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質量管理論文:農機產品品質管制思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李偉民單位:新疆中收農牧機械公司
思想認識不夠,質量觀念不強
對“質量第一”的思想認識不高,對質量的要求僅停留在表面,質量檢驗流于形式,嚴格產品質量的目標、措施、辦法和行動都沒有跟上。部分領導抱著怕得罪人的心理,亦或是僅僅安于現狀,沒有危機意識,質量管理停留在淺表,產品質量無法得到有效提高并持久。
工作浮躁,急于求成
有些領導工作態(tài)度不嚴謹、做事不扎實,對事物的判斷不深入,容易滿足于初期的成果和進步,不做更深入地研究和完善,對預期可能發(fā)生的問題估計不足;不虛心吸取競爭對手的經驗和長處;超越科學規(guī)律。
體制不全,制度缺失
在將原有的高度計劃管理體制打破,施行承包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事業(yè)部體制后,企業(yè)沒有及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質量管理監(jiān)督體系,各單位各自為政,自行制定的質量管理制度標準不一,科學性和適用性不強。質量檢驗隊伍配備薄弱,自己檢驗監(jiān)督自己,過程控制不精細,在市場競爭壓力和效率優(yōu)先意識的驅動下,很難保證產品質量。
責任不清,獎罰不明
從廣義上說,各級領導是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員工是直接責任者。但在此過程中并沒有明確定性定量的責任描述和規(guī)范,沒有明確細化的質量獎懲標準、措施和辦法。對真正踏實工作、不追求進度、一直保持生產工作質量的員工和管理者,沒有制度安排下的正常獎勵來鼓勵;對追求進度、野蠻生產、小問題不斷的員工和管理者,也沒有及時地批評、糾正。真正出現產品質量問題,領導應負什么責任,應受什么標準的處罰,直接和間接責任員工應負什么責任,應受什么標準的處罰卻沒有明確的依據,往往是臨時研究、決定,不能很好地達到警示激勵、深入人心、長久保持的作用。
發(fā)展建議
1統(tǒng)一思想,強化質量意識
從思想認識入手,大力開展“質量第一”、“質量就是生存,質量就是生命”的宣傳教育活動。自上而下分層進行產品質量問題的大討論,通過對企業(yè)內部及單位內部發(fā)生的典型案例分析,找出質量意識淡漠的環(huán)節(jié)所在,找出單位領導和員工的質量責任問題所在,以小見大,真正認識到質量意識淡漠給企業(yè)帶來的危害;同時積極地走出去和請進來,通過多種多樣方式,學習和了解國內外先進管理和質量理念,深刻認識我們的差距和不足,增強危機感和責任感,統(tǒng)一思想、樹立信心、積極面對。
2端正工作態(tài)度,按事物規(guī)律辦事
態(tài)度決定行動,細節(jié)決定成敗。對產品質量是不是真抓落實,首先看對保持產品質量的態(tài)度是否端正。從產品研發(fā)、試制、工藝、配套、外協、自制和總裝,到現場管理與服務,都要堅持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遇事多做深入的調查研究,對重大問題要多做科學的論證和充分的試驗,對問題的處理改進要多從系統(tǒng)性和長遠性來考慮;要正確處理質量與速度、質量與市場、質量與成本、質量與效益的關系,減少和避免單純追求速度和市場、低成本和高效益的片面做法,尊重事物發(fā)展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切忌拔苗助長、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態(tài),把質量第一的意識落實到行動中,扎實工作,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3健全質量管理體制,完善質量管理制度
要針對目前的現狀,認真梳理產品設計、工藝、試制、生產、外協和配套等環(huán)節(jié)中與產品質量密切相關的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找出產品質量管控體制上的短板和制度的缺陷,加以調整和改進。針對產品檢驗疏漏的問題,建議建立產品質量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下設質量檢驗監(jiān)督處,配備精干的質檢人員,強力抽查A類B類零件和關鍵部件、總裝工序的質量,定期邀請外界第三方對企業(yè)產品質量進行檢查,定期產品質量報告,增加廣大職工對產品質量的知情權和參與度;針對工藝管理散、亂、差的現狀,建議在研發(fā)設計體制內增設工藝部或單獨設立工藝部,實行總工藝師負責下的產品工藝,工藝部人員少而精干,主要負責對A類零件制定工藝,對B類零件指導審核事業(yè)部車間制定工藝,對C類零件工藝進行抽查,對外協零件生產方的工藝進行審查,提高產品的工藝質量;要建立和完善產品研發(fā)、試制、工藝、配套、外協、檢驗等各工作環(huán)節(jié)的管控流程,配套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在此基礎上編制質量手冊,積極向GB/ISO9001標準靠攏并通過認證,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使質量管理有章可行,有據可依,從而使我們質量第一的意識和積極轉變的工作態(tài)度在可靠的體制和制度的基礎上得以長期保持,而不是通過宣傳教育運動曇花一現。
4明確質量責任,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對各級領導、各環(huán)節(jié)管理崗位和一線員工,都要制定明確細化的質量責任,明確各自應負擔質量職責,制定明細的質量考核、獎懲制度和辦法,加強檢查與考核,對出現的質量問題,責任必須落實到人,獎罰必須及時明確,確保制度的剛性權威;要建立長效的質量激勵機制,建議設立質量明星榜,及時評選周、月、季、年的質量明星職工,大力宣傳并現金獎勵,激發(fā)職工堅持質量優(yōu)先的工作態(tài)度和熱情;要進一步加強班組建設,提高班組現場管理水平,加大技術培訓力度,鼓勵職工進行小改、小革、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和合理化建議的“五小”活動,定期組織技能比賽,獎勵技術能手,積極營造學技術、比質量、創(chuàng)先進、爭優(yōu)質的良好氛圍,使每個職工都成為質量管理的參與者和實踐者。
調整產品結構,優(yōu)化生產組織、改善工藝條件
企業(yè)為解決生存問題,鼓勵下屬各經營單位自主開發(fā)新產品,自主找市場,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生存問題,但也造成了很多副作用,10余種產品分散在各個生產經營單位自行組織生產,不僅增加了生產組織難度,也造成很多重復設置、重復采購、重復生產和資源浪費,工藝技術水平普遍不高,產品質量可靠性一直不夠理想,經常造成比較嚴重的投訴糾紛。為此,下一步的改革重組發(fā)展,要想使產品質量達到質的提高,除了思想認識的提高、體制健全、制度完善、機制有效外,還必須在產品調整、生產組織、技術改造等組織和硬件條件上進行優(yōu)化和改進。在產品結構上,對現有產品進行梳理分析,按照抓大放小、效益優(yōu)先的原則,該放的放,該留的留,有進有退;在生產組織和生產內容上進行改進,抓重點、放一般,重點發(fā)展核心技術生產制造,發(fā)展專業(yè)化生產,最普通工藝的制造全部放出去,有所為有所不為;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增加數控和專業(yè)化生產設備,建設重要零部件生產線,改進涂裝工藝技術裝備條件,從總體上有效提高產品的制造工藝質量和表面涂裝質量,從而促進企業(yè)產品質量實現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