對于發揮生物農藥的藥效有著促進作用,能夠提高防治的效果。
3.4引入天敵昆蟲的防治方法
對林木病蟲害進行防治之時,需要把治理工作視作重點,防患視作輔助。若是林木病蟲害井噴式出現,就需要盡最大努力抑制蔓延現象,將害蟲殺滅。如果林木病蟲害還沒有爆發,就必須針對所有林區中可能會出現的病蟲害,或者過去爆發過病蟲害的信息進行深層次地分析和研究,且制定出最為合理且針對性的治理方案。這當中,對病蟲害的天敵昆蟲積極進行引入屬于較為理想的一種防護方法。實際施行的過程之中,必須把林區內部昆蟲類型視作關鍵的基礎,然后后合理引進將病蟲害昆蟲作為食物的一些捕食性昆蟲。同時,還需要對林區內部單純林進行改造,使其改造成一片雜交林,進而更好為天敵昆蟲創造繁衍生存的優良環境。尤其是害蟲的繁殖時期,必須及時引入寄生性的昆蟲,進而起到抑制害蟲的成活率目的。除此也可以對外地的天敵昆蟲進行引進,使本區域的天敵昆蟲類型和數量持續增多,進而盡可能減少害蟲的數量,最終實現林木的科學防治。
3.5應用鳥類的防治方法
對林木病蟲害進行防治時,可以依靠鳥治蟲措施來實現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其具有顯著的經濟性。實際進行應用時,應當依照受蟲害林區具有的特點,合理科學地引進將本林區中的害蟲作為食物的鳥類。同時,要保證鳥類在此林區的內部迅速的生長繁衍,用捕食方法完成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依靠鳥類對林木病蟲害進行防治不但可以有效地抑制林區內部的病蟲害,與此同時也可以對森林生態系統平衡起到協調作用。2005~2008年固鎮縣開展掛鳥巢招引啄木鳥防治天牛試驗示范,啄木鳥筑巢率達46%,取得了良好效果。
4結語
林木病蟲害綜合防治必須堅持綜合治理,預防為主的原則,應當在環境保護的基礎上,注重利用自然的控制作用,應當充分考慮到有害生物的動態以及和其相關的生活環境,要堅持科技進步,從全方位加強除治和預防水平的方針。因為防治預防工作的技術性較強,有較大難度且有較高的要求,必須在深入掌握病蟲害發生和發展規律的前提下,不斷地研究先進的預防防治措施,積極地推廣引入國內外的先進技術,要不斷加強預防防治水平,有效提高預防防治的效果,力爭獲取最佳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孫真駿,李文凱,蘇少杰.試論林木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方法[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4(23):87.
[2]韓辛彩,黃之弄,王曉坤.生物農藥的科學技術應用[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5,27(4):36~37.
[3]何可互,李倩開,孫昆明.試論林木病蟲害防治技術[J].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2014(8):29~31.
作者:馬萬青 單位:安徽省固鎮縣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