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領導思維轉變農業發展范文

領導思維轉變農業發展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領導思維轉變農業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領導思維轉變農業發展

綏化市是農業大市,全國重要的大型商品糧基地、國家級草食畜牧業養殖基地和農副產品出口創匯基地,農業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0%以上。過去,綏化曾陷入經濟發展的窘境:兩個國家級貧困縣,四個全省貧弱縣,財政困難、老百姓收入低。綏化市新一任領導班子敢于創新思維,立足市情,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使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一、創新領導思維,拓寬農業發展思路

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與當地領導謀劃農業的思維方式有著必然的關系。綏化市委領導敢于打破傳統的從農業出發思考農業的思維定勢,提出了“從農業起跳,把農業和工業統籌發展,用工業化理念規范農業、用市場化思維發展農村,用城鎮化手段轉移農民,用外向化模式打造新的工業格局”的發展方略。

糧食、畜牧、農產品加工是綏化市的主導產業。綏化市圍繞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綠色、特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打響“寒地黑土”這個大品牌。提高規模化生產能力和水平,提升農產品標準化水平。2008年全市高產高效水稻、玉米面積比上年增加294萬畝,優質糧、特色經濟作物分別發展到2100萬畝、252萬畝,畜牧標準化生產小區、專業養殖大戶各發展到197個、70394戶,奶牛、肉牛、羊、生豬和家禽存欄量分別達到29.6萬頭、103萬頭、172.7萬只、3756.7萬只、300萬頭。同時,無公害水產品認證、健康安全養殖面積分別達到80萬畝和67萬畝,綠色食品種植面積突破1000萬畝。無公害食品面積實現全覆蓋,全市共轉移勞動力82.6萬人,完成引導性培訓7萬人,技能性培訓2.6萬人。增強科技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使綏化市農業走出了一條成功的發展之路。

二、以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綏化市各級領導以工業化思維創新農業經營體制及增長方式,培育了一批“龍頭企業”,鼓勵農民組織多種形式的經濟聯合體,使農業產業化體系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一)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

綏化市委各級領導審時度勢,確立了以項目建設為核心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方略。在依托農業資源優勢實現經濟跨越發展的新思路下,出現了一批農產品加工的大龍頭——青岡龍鳳、肇東中糧酒精、成福食品,明水格林淀粉,望奎北大荒肉業、安達龍鵝加工、蘭西亞麻城……僅3年時間,全市就引進新建各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48戶;帶動全市800萬畝耕地、38.4萬戶農民直接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改擴新建龍頭企業,到2008年全市各級農業產業化龍頭組織已發展到了378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4家,省級龍頭企業31家,數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企業+協會(合作社、經紀人)+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

在工業帶動下,種植和養殖業則成了工業生產的第一車間。通過龍頭企業對糧食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綏化市域經濟得到快速發展。2005年,僅規模以上工業就實現利稅12.7億元。目前,該市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已占到工業經濟總量的49.7%。2007年,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46.6億元,招商引資特別是引進國內知名企業集團進駐綏化,重新構筑了以食品為主導,以醫藥、化工、紡織、機械為支撐的“1+4”現代工業體系。加工業的振興不僅破解了農業難題,也使一直困擾農民的賣糧難問題得到了解決。2007年,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181元,是2000年的1.6倍。

(二)加強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

綏化市把農業基地建設視為工業化鏈條上的“節點”,視為工業生產的一個車間,按企業和市場需求去生產優質糧食和畜禽產品,提高農業經濟的運行質量。

綏化市處于寒地黑土的核心區,擁有“中國奶牛之鄉”、“中國優質大豆之鄉”、“中國綠色水稻之鄉”等稱號。2007年,綏化市按工業加工需求規劃整合了水稻、大豆、玉米等等10大優質原料基地,提高了基地專業化經營水平。全市各級農業產業化龍頭組織與基地簽訂的訂單面積達到836萬畝,帶動畜牧業生產基地生產奶牛、肉牛、生豬、禽類等6788萬頭(只),全市直接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農戶達到了65.5萬戶。

(三)提高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

綏化市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堅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體,突出發展“寒地黑土”特色農業,全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2006年底,綏化市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參照國家綠色食品標準以及歐盟的標準,制定了42種主要寒地黑土綠色物產的標準。2007年,在全市培養1.6萬戶農業標準化示范戶,制修訂“寒地黑土”農業地方標準40項,新建2個市級和10個縣級“寒地黑土”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

