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際農業保險發展對我國的啟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由于各國經濟實力的差異,農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不同,因此各國農業保險的發展背景也不盡相同。中國保險業起步較晚,保險業發展相對落后,農業保險發展滯后。但是,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保險的發展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本文通過對一些農業保險發達國家的研究,總結了對中國的啟示。
關鍵詞:農業保險;發展模式;政府支持;啟示
1目前世界主要的農業保險經營模式
1.1農業保險公營模式
這個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國家是加拿大,加拿大國內各省或地區對于是否參加這個農作物三方締約的計劃擁有著自主權。如果決定要參加,相關的立法和計劃都需要各省或地區自己來設計實施。
1.2農業保險私營模式
這種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國家是南非,南非的農業保險和別的國家不同的是他們的農業保險沒有國家的直接參與,它是由一些可以提供短期保險的的互助保險公司和以營利性商業保險公司來一同承辦的。雖然南非政府沒有直接干預農業保險業務,但它通過間接的免稅方式為處理農業保險的保險公司提供補貼。與此同時,政府將提供一定的救災資金,用于補貼承擔農業保險的保險公司未涵蓋的災害的災害損失。
1.3農業保險公私合營模式
這種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國家是美國,美國的農業保險實行的經營模式是,聯邦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然后具體業務由美國的各種商業保險公司運營,但是政府具有高度的控制權。它的運作概括為三個層次:①FCIC美國的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它的職責主要是為各聯邦州的農場主或者是牧場主提供農業保險的,又稱之為風險管理局。②第二級是那些具有農業保險業務資格的私營公司。③第三層次和我們國家十分類似,保險人需要向有投保意愿的農場主或牧場主如實告知保險合同的相關條款特別是除外的責任。
2我國已有的農業發展模式
2.1商業保險公司與政府的聯合保險模式
這種模式在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江蘇,政府按照一定的比例對農業保險進行補貼,種植業方面省級財政對各市縣補貼25%,省監獄管理局、省戒毒局和省農墾集團等下轄的省屬農場補貼35%。在水產養殖方面省級財政分別為蘇南、蘇中、蘇北補貼10%、20%、30%,對上述省級農場補貼40%。興化市、高郵市、寶應縣參照蘇北標準實施。
2.2專業農業保險公司獨家經營模式
這種模式在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海,2004年成立了安信農業保險公司,與南非模式類似,政府不直接參與農業保險業務,主要是按照“以險養險”模式,只適合像上海這種經濟比較發達同時農業并不是生產總值主要來源的城市。
2.3農業保險互助模式
這種模式在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黑龍江,最典型的就是在黑龍江墾區實行的“陽光模式”,像證券公司一樣實行的是會員制,農戶在簽訂了養殖合同或者種植合同之后就成為互助社的會員,享有互助社會員的權利。與商業保險業公司不同,互助社不是營利性組織,因此更好地保護了農民的利益。
3啟示
比較中外三種農業保險的發展模式,對我國下一步農業發展的啟示
3.1立法先行
加拿大農業保險發展模式中的三方締約可以有效實施,因為它有健全的法律,嚴格的監管制度,每個層級三方中的每一方各司其職。由于農業保險具有高度特殊性、高風險、高賠付,因此往往需要更多的立法支持。立法來保障承保農戶的利益,同時也保障承辦農業保險的保險公司的利益。
3.2政府補貼多樣化
可以借鑒南非的經營模式,對于農業保險政府不一定非要進行直接的保費補貼,直接對保費進行補貼可能并達不到預期的效用。從其他方面進行多元化的補貼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例如培訓農業保險從業人員的專業精神,增加對宣傳的投入。
3.3提高風險意識
我們可以向美國風險管理機構學習,以加強對風險的預防和控制。農業受氣象因素的影響很容易發生巨災,一旦有災害會牽連一片區域。為了提高風險意識,我們可以提前建立一個巨災風險投資基金,并與國際再保險公司合作。
參考文獻:
[1]馮文麗.中國農業保險制度變遷研究[D].廈門大學,2004.
[2]張旭光,柴智慧,趙元鳳.典型國家和地區的農業保險發展模式概述[J].世界農業,2013(19).
作者:吳媚 單位:新疆財經大學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