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雪災后思考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森林是生態系統的主體,合理的森林經營是科學應對、低成本應對諸如冰雪災害等氣象災害發生、災害控制的有效途徑。諸如冰雪災害等氣象災害對森林生態系統的林種結構、樹種結構、生態功能造成的損傷部分區域是不可逆轉的,對森林生態系統健康、安全和穩定有很大的影響。本文全椒林業雪后的科學研究和森林經營工作應該高度重視如何減輕森林冰雪災害,結合生態修復、生態保護從造林樹種選擇與經營管理等多方面進行考慮。
【關鍵詞】雪災;林業;護林;植樹
通過科學合理的營林技術改變林分、林木因子來減輕森林冰雪災害顯得尤為重要。林分因子包括林分的樹種組成、林分的林齡、林分密度、林分起源等,林木自身影響因子包括胸徑、樹高、樹干尖削度、葉面積、樹冠、枝條韌性、根系等。綜合分析已有研究中林分因子及林木自身因子對森林冰雪災害的影響,提出合理的森林經營理念和經營技術體系,對科學指導營林生產,預防和減輕森林冰雪災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案例分析
2018年1月3-4日的一場大雪使得全椒林業損失嚴重;雪災發生后,各單位立即組織人員對雪災情況進行調查;通過調查發現這次雪災有以下幾個特點:①柏類損失最為嚴重:中幼林大多被壓彎,少量折斷,折斷林木約20%左右;壓彎林木約80%左右不能恢復,這些林木在3—5年內基本死亡。近成熟林折斷率30—40%,個別地方達到60%以上,柏木折斷普遍30-50%,個別達到90%。②松杉類損失大:松類同柏類一樣中幼林大多被壓彎,少量折斷,折斷林木約20—30%左右;壓彎林木約50%左右不能恢復,這些林木在3-5年內基本死亡;近熟林(未采割過松脂林分)折斷率30-40%,個別地方達到60%以上,基本無壓彎情況發生,成過熟林(未采割過松脂林分)折斷率在5%左右;采割過松脂的林分折斷率30-50%;相比較而言馬尾松、黑松損失只有火炬松、濕地松的1/3。郁閉度大于0.7的杉木成熟林損失較少,郁閉度小于0.5的杉木損失較大,折斷率在30%。③常綠闊葉樹損失不?。赫翗?、石楠、女貞等幾乎每一棵樹都有損傷,大多表現為枝條折斷,主桿折斷較少,殺頭樹(專為城鎮綠化培育的大苗木)損失更大。④闊葉落葉樹等鄉土樹種損失最小:像麻櫟、樸樹、黃連木、椿樹等折斷、倒伏不足5%,枝條折斷不多,殺頭樹折斷枝條多一些。⑤混交林損失小:特別是針闊混交林損失小,折斷、倒伏在5%左右。⑥營林措施得當的林分損失小:合理撫育間伐、針闊混交林、適地適樹、合理密度等林分損失小或基本無損失。⑦陽坡林木損失小,陰坡、洼地林木損失大。從以上特點可以看出鄉土樹種在這次雪災中表現良好,受災最小,如麻櫟、樸樹、馬尾松等;外來樹種受災最重,損失嚴重,如濕地松、火炬松、樟樹等。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①是樹種本身問題:鄉土樹種是本地區故有樹種,是該物種在本地區長期進化、優勝劣汰、自然選擇的結果,它們非常適宜本地區的土壤、氣候等自然立地條件,生長健碩,抵御自然災害能力特強。外來樹種是人為選擇的結果,雖然在本地區也能夠很好的生長,但與原產地在土壤、氣候等自然立地條件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導致林木在生長過程中產生某種缺點,如樹干的徑高比失調、枝條開張角度大、枝條過長等使得樹體重心上移,穩定性差,更容易折斷;樹體纖維韌性差、纖維密度低、纖維長度短等造成樹體韌性差,抗逆性弱,更容易遭受侵害。②營林措施未能跟上:由于撫育間伐未能及時跟上,致使許多林分林木樹干纖細、弱高,抗逆性差,容易折斷;另一些林分密度過希,枝條異常發達,承載雪量過大;或林間空隙大,不能相互支撐,所謂獨木難支;純林穩定性差也是造成這場雪災嚴重的原因之一。③與這場雪特點有關系:這場雪濕度高,粘性大,落到樹枝上不易脫落,容易在枝條上聚集,形成超大、超重雪團,增加破壞力。④與近年來天氣異常變化有關聯:近年來氣候逐漸變暖趨勢明顯,近10年無大雪,樹木生長異常迅速,間接或直接導致林木體內某些物質缺乏,如木質素、纖維素等減少,降低了林木的抗壓、抗彎強度。
2建議措施
根據以上特點本人認為在開展生產自救中或今后生產中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問題:首先,相關單位和企業受災林分調查,做好作業設計,并根據受災林分、林木的立地條件等具體情況做好還林設計,造林設計樹種應盡量使用在個方面表現良好鄉土樹種,并和保留林木形成混交林,增強林分的抗逆性和穩定性。其次,應抓緊時間盡快清理修復林區道路,將覆蓋在林區道路上的斷枝、斷樹及倒伏林木清理干凈,修復被毀路段,保證道路暢通,便于森林防火和下一步營林生產。第三,盡快清理在雪災中折斷的林木、枝丫等,改善林內衛生環境,提高被毀林木利用率,盡量減少因雪災帶來的損失,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減少次生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在清理過程中相關單位和企業需嚴格把關,嚴防施工人員采伐未受損或受損輕微的林木,一切能利用的材料全部要利用,杜絕不必要的浪費;因災情嚴重,林木采伐量大,原林木采伐限額遠遠不夠使用,政府相關部門需積極協調采伐限額,滿足相關單位和企業需要。第四,清理工作結束后立即還林,在造林工作開始前要做好苗木準備工作,最好選擇育苗地與造林地氣候、立地條件等相同或相近的苗木,苗木運距要最近。還林時應根據作業設計,視造林地塊具體情況進行,需補植的補植,需更換樹種的更換樹種。但無論怎樣都必須和現有樹種形成混交林,或針闊混交,或闊闊混交,要選擇樹種特性相容強,相互促進的樹種在一起混交,避免單一樹種形成的純林,達到優勢互補;避免樹種特性相互排斥的樹種在一起混交。第五,造林后需精心管護,及時撫育管理,加強病蟲害防治、護林防火等工作,使之盡快郁閉成林,盡早發揮森林的三大效益。第六,在今后營造林工作中應注重:①營造混交林,增強林分穩定性。②造林樹種選擇以鄉土樹種為主,樹種搭配要合理,相互促進生長。③及時撫育間伐,并及時補植,減少林間空地及隙地,使林分保持合理密度,增加林分抗逆性④適時合理施肥,使林木生長更加健碩⑤加強病蟲害防治和護林防火,保持林分衛生、整潔,利于林木健康生長。
3總結
要預防或減輕森林冰雪災害,通過開展對冰雪災害前后森林經營技術的研究,對于增強林分抗冰雪災害的能力,保護現有的森林資源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郭淑紅,薛立.冰雪災害對森林的影響[J].生態學報,2012,32(16):5242-5253.
作者:張友成 單位:安徽省全椒縣神山國有林場