綏化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把農業標準化作為發展現代化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四)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

實施農業規模化經營才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益。2008年肇東市根據《黑龍江省千萬噸奶戰略工程規劃》,結合綏化市實際,制定了50萬噸奶戰略工程規劃。2008—2012年,共建規模化奶牛養殖場200個、小區100個。其中,年存欄150頭的奶牛場170個,年存欄500頭的規模化奶牛場20個,年存欄800頭以上的規模化奶牛場10個。到2012年,全市奶牛規模化養殖比重提高到80%,基本實現由分散飼養向集約養殖的轉變。

綏化市種植業不斷趨于規模化。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以及蔬菜瓜果等經濟作物集中連片實現規模化種植。綏棱縣克音河鄉部落村農業生產互助協會共連片種植高油大豆1500畝,從春種到秋收,可節省成本5.9萬元,每戶可多增收1100多元,同時可節約50個勞動力,僅此每戶可增收近7000元。

三、綏化市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思考

(一)農業產業化本質上是現代農業制度的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我國的農業、農村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由于生產經營過于分散,已經不適應現代農業大規模生產,機械化作業,信息化發展的需要。尤其在今天這樣一個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農業與其他各業的發展都要放在這個大背景下統籌協調。農業生產經營要素要在更大范圍內更優化組合,科學規范的管理,才能提升農業競爭力,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綏化市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所形成的“企業+協會(合作社、經紀人)+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是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以家庭經營為基本單位組成的現代農業合作制。這種新的經濟制度既保留了家庭承包制的利益機制,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又能更好地促進現代農業產業化、規模化、機械化、信息化、標準化生產,是適應現代農業生產力發展的社會經濟制度。

綏化市的農業產業化雖然取得了很大發展,但農業產業化規模還需不斷擴大,機械化程度有待提高,產業鏈還需進一步拉長,使每一種農作物都能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減少廢棄物,實現農業產業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二)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經營方式與發展方式的重大變革

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農業的要求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僅對農產品的質量和多樣化提出了新要求,追求品牌、綠色、有機、無公害,而且也要求農業的功能多樣化。因此,傳統意義上的農業是很難滿足這些需求的,現代農業生產者必須具有商人的經營之道,把農業作為一個商品,根據市場的需求加以經營,以品牌、包裝、宣傳等商業手段提高農產品的市場價值。

農業產業化要求農業的生產經營必須以市場為核心和導向,以農業合作組織的形式使小農戶與大市場對接,將工商企業的經營之道嫁接于傳統農業。通過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有機配合與協作,既可以降低市場風險,達到各經濟主體的利益最大化,又便于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的普及推廣以及實行標準化的管理,提升農戶及相關的農業產業鏈、產業體系在市場競爭中的生存發展能力和競爭能力,實現雙贏或多贏的效果。綏化市對農業實施的市場化經營策略,正是適應了這一發展需要。

(三)科技創新與綠色環保是現代農業產業化的支撐體系

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走科技、綠色、環保、有機之路。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使農業生產成為農業產業的第一“車間”,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產業的質量和效益。農作物的高質、豐產,取決于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的科技投入和科學管理。綏化市大力推行無公害農作物種植,實行標準化生產,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實行無公害農產品全面積覆蓋。依靠科技提升農產品的品質、產量,增加農民的收入。但是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綏化市在農業科技人才方面比較短缺,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比較弱,自主創新成果很少,這也成為限制綏化市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冫|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 在线看片人成视频免费无遮挡| 最近电影在线中文字幕|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中国午夜性春猛交xxxx|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99久久免费观看| らだ天堂√在线中文www|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丰满少妇AAAAAA爰片毛片| xyx性爽欧美| gogogo高清在线播放| 一级特黄aaa大片免费看|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玩弄丰满少妇XXXXX性多毛|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 超级乱淫视频aⅴ播放视频| 欧美人与牲动交xxxx| 在线观看日韩一区| 再深点灬舒服灬快h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国产|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欧美激情第一区| 巨大破瓜肉h强|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 免费一级特黄特色大片在线 |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好男人资源在线播放看| 国产粗话肉麻对白在线播放| 国产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