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林業采伐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森林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林業得以發展的基礎。發展過程中,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森林資源,即通過減少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科學合理地有效提高森林生態環境的質量。因此,采伐森林時,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充分考慮環境和經濟的影響,加快林業發展的同時保證森林生態環境的質量。
關鍵詞:林業資源;林業采伐;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一段時間以來,我國林業一直處于低糜狀態,發展落后于其他的傳統性產業。人們對林業產業發展和保護森林資源仍然存在錯誤認知,認為兩者相互矛盾,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林業發展過程中科學、合理利用森林資源,不僅有利于促進森林資源的增長,同時也促進了林業經濟的發展。而采伐管理是林業發展和森林資源培育的重要環節,因此,建立科學合理的采伐機制是促進林業良性發展的重要基礎。
1森林資源對生態環境的有效價值
1.1保持生態環境系統的內部平衡
森林作為自然界的純天然制氧機,經過光合作用輸出氧氣,滿足人類、動物的部分需求。簡而言之,森林可以被稱為“地球母親”的肺。森林家族龐大,具有一定的環境效益,蓄水功能強大,提供了動植物生活的場所,避免了水土流失,保護了生態環境,維護了人與自然的平衡。
1.2凈化生態環境
對自然而言,森林資源在凈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森林不僅可以減少酸雨的發生頻率,防止沙塵的侵入,還可以吸收自然環境中產生的高風險噪聲,緩解自然風的高頻,減少過量風的危害。此外,森林還可以產生特殊的殺菌劑,殺死空氣中的有害細菌,產生新鮮空氣,有利于生態環境的發展。
1.3調節生態水循環
生態環境中的水循環主要依賴森林資源進行有效調節,并涵養水源以及控制土壤里的水分,平衡環境中的溫度。森林資源可以減弱環境中的風力,減緩水分蒸發速度,增加環境中的空氣濕度,進一步控制調節水循環,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
1.4調節生態環境溫度
氣溫對生態環境有很大的影響。森林資源能有效控制氣溫,在標準范圍內保證溫濕度。森林不斷擴大,不斷吸收蒸發的水,吸收周圍環境的熱量,降低生態環境的溫度。森林資源對調節和緩解地球生態環境的溫差具有一定的作用,從而保證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1.5增加生態環境中的物種
森林結構明顯,可形成多種氣候、環境,吸引不同的生物棲息。森林是許多生物生活的地方,可以為許多物種提供富足的生存生長空間。在森林里,即使是很小的區域也會有成千上萬的物種,野生動物,各種真菌等。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森林資源逐漸豐富,生態環境也在不斷完善,構建和諧的生態環境體系。
2亂砍濫伐影響生態環境的程度
合理砍伐森林對生態環境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對生態環境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壞。
2.1采伐森林對氣候的影響
森林采伐時,其與伐木方法不同,對光照、溫度和濕度的影響也會有明顯的差異。同時,表面溫度也有一定變化。林地減少時,由于樹木的減少,林地裸露狀態,林地濕度將會明顯下降,陽光直射會加速蒸發,影響氣候,使其干燥。
2.2采伐森林對林地水分的影響
由于森林中的樹冠能有效減緩降雨強度,減緩雨水落到地面的速度,從而減緩地表徑流的形成,減少水土流失。森林減少,由于樹木減少,樹冠密度減少,不能在雨中發揮作用,導致地表徑流的形成,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但也導致不同程度的干旱和洪澇災害。在土壤流失過程中,地表徑流帶走了土壤中的大量養分,導致林地土壤相對貧瘠。切割后,枯枝和落葉林地也顯著變化,枯枝和落葉林地顯著增加,從高到低的順序在控制區域,選擇性切割區和皆伐區。
3關于建立森林生態環境良好發展的具體措施
3.1加強森林采伐限額管理
第一,要認真抓好源頭管理。實施切割前設計、中間切割監控、切割后驗收“三環”管理是控制切割消耗的關鍵措施。第二,要嚴格執行證據工作制度。實施森林采伐配額管理的主要行政手段,是實行憑證采伐、憑證采購、憑證運輸和憑證操作處理制度。
3.2選擇合理的切割方法和材料收集方法
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依據森林的不同特點和經濟條件,有不同的采伐方法。其可以分為清晰切割、漸進切割和選擇性切割。新林分的再生環境條件和年齡結構,都受每一次采伐量差異較大的影響。選擇性伐林對森林生態環境的影響最小,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選擇性伐林是最完善的伐林方法,完美地結合了森林的三大效益。在收集材料的方式上,應考慮選用對地面損傷最小的輕型索道,盡量減少水土流失。
3.3及時更新采伐的森林
森林更新和關閉后必須立即砍伐,并及時補種,以保證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切割區域在翌年春天更新。在采取積極措施,加強森林的養護及管理,以轉變護理跟不上伐木的情況,以及多年的債務正在不斷增加的情況。一方面,單一人工更新模式應改變,以選擇性伐木和漸進的感覺模式,盡可能保持森林的生態基礎。另一方面,完善單線化清林方式,創造更多的闊葉林、混交林及速生豐產林,設計合理的森林結構,形成優越的森林環境,達到生態效益。
3.4保證森林植被的生態平衡
植被作為森林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重視森林植被的保護,極大地提升了自然資源的利用價值,加大植被的保護力度,加大森林旅游產業的拓展力度,通過加大森林生態系統的管理力度,完善森林旅游產業的法律法規,以生態環保知識教育的方式,促進周邊群眾、游客對生態環保的正確認識,通過完善法律法規,以法律武器嚴禁不利于森林生態環保建設行為的發生,以提升森林旅游植被保護的效果。3.5設施生態管理方法在生態環保的理念下,森林旅游產業應發揮資源特色,加強挖掘產品特色,重視資源的整合,完善基本設施建設,以促進森林旅游產業與都市人對其的基本需求,提高旅游產品的優化力度。同時,生態管理人員應將周邊群眾環境保護力量參與到其中,加快森林旅游生態環保政策的完善進度,以促進森林旅游生態環保的環境效益。
4結語
森林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林業又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所以,森林資源有效管理直接影響經濟的發展以及人類生存、發展。森林采伐,就要考慮森林生態的穩定性和森林資源的完整性,制定合理科學的森林資源使用機制,從而減少采伐對森林生態環境的影響,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秦平書.森林撫育間伐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現代園藝,2012
[2]胡莽,胡文杰,王剛.試論西部地區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防護林科技,2013(4)
[3]李昌曉,鐘章成.略論景觀生態學的基礎理論在林業生態工程中應用,生態學與全面一協調可持續發展)中國生態學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薈萃,2014
[4]張燕.淺析林隙在森林生態系統演化中的作用[J].山西農經,2016(7)
[5]程中倩,袁紅姍,吳水榮,等.樹種選擇與配置對森林生態系統服務的影響[J].世界林業研究,2017(1)
[6]陳慶紅,張睿,李冰巖,等.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長白山森林生態系統的響應[J].吉林農業,2017(5)
[7]潘瑤,蘇凱文,張婉潔,等.面向可持續的國有林場森林生態系統管理研究———以云南省萬掌山國有林場為例[J].林業調查規劃,2016(6)
[8]程小琴,韓海榮.“森林生態系統理論與應用”研究生課程案例庫的建設[J].中國林業教育.2017(3)
作者:趙亮 單位:彰武縣林草